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发表于 2011-4-16 08:05

口水油

不管是被执法人员抓了现行还是疑似,很多饭店用“口水油”是不争的事实,让市民恨得牙痒。那么,回收“口水油”到底能让饭店赚到多少昧心钱?昨天,两位川菜厨师向记者揭秘:日营业额超过5000元的水煮鱼馆,用“口水油”每月至少多收入5000元。
道里区工程街上的某川菜馆,每天运出的折箩表面至少飘着15厘米厚的废油。该店老板告诉记者,店里一天最少要消耗10公斤的色拉油,油都是他自己去粮油店买。

该店内的两位厨师告诉记者,他们曾在我市10余家川菜馆拜师学艺、打工,“口水油”在业内并不是秘密。他们说,川菜馆内最易产生“口水油”的菜有“水煮鱼”、“馋嘴蛙”、“毛血旺”等。以他们店的“水煮鱼”为例,他们的烹制法在餐饮业内叫“半油水煮鱼”,是一种用油较少的传统做法,主要为减少油腻加强口感,用半条鱼做一锅需要5两以上的油,整条鱼做一锅需要8两以上的油。有的川菜馆做“全油水煮鱼”,用油量还要翻倍。使用“口水油”的川菜馆,一般利用“水煮鱼”、“馋嘴蛙”等回收汤油,即在收油桶上设个箅子,这样漏下的汤汁沉淀后,“口水油”便浮在残汤上。有些还算有“良知”的餐馆厨师用“口水油”前,会把剩油捞出加水炼一遍,这叫做“洗油”。将“洗”过的油再加入香料炒一遍,重新混入新油再做“水煮鱼”、“馋嘴蛙”。实在太黏稠的“口水油”,一般用来炒菜,因为这部分“口水油”含很多香料,顾客会觉得菜炒得特别香,甚至成了招揽回头客的特色招牌。但用“口水油”炒的菜,如树椒土豆丝等会显得比较黏糊,遇到起疑心的顾客,服务员会说:“用的是本店‘老油’……”他们说,川菜馆倒折箩不倒油、炒菜用“老油”都是猫腻。

两位厨师说,饭店用“口水油”做“水煮鱼”等川菜能省油一半以上。以日营业额5000元的川菜店为例,使用“口水油”,每月可在“口水油”上省出5000元;如果主卖“水煮鱼”、“馋嘴蛙”,用“口水油”会给饭店带来更多利润。






清风 发表于 2011-4-16 08:05

 所谓口水油,就是酒店工作人员将客人吃剩下残羹剩饭回收,撇出剩菜里的油,因为已经混入了客人的口水,故名。   口水油是在客人用完餐以后,剩余的这些油经过过滤,漂洗以后重新使用,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如果客人之中有人患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就会通过这些食物进行流行和传播,‘口水油’实际上是食用油经过高温后脂肪发生裂解,经过反复的高温,反复的裂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人吃了以后或者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很可能导致一些癌症。”

清风 发表于 2011-4-16 08:05

本帖最后由 清风 于 2011-4-16 08:05 编辑

  消费者一般可通过看、闻、尝、听、问鉴别“口水油”。   
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口水油”带颜色,并有沉淀物和杂质。   
二闻,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闻其气味,有异味和臭味的很可能是“口水油”。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口感带酸味或有焦苦味的油,说明已发酸腐败,可能是“口水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且质量有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