066888888
发表于 2019-8-25 21:42
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8-27 21:05
如果想赢,先学会输
这世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更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积薄发,天道酬勤。如果想赢,首先请学会输。
输得起,才会赢。赢一时,未必次次可赢;输一次,未必次次不赢。赢了,不要沾沾自喜、恃才傲物;输了,不要忘自菲薄、一蹶不振。输不失志,赢不失态,输赢皆是人生常态,如果把输赢看得太重就会很累,要学会轻装上阵,跌倒了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微笑面对,从头再来。
孩子,千万别抱怨生活和他人,自己的苦自己吃,自己的痛自己忍,所有的路都要你自己来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些成功、赢得漂亮的人,私底下都付出了高于常人百倍努力与艰辛,只有用汗水与血泪才能浇出成功之果。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8-29 19:27
非常勤快地阅读
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持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阅读,首先是对艰深文本的阅读,也包括对网络信息的阅读,还包括对各种身边真实信息的关注等。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3 21:21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
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读书为的就是为了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0 20:19
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要做一个学霸,需要在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静下心来学习。
当然,有的人心智比较早熟,从小便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也有的人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至少有一个像考上好中学或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有一个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这个过程是谈不上快乐的。当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辛苦的努力得到回报时,学习的快乐才会显现出来。
但是也不排除极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备极强的天赋,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1 22:19
培养驱动力,才是王道
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让孩子可以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想要学习。这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而且越早有这个意识以后就越受益。这里有一个叫做“驱动力”概念。
人类其实天生就有自我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但是这个本能的驱动力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增强或者削弱。而这其中有三大因素非常关键,如果这三大因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人的驱动力就会被激发。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2 22:06
学会接纳,点亮别人
人之不同,千姿百态。我始终相信,任何一个人,如果看起来他比不上你,但他总有一个方面比你强,更何况比你更强的人。
一个人,他在排斥很多人或事的同时,也一定把他自己局限住了。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类的智慧已经将无数领域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如果你要在这个基础上向更高更远的彼岸进发,要靠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相信你能理解。希望你以后能永远做个点亮别人的“太阳”,而不是被人点亮的“蜡烛”。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4 20:22
变命令为商量
家长小时候所接受的父母的教育也大都如此,所以由于教育的传承性,也同样习惯对孩子用命令句:“你应该睡觉了,听到没有!”“去收拾你的房间!”“关掉电视,做作业去!”家长处于强势,孩子处于弱势,不能不听。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不再惧于你的威慑,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
如果换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就不一样了。比如“你是不是该睡觉了,你看这么晚了。”“你能不能把房间收拾一下呢,我看好乱呀。”“我们关掉电视,去做作业怎么样?”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不听,则可以用选择句,比如要求孩子八点半上床你可以说:“你是八点一时刻睡呢还是八点半睡?”
如果孩子贪玩,那一定会选择后者。你可以说:“好的,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你要对自己选择负责,我相信你八点半一到就会立即去睡觉。”这比没有商量和选择余地的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5 21:00
巧奖励,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家长要多使用内部奖励,少使用外部奖励。
孩子通过积极地探究和了解周围世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对孩子奖赏,此时家长如果能够及时肯定、及时鼓励并给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种奖励就是内在奖励。
相反,家长为了让孩子做某事而给予物质上的承诺和奖赏,就是外部奖励。
比如,晨跑时家长鼓励孩子坚持跑完1000米,并在跑完后肯定孩子有毅力、能吃苦,就是一种内部奖励。如果家长承诺孩子跑完1000米就可以买一双新跑鞋,就是一种外部奖励。
这种奖励变成了贿赂和交换,它削弱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是由这些报酬和奖励引起的,孩子会更多地关注行为的结果而忽略行为本身,很容易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9-16 22:32
保持善良,别忘锋芒
孩子,善良是一种与生俱来、潜移默化的言行。
首先,你要学会礼貌待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其次,你要学会微笑,学会倾听,学会赞扬。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热情友好待人,但别逢人就将伤疤揭开,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是给你撒的是盐还是药;要学会有效沟通,但别用言语伤人,千万别掺与到他人的纠纷和冲突中;要有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必须要有分寸。
这个社会的确有些许不公和黑暗,但是只要你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处处皆有美好的风景。
孩子,善良没错,但在你保持善良时请别忘了带点锋芒。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