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说
本帖最后由 両贠 于 2012-3-24 12:01 编辑竹 说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竹乃寻常植物,四季青翠,严寒不凋,挺拔向上。竹不寻常也。竹为君子,与梅兰菊为伍,雅称“四君子”,与松梅为友,谓“岁寒三友”。
竹不畏艰苦而繁茂,不择贫瘠而成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乃竹之刚正;“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乃竹之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乃竹之坚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乃竹之高洁;“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阴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乃竹之可人。
竹无求于人而默默奉献,任砍任焚,粉身碎骨,无怨无悔。笋可食,刚出土已成佳肴,竿可用,刚结实即甘破碎,或裁为段,或削为篾,制竹椅可坐人,编织器可盛物品,雕成笛可奏乐,刻出图可观赏,不一而足。
竹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无茉莉之清香,而竹之虚心谦逊、竹之虚怀若谷、竹之朴实无华、竹之坚韧不拔、竹之高风亮节,正是人生追求之境界。
竹竿刚劲挺拔,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历来为圣贤所倾慕,画家所钟爱。唐代诗人白居易之《养竹记》答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刚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其爱竹之痴。东坡常写竹,有许多写竹诗词,东坡还画竹,有《竹石图》留于世,更有画竹之精辟论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成竹于胸……”,此乃“胸有成竹”之出处也。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之竹诗、竹画更闻名遐尔,妇儒皆知,其墨竹至今仍为学画者不可缺少之范本。
井冈翠竹独具传奇色彩,演绎着红色经典。少时读过当代作家袁鹰之《井冈翠竹》,该文开篇即言:“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葱葱,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袁鹰的描述,令人神往。火红七月,笔者有幸踏上红色之旅,初上井冈山。距景区数十里,已是竹海绿涛,山冈连绵起伏,竹林葱郁翠绿。群峰巍峨,钟灵毓秀,籍革命根据地而光照扬名,以漫山遍野翠竹而独树奇景。置身山中,徜徉竹海,竹影婆娑,心旷神怡,竹杆挺直,不蔓不枝,不禁想起当年英勇顽强的红军,那是土枪土炮闹革命之艰难岁月。也许是井冈翠竹坚韧不拔之精神,鼓舞着革命者,毛泽东发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呐喊。“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敢拼,无私无畏是井冈翠竹精神,是井冈山精神,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虚心使人进步,逆境促人发奋,艰苦令人坚强,困难催人发展。 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创业不易,守成更难, 要知最危险的滑坡是思想的滑坡,最致命的动摇是信念的动摇。竹子之精神,民族之脊梁。(旧作:励志篇)[f旧((旧lash,
拜读大作,又坐沙发慢享。所爱才咏,才赋,才赏。。。惺惺相惜!清雅!想到了潇湘馆里的林妹妹。。。
那种精神,那样的人儿,那些历史,都那么真实存在过。可是如今,你看看,他们的模样,怎么一个悲了得! 竹在楼主笔下生花 小女子对你真是佩服!佩服啊! 由古说到今,以人暗喻已。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顶楼主。 本帖最后由 “珊珊”来迟 于 2012-3-24 15:38 编辑
竹在你妙笔生花下显现出来。。。真才实学,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家,我喜欢 端坐竹林,茶茗一壶,三五知已,夫复何求? 三少爷 发表于 2012-3-24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端坐竹林,茶茗一壶,三五知已,夫复何求?
这么说来,我想到竹林七贤,犹闻嵇康《广陵散》。。。
别人都评论过了高才大作,我也姑妄评点一回。老孔说:文以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细读作者本文,在文采,修辞方面是不值得怀疑的。但,为文又当以意胜。亦即中心思想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总要表现些什么,但光有所表现还不够,这个‘意’,必须是作者的意,要表达的是作者的真正感受和作者本人对为题的真正理解。该是独特和新意的。唯新,才能不落俗套,才能脱颖而出。那么,本文的硬伤就显现出来了,全文分九个章节,有五个章节基本上用了借用。借用自然为文章添色不少,但假如过多地运用借用,显然就成了堆砌,成了铺排,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为文通篇看起来都是历代文人对作者所描写‘竹’的描述,‘竹’的意。那么,作者的深刻感受呢?作者本人的点睛之笔呢?成了附庸。乍看起来象是开中药店似的,药名一味一味地陈列,摆设,作者的“意”却湮灭其中了。
迄今为止,坛上有几篇文章都有这样的通病,例如《桂林印象》 ,《漂雨的日子》等。就正如先前那版主lingfengfei所说的“词汇的使用量过多和引用傍证,恰恰成就了此文,不过也造就此文少了一份灵气,不是那么生动;开头和结尾相呼应,却少了值得我们深刻回味的地方,我想大概是抒情文字较少吧。”我认为评得比较贴切些。
本人姑妄点评,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