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19 19:17

研究表明,中国宝贝最缺乏的教育项目就是运动,然而运动却对宝贝非常重要。

      它不仅仅能够增强宝贝的体质,更能带来宝贝对身体的认知,促进脑神经的发展,是激发宝贝潜能的基础。

      此外,叛逆、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坏习惯”,也往往是由宝贝们的运动不足导致的。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三小时里带领宝贝进行有益的体育运动,在运动的乐趣中缓解宝贝的压力。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0 20:38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事:懂规矩

孟子有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是为人行事的准则,背后则是让人明事理。教孩子懂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然后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才会去做该做的,远离不该做的。这样日后自然就能行得正、走得稳。

《增广贤文》中说: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韩非子》中也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连凶悍的下人都没有,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容易惯出败家子)。

现在教育孩子主张宽爱,要因势利导,这当然是对的。但因为孩子的特性——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都还比较差,所以古代那种严家教的方式虽然应当有所扬弃,却依旧值得借鉴。粗暴打骂固然不可取,态度严厉一些,对教孩子懂规矩还是很有好处的。

教孩子懂规矩,主要就是规矩清楚、赏罚分明。孩子言行合乎规矩,就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不守规矩的时候,批评和责罚也绝不能少。家长有原则,孩子才能对规矩有敬畏。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表率。家长做不到,孩子打心眼里就不服气。家长做到了,孩子还很可能会自己跟着做。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1 20:29

我现在告诉儿子,你可以不帅,但不能不幽默。

不幽默的人,无论在单位,在人事里,在机构里,在人群中,都容易受挫。

幽默代表的是一种良好品质,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是幽默不起来的。这更加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读书的意志力。

有的人,是一种假幽默,你看着长相幽默,但其实接触下来,他并不幽默,没有能量供养他。

幽默在人事中,就是润滑剂。没有它,你就是走到哪里,都是紧张的人事。

幽默它自带的附属品就是乐观。一个幽默的人,他同时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能把一地鸡毛弄成鸡毛掸子。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2 20:04

爱孩子就要懂孩子,夸孩子就要实事求是地认知孩子,过高、过低地估计孩子的实力,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智力、能力、习惯、性格、优点、特长、缺点、弱项等,这些是家长有效夸孩子的基础。家长不能把夸孩子当成监督孩子、管理孩子、奴役孩子的工具。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3 21:53

玩具越少孩子越聪明

无论家里财力是否雄厚,你都不应该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玩具多对开发孩子的大脑反而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玩具多了,就会这个摸一下,那个看一下,缺少了研究的精神,更加不会执着地对待一个玩具,可能养成什么也不喜欢,什么也玩不过三分钟的坏习惯。

玩具少了,孩子就会想着办法动着脑筋地折腾那一个玩具,花样百出,而且爱不释手,越是玩的花样多,对此玩具的喜爱也就越深。琢磨的多了,一个玩具可以想出无数个玩法,聪明的脑袋瓜就这么不经意间培养起来了。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4 21:53

别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

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这不是一种诅咒,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认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的时间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6 23:42

李阳英语欢迎你!!!!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7 16:29

加入我们吧!!!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8 21:27

感同身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受到别人的欺负之后,内心一定很难受,也会觉得很委屈,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任何人的不良情绪,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管道进行发泄的。面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家长首先需要感同身受,接纳孩子。如果孩子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家长的温暖和抚慰,就会很快平复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孩子。

066888888 发表于 2017-4-29 22:59

学校教育应先教育孩子,再通过孩子影响家长。
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查看完整版本: 『李阳英语』 教务员、教师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