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巴士刘逸洵:走过“厮杀”后
原标题:共享巴士刘逸洵:走过“厮杀”后刘逸洵
嘟嘟巴士
输入家里地址和上班地点,提交线路后,一旦有30人贯穿这条线路,投票同意后,就有一辆巴士每天在约定时间和地点接送上下班,而且一人一座。
这是1988年出生的潮汕小伙子刘逸洵正在做的事。
“去年,打车软件‘大战’结果已见分晓,共享单车市场也大局已定,今年上半年将是共享巴士最后的‘角逐’。”刘逸洵眼中堆满了年轻创业者的锐气和自信。
嘟嘟巴士创始人刘逸洵进入深圳深南大道的办公室,轻快得像走进了教室去上课的大学生。
从大一开始创业
刘逸洵刚坐下来,就开始谈到别人的创业故事,他几乎不相信一个毫无经验的人,能够顺利地走好创业之路。因为在他的故事里,创业不止有一次预演。
1988年出生的刘逸洵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着潮汕人商业基因的他,从大一就开始各种“折腾”,“卖冰箱”、“卖电视”,成功小赚了一笔。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刘逸洵集结了一帮愿意一起“折腾”的人。
“有同学,有同桌,也有隔壁班的”,在他现在的团队里,就有二十多人都是“原班人马”。
大二时,刘逸洵就放弃了之前卖家电的路数,开始做起包车的“生意”。起因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当时他就读的学校位于广州市郊区的大学城,每次回家都要先坐车到客运站,然后换乘大巴回家。他灵机一动,何不直接定制一辆大巴,从学校出发直达到家。
他一算,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免去抢票的周折,在票价上竟然还便宜了一半。有了一次良好的出行体验后,他说干就干起来。找了几个同学,风风火火做起定制巴士的生意。没有成本,只赚不赔,刘逸洵初步尝到了创业的成果。
突发奇想做起“共享巴士”
虽然有一次成功的尝试,但从“定制巴士”走到现在的“共享巴士”,其中又经历了8年。
大学毕业后,刘逸洵留在深圳工作。再次激起他“重操旧业”的,仍然是来自生活的痛点。当时他发现,公司的班车在高峰期,经常有一些空座。而且,除了上下班接送时间,这辆车也是闲置,无疑是一种浪费。
于是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有一种办法,把这些班车向社会开放?让这些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起来,同时也方便更多的人。
2015年,还是滴滴、快滴、优步等打车软件“打”得火热的时候,刘逸洵分析,不论是滴滴还是优步,还只是重点做小车市场,一对一出行。而如果将大巴也“盘活”起来,形成更有效的一对多的出行,将会更大地节约社会成本。
刘逸洵彻底辞职,开始着手打造共享巴士的平台。他的这一想法,在深圳这块土地上,很快就生根发芽。
刘逸洵顺利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他把昔日“散落”在各处的“旧部”迅速召集起来,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准备,到了2015年4月,刘逸洵创立这一共享巴士平台上线了。
不买车只租车创业
这个共享平台,一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针对个人的,可以输入起点和终点,自行发起路线,生成路线后,投票超过30人,这条线路就开通了。针对企业和团体的,通过在线提交用车信息,可以定制包车。
作为信息匹配的平台,刘逸洵不购买也不生产车,他只是向巴士运输公司进行租赁。“作为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轻资产。”
车辆投入使用后,刘逸洵说,嘟嘟巴士的平均上座率能达到80%以上。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营,刘逸洵逐渐发现,不少之前使用公交系统上班的人,为了能在上班的途中补充睡眠,他们愿意多花几块钱去乘坐一人一座的巴士。此外,每天要在城际之间通行上班的“候鸟”群,也有巨大的需求。
这一发现,实际上也是以运营中的惨痛作为代价的。刚开始运营时,他们凭想象,从深圳人口居住密集区到上班密集区开通了几条线路,最后发现,用户并不愿买单。
嘟嘟巴士上线时,适逢“共享出行”概念的大热,同样做共享巴士的北京易到大巴和深圳嗒嗒巴士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顺利获得融资。 拿把椅子看表演"; 偶真幸运哦... 我卷了~~~~~~~ 不错,支持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