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狐狸的猫 发表于 2016-10-20 09:41

信宜107岁老人给我们带来长寿秘诀



  信宜市朱砂镇文料村委会木埇村是一条美丽的村庄,村中有一位107岁高龄的邝老太太。近日,在知情人的引领下,茂名晚报记者来到这个小山村,采访了107岁高龄的邝光英老太太。

  107岁高龄的邝老太太
  山青水秀的小山村
  木埇村四面环山,村前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似在唱着岁月的歌。河边依依的翠竹是如此婀娜,好像在摇曳着村里那些美丽的乡土故事。潺潺的流水,谱写着小山村那平静和快乐的生活。记者来到木埇村时,已接近黄昏。山村的太阳来得慢也走得快,柔和的光影下,小山村如披上一层桔色的面纱。极目远眺,远处青山含黛,层峦叠翠。一路上归鸟吱吱喳喳,徐徐吹拂的山风夹着花香,阡陌田园瓜果诱人,劳作的村民还没有准备返家。村中的小楼,门前屋后鸡鸭欢叫,好一幅农家乐。
  在村中寻找邝老太太住宅时,一位五十开外的陈姓阿姨告诉记者,老人就住在村旁边那座小楼,大家都称她为"四伯奶"。当我们来到老人的房屋门前时,只见一位老太太正安详地坐在屋里的椅子上。记者问她:"您是四伯奶吗?"老人家点点头。听到有人来访,一位70多岁的老伯走了出来,招呼我们进屋,原来他就是老太太的大儿子范枝群。
  四代同堂儿孙绕膝
  眼前的邝光英老人,稍为偏瘦,头发花白,耳聪目明,精神尚好,但很少语言,更多时候,她是让她的大儿子代她发言。
  记者问四伯奶:"您老今年多少岁了?" 四伯奶用双手数过后,再加7个手指,表示为107岁。她儿子当即拿来身份证递给我们看,白底黑字标明:邝光英出生日期为1910年6月28日,正是清宣统年间,真是长寿乡里的一位老寿星。
  四伯奶现在身体怎样?她儿子代回答说,母亲身体还可以,眼明耳灵,每餐能吃一碗饭,但吃什么菜不讲究,她很爱干净,平时很少生病,现在还能缝补衣服,每天早晚在自家的小楼周围散步。但毕竟年纪大了,家里人尽量不让她做家务,让她多休息养精神。
  四伯奶何时嫁到木埇村?回忆起自己的从前,四伯奶脸上有一抹幸福的光彩,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她缓缓地说:"我娘家在本乡的大六村委会上仆村,是一个贫穷的农家,但父母很爱我,不愿我嫁到太远的地方,凡是来说媒的,如果男家离我家很远的,父母都不答应。17岁那年,有媒人来对我父母说,木埇村有一位后生叫范永新,长相不错,人品又好,一家人都是和和气气,如果我嫁过去,一定不会受气,于是我父母就同意了。不久就择日过门了,与范永新结婚了。婚后,正如媒人所说的,我发现丈夫是一位老实人,他种田为生,对我很好,我在木埇生活了九十年了。我没有进过学校,目不识丁,没有名字,村民称我邝氏。丈夫排行第四,大家都称我为四嫂、四婶、四奶、四伯奶解放后,我参加过扫盲学习,认识了一些常用字,才起了书名邝光英。"
  据了解,邝光英婚后生育了3男2女,她点着指头逐个数(嫁出去的女儿外孙不算,聚回来的计),说:"有了曾孙,共有26人,四代同堂了。"
  伯奶的儿子补充说:"树大开丫,人多分家,三兄弟已分开成家,母亲跟我一起生活,感谢政府关怀老人,对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每月有400元津贴,加上农村老人每月110元补助(含今年起每月增10元),共计510元。"
  性情温和而开朗
  今年74年的范枝群,从小跟随母亲一起生活,老人的饮食起居都靠他,是一位孝子,他向记者介绍了老人的长寿之道。
  范枝群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村的空气就是好。这里空气清新,没有环境污染。村边的文料河发源于两广接壤的大山,河水是山泉水,河岸没有污染源,村民平时很少生病,有时患些伤风感冒,找些生姜、薄荷、紫苏、艾叶、勾藤之类的草药,煲水饮就好了。加上当地有卫生院(站),看病都很方便,主要不患上恶性大病,一般小病不出村就医好了。天然的良好环境,造就了山区长寿乡。
  邝光英一生勤劳,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年青开始,她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手脚勤快,每年早晚两造水稻的播种、插秧、管理、收割等,她都是主要劳动力,还养猪、养鸡、种菜、洗衣服、搞卫生等样样都做,又是家庭主妇,从没好好休息过一天,直到晚年还保持勤劳的本色。
  邝光英性情温和,是村中的一位贴心人。邻居有事,她都乐意帮办,遇上村中的红白喜事,她都是义务帮助的,因而受到村民的敬重,大家都喜爱这位善良的四伯奶。
  邝光英还是一位意志坚强的女性。她感叹地对记者说:"其实我是一个苦命人"。丈夫1974年去世后,接连发生不幸,跟随一起生活的儿媳妇去世,两个孙子一个夭折,一个5岁那年意外溺水身亡,白发人连连送别黑发人,那段时间她真是以泪洗脸。在旁的儿子说:"母亲很坚强,流过眼流后又想开了"。
  感慨家乡巨变
  邝光英老太太历经晚清、民国,到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余年人生,见证了晚清的腐败,民国的贫穷,新中国的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家乡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今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过去穿的是黄麻布、补钉衣、靠火笼取暖,一件好的衣服,平时舍不得穿,等到过年过节或探亲访友时才穿。一年四季都是打赤脚,冲凉或洗脚后穿的是一双木履鞋,虽有一双布鞋,也是喜庆的日子才穿的,从未穿过袜子。现在的衣服多了,冷天热天的、皮鞋、布鞋、胶鞋、拖鞋等,我的儿孙都给我备齐,这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啊。"说起新旧对比,老人家非常感慨。
  老太太说,以前总是吃不饱,更不要说大鱼大肉了,现在生活好了,儿孙总是问她想吃什么,鱼肉不缺,但她喜欢清淡,大鱼大肉也不稀罕了。
  "你来我们村要多长时间?"老太太好奇地询问记者,接着又说起村中道路的变化,"过去村中只有窄窄的小路,趁一次附近的安莪圩要走半天,现在公路开到了村门口,去哪里都方便,电视、电话、手机、冰箱、洗衣机等高档电器,也基本普及了,这些变化真是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哟。"
  天色渐晚,记者与邝光英老太太说再见时,老人家慢慢地挥动着右手,很时髦地说着"拜拜"。

海之声助听器 发表于 2016-10-25 10:45

长寿秘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宜107岁老人给我们带来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