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发表于 2012-5-20 01:36
本帖最后由 秋风 于 2012-5-20 01:38 编辑
夜歌 发表于 2012-5-20 01:24 http://www.mdmmm.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很厉害啊!坦率说,我对对联没什么研究,但我好奇你出的下联是什么,既写了,那就姑且一对吧,对不上,我 ...
那夜歌,既然对联您没有深入过。
歌赋,五言格律,五绝,七言格律,七绝,在下也略懂一二,咱要不要交流交流?
秋风
发表于 2012-5-20 02:21
本帖最后由 秋风 于 2012-5-20 02:28 编辑
夜歌 发表于 2012-5-20 01:24 http://www.mdmmm.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很厉害啊!坦率说,我对对联没什么研究,但我好奇你出的下联是什么,既写了,那就姑且一对吧,对不上,我 ...
既是同城大茂人,
闲言你我乱清春。
不如共创文作兴,
何必藏心斗假真?
乌里玛查888
发表于 2012-5-20 10:48
和头酒
不才漂泊无术学,
偶得佳句非雕琢。
痴狂在坛谁能比,
笑骂彼此孽自作。
试将乱语撒如尘,
此生闲云与野鹤。
附言:握个手啊!
{: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
2012-5-20
乌里玛查888
发表于 2012-5-20 10:51
这种诗以前在此坛玩过,某些版主还是看不过眼的,对事不对人,握手,握手。{:soso_e181:}
梦随风飘
发表于 2012-5-20 11:12
夜歌 发表于 2012-5-20 0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很厉害啊!坦率说,我对对联没什么研究,但我好奇你出的下联是什么,既写了,那就姑且一对吧,对不上,我 ...
对得真好!赞一个,版主要出来加点分了.
差600分上清华
发表于 2012-5-20 12:29
我是幼儿园刚毕业的高才生,我是路过打酱油的。
秋风
发表于 2012-5-21 00:27
本帖最后由 秋风 于 2012-5-21 00:30 编辑
梦随风飘 发表于 2012-5-20 11:12 http://www.mdmmm.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得真好!赞一个,版主要出来加点分了.
飘兄!!!???加分的应该是下面的↓
对联的九忌是: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 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
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
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
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
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
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
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
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
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
律了。
【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
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
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
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
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
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 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 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
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癖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是人
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
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rhfg
发表于 2012-5-21 08:53
对联的格调
对联的格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品次,作者使用哪种格调,第一取决于题材,第二是作者的情性,有人偏重短联,重在一气呵成:有人喜用长句,意在缠绵反恻;有人喜好宛转,巧于花心悟语;有人倾于豪放,旨在铁琶高歌,不一而足。其实作品即是格调、艺术特色的综合表现,它包括作品的格律声调、作者风格、作品体裁等诸多因素。有诗曰:“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能玲珑格调高”。陈家铨先生在其《谐联集萃》序中谈到,要“谐不伤雅,既雅且谐,格调才算高尚”。此言不虚。
从体裁的角度来看,对联的格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
1.律诗格调
最初,对联多为五或七言,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如苏小妹联: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杭州藕香居茶室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2.词格调
到了宋朝,宋词逐渐兴盛,同时也丰富了对联艺术。于是便出现了词格调的对联。
词别称长短句,词格者即联句长短参差不一,有的音律也近于词曲,这种体式分明是受了来词、元曲之影响。如南京徐达的故居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院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再如顾复初题成都濯景楼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望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3.民歌格调
有的对联很像民歌,语言通俗朴素,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民歌情调。请看解缙所写一联: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4.散文格调
有的对联却像一段信笔而成的散文,其语式随便,如娓娓而谈。以文入联,有人说自曾国藩始。请看清末文人俞樾的自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书,流传人间,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荡荡历半生三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再如秋瑾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情调特似古代散文。
5.戏文格调
有的联从表情断句、叠词上看,很有戏文的味道,例如:
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
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
再如:
莺莺燕燕,翠翠绿绿,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6.曲格调
曲的格调表现在语言质朴自然,新鲜泼辣,形象生动、诙谐。 此类对联具有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风格。例如棺材铺联:
这买卖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
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
再如诙谐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7.成语格调
有的对联为成语嵌成。如林则徐撰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绕口格调
有的联很像绕口令。如: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再如:
烟沿檐
湮燕眼
9.谜面格调
有的像一则谜面。如: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联喻油灯,下联喻秤。再如:
四壁图书三尺剑
半肩行李一张琴
联中藏“张三”、“李四”四个字。
10.骈文格调
用骈体写成的文章称为骈文,骈文讲究词句整齐、对偶、声韵和谐,辞藻华美。汉、南北后,骈文风行,它后来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对联同样受其影响。骈文格调的对联在清代的长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格调在清代以前出现得并不多,清末民国初期,对联越写越长,从此,骈文格调便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如李联芬写的武汉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风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山残水,极目今古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此联不仅用了大量的骈名,如“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等等,把人带入旷远、舒展的诗情画意之中,而且用词典雅、清丽、极富文采,边叙边议, 挟眼前景物、历史风云铺成一幅壮美的画卷,文辞激扬,如栏外涛声,从远而近,不绝于耳。
rhfg
发表于 2012-5-21 09:08
在阳间的事物是阳性,总是发展的,对联发展到现在,应该没那么多的讲究了,都在发展改革前进,适应当今的环境,现在看到有人起房子进宅入伙,门口贴的对联是 东成西就都发财,金银子孙入屋来。^_^!
rhfg
发表于 2012-5-21 10:38
诗词也有格式 如七律:
1.纤腰格(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或议论)
2.接顶格(首联第一句兴起颈联,第二句兴起颔联)
3、交股格(一,三、五句写一件事或景,二四六句写一件事或景,体现今昔,虚实,人我的种种对比)
4、双蹄格(首句统领颔联,次句统领颈联)
5,续腰格(首句领起中间两联,且中两联相互照应,颔联上--照应颈联上句,颔联下句照应--颈联下句,句中两联相续)
6、首尾互换格(以第七句统领前六句)
7、首尾相答格
8、单蹄格(首联上句兴起下句,事,地物为主,颔联,颈联言首联次句之意,尾联也关合首联次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