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22

著名的版画家郑爽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喜迎春 于 2011-3-27 23:24 编辑

http://tw.gzarts.edu.cn/pic/2007-12-14/20071214200955.jpg

http://www.gjart.cn/managegjart/myeditor/uploadfile/20070120134119625.jpg

作品名称:黄土高原的春天
http://www.gjart.cn/managegjart/myeditor/uploadfile/20070120134154155.jpg
作品名称:白花
http://www.gjart.cn/managegjart/myeditor/uploadfile/20070120134211221.jpg
作品名称:黑牡丹白牡丹
http://www.gjart.cn/managegjart/myeditor/uploadfile/20070120134236765.jpg
作品名称:龙的传人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24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喜迎春 于 2011-3-27 23:30 编辑

著名的版画家郑爽郑爽,女,生于长春,祖籍福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已退休)、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版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版画艺委会主任。师承李桦、古元、黄永玉等名家,擅长水印木刻,画风抒情淡雅,富装饰趣味,作品曾多次参展并获奖,被多家国内外美术馆收藏,代表作有《黑牡丹白牡丹》、《绣球花》、《红椅垫》、《后院》等;著有《郑爽版画选》、《郑爽版画》,散文《猫的故事》。《无悔的人生》等三篇入选《女画家散文》一书。
  导语——
  清朝末年皇帝溥仪的外甥女,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郑孝胥的曾孙女,父亲是留英回国的工程师,母亲是溥仪的二妹蕴和,师承古元、李桦和黄永玉等艺术大师,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名门之后——著名的版画家郑爽,圈内人称“格格”。“格格”年已七旬,气质高贵,被媒体评为广州的十大美人之一,于是就有了“美人格格”的称谓。在时代的变迁中,郑爽一生醉心于花鸟虫鱼的世界,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她的版画中,都可见这位美人“格格”,身心皆在世外,处处是桃源的至善至美之境。
  闺阁之最
  翯:最喜欢的花
  郑:所有的植物我都喜欢
  翯:最喜欢的动物?
  郑:我喜欢很多动物,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我又经常出差,养狗就不行了。我以前还养过火鸡,它是白色的,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脸会变颜色。还养过刺猬、松鼠、鸭子等。
  翯:最开心的事情
  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我对天气的变化比较敏感,喜欢晴天不喜欢下雨,天气好的时候会没目的地开车出去转,看到大自然在阳光下颜色的变化,非常美丽动人。
  翯:最大的遗憾
  郑:妹妹和姐姐过早地走了。妹妹走的时候才三十九岁,当时她儿子才一岁多。
  翯:最幸福的事情
  郑:我的孩子长大了很有成就而且有孙子了,他们现在在香港。
  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郑:当下。
  翯:最满意的作品
  郑:没有绝对的满意,《后院》那张画比较满意,那张画反映了我的一种审美以及追求,一个简单朴素的后院种着茂密的植物。
  翯:最推崇的态度
  郑:朴素高雅。
  翯:最讨厌的态度
  郑:粗俗低级。
  现实中的世外桃源
  见到郑爽之前,我对郑爽的猜测和印象,来自版画家李焕民如世外桃源般的评论:“她心灵的深处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无垠的大地,生长着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林,嬉戏着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有太阳,月亮,星星,微风和雨露。”
  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楼里面,我们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郑爽。郑爽个子高高的,鹅蛋脸,见到我们,她带着有些腼腆的微笑,微微地弯着腰把我们领进门,微卷的头发扎在脑后,穿着一件白色的绸质上衣,下面搭配一条带有印刻风格的黑白几何图案的长裙子,脖子上还特意围了一条格子丝巾。整套装束打扮,称不上特别地时尚,却带着点朴素自然的美感。
  150平米的房子,有一大半用来做工作室和书房,随处可见郑爽从世界各地搜集回来的植物和造型质朴的陶瓷罐,客厅和书房各摆放着一大束盛开的百合,百合的香味和那些经年的植物味道混合在一起,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在郑爽的阳台上,种着很多的花花草草,藤藤蔓蔓枝枝叶叶,不但占满了整个凉台,有些甚至都伸到了墙外,其中就有她曾经拿奖作品的原始题材——“绣球花”,还有一些是她自己都说不上名字的植物。
  在郑爽的家里,我们见到了和她的画一样出名的八只猫。摄影师拍郑爽和猫Cici的合影的时候,由于打了闪光灯,Cici好像受了惊吓,在闹情绪,郑爽一直很耐心地安抚它,像在哄自己的孩子:“Cici,乖,我们照相,你不喜欢照相呀?”。Cici在郑爽家呆了十多年,是目前八只猫中年纪最大的。郑爽从70年代初干校回来就开始养猫,从1974年开始,到现在有三十多年,最多的时候养过十二只猫。在郑爽的散文集《猫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郑爽和猫之间的深厚情感。
  郑爽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先后养过鸭子、刺猬,最有趣的是,她还养过一只火鸡,火鸡鸡冠的颜色会随着情绪变化,有时候是白的,有时候是红的,特别有意思。不过由于有时候要外出,养猫比较方便,偶尔出去一两天也没问题。“其实动物都是通人性的,它们不是听懂了哪国语言,而是我的眼神和讲话的声调,使得它们感觉得到我对它们的友好与爱……”在这个布置朴素和雅致的闺阁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郑爽用心营造的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我们一边喝着阿根廷马黛茶,一边开始了她一生丰富经历的叙谈。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25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喜迎春 于 2011-3-27 23:29 编辑

家庭教养  最大的名门之后
  圈中人称郑爽为“格格”,但是郑爽澄清说自己是外姓,算不上格格,母亲才算是真正的格格,她对于家族的记忆更多地来自父亲家族。郑爽的曾祖父郑孝胥曾经是溥仪皇帝的老师,一路追随着溥仪到长春。郑爽父母的婚姻,在溥仪皇帝那部《我的前半生》里曾有过记载。郑爽是家里的老二,小时候一直被家里的仆人称为“二小姐”。
  那时候她们家住在郑孝胥留下来的大房子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位看妈,也就是保姆伺候着。在郑爽的印象中,保姆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所谓低三下四的仆人,保姆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责任。那个时候不缺衣少吃,但是也绝对不可以浪费粮食,看妈会站在身后,提醒郑爽姐妹把碗里的饭都吃完,一直养成了决不能剩饭的习惯。
  “我们对保姆都是非常尊重的,绝对不可以对她发脾气,如果发脾气是要受到家里人很严厉批评的。我记得我姐姐有一次对保姆发脾气了,妈妈就很不客气地对姐姐进行批评:‘你这样的做法在外面坏了名声,人家会到外面去说,说xx家的大小姐脾气是怎么怎么的坏……’,我们当时还小,听了就觉得是很严重的事情。”而一位把母亲从小带到大的看妈,更是地位崇高,备受尊重,郑爽姐妹对她的尊敬程度就跟对奶奶是一样的,“包括我父亲都对她非常尊重,是把她作为一个长辈,没有把她看成是一个佣人,当然她也非常得体,不会过份。”她病重去世前,我的祖父蹲在地上用电炉为她炖人参汤,他说别人不懂得人参如何炖,而人参是溥仪赏的。
  在这样的大家庭里,说话举止都有一定的规矩:吃菜的时候不可以拿筷子去搅去挑检,只能夹眼前的盘子里靠近自己这边的菜;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很多话;大人说话小孩绝对不可以插嘴;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长辈们的房间叫早安;见舅舅舅妈要行跪安礼。对于小郑爽而言,彷佛那都是自然的事情,因为家庭氛围就是这样的,从她出生就是这样的。她记得有一次姐姐笑的时候露出了牙床,祖母只说了一句“笑的时候不要露牙床”,郑爽听了以后自己也就留意了。在近三个小时的访谈过程中,郑爽始终都保持着优雅的坐姿和微笑,中间甚至都很少换一下姿势。这些大概都得益于小时候严格的家庭教育。
  下一代审美要在生活中积累
  翯:您教育下一代的原则是什么?
  郑:我希望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能有分清善恶的标准,这一切是生活中点滴细节的积累,比如穿上正规校服,小孩自己就会在潜意识里规范自己的行为,让举止优雅起来。当然孩子首要是要诚实,顽皮没关系,不能坏,不要娇惯孩子。现在家庭的关系比较简单,我现在无法理解的是孩子是独生子女就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中心小皇帝,小孩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个是教育的一种失误。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应该是理性的,要知道溺爱是害他的。
  家学渊源
  从小见什么就画什么
  郑爽从小就爱画画,她和姐妹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家里养着狗,就画狗;上街坐马车回家就画马,有一段时间还特别爱画新娘子。因为参加了一次婚礼。有一次,当时画马的名家远房大舅溥雪斋来访,郑爽姐妹给他看自己的图画本,请他提意见,溥雪斋就给她们画了一匹马。大舅走后,她们居然认为大舅的马还不如她们大姐画得好。因为当时看写实的西画多,对中国画的概括不认识。没有刻意的培训,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要画画,有很多现学的榜样。
  家里几个姑姑都会画画做衣服。郑爽的祖母一共生了十二个孩子,每年每个孩子要做几套衣服,家里都有规定,如果还想要漂亮的衣服,孩子可以从祖母那儿领布自己去做,“我的二姑四姑七姑,当时看见时兴什么样式就回家照着做,穿得很时髦,走在大街上,也非常引人注目,当时还有很多上流小姐找她们借衣服回家照着做。
  而父亲更是留英回国的工程师,经常设计图纸,小时候在长春的家里,有一些英文版和日版的时装杂志,也有童装的款式样,父亲看了后,画图纸然后找裁缝做。郑爽依然记得爸爸为她们设计过一件哥隆克军装风格的大衣,双排扣的大衣,然后再配上妈妈织的兔毛帽子,穿上去非常漂亮。现在的郑爽闲来,也会自己给自己设计裙子大衣,还在衣服上画上自己的画,自然更加别有风味。
  由于父亲和母亲都曾经在国外留学和生活,所以小时候家里也少不了许多洋派的作风。冬天,“二格格”会带上孩子们去溜冰,看着她们快乐地在冰上飞舞;春天,“二格格”会带着孩子们去院子里种花,到了复天所有的花都开了,满院子的芬芳。快乐的童年,家庭的熏陶,在郑爽心里埋下了人间至美的情景和种子,也对她后来的版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岁 无师自通织毛袜
  我记得在乡下逃难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家里有一只爸爸的毛线袜子,妈妈让我拆了给弟弟织小袜子。她就说你拆的过程中就知道怎么织了,其实妈妈也不会织袜子,后来我就很仔细地拆,拆完后给弟弟织了两双小袜子,当时自己特别得意因为家里只有我会织袜子,而且是自学的。
  十四岁 旗袍改成三角裤
  上学后,郑爽的母亲有件旗袍穿不了,拿给郑爽改做衣服,结果郑爽改来改去总是穿得不舒服,布越剪越小,最后改成三角裤了。
  给自己设计的服装:
  第一件是件藕色的中式领,领口画有木莲花的长裙,剪裁包括褶皱有些旗装风范郑爽还拿出画册给我们看她以前画的木莲花。
  第二件是件白色连衣裙,上面有郑爽用毛线绣上去的花纹,是为70年代去香港办展览时做的,第三件衣服是件碎花长裙,布很漂亮,但是当时买少了,就把衬裙做得更长。好像是长裙外边穿了一件半长外衣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服装。
  一个埃及同学图玛德很喜欢这件裙子,后来她又买了一块布做了件风格差不多的裙子送给这位同学。
  第四件是件米色的大衣,当然仍旧是郑爽自己做的,当时在中国很难买到这种大衣。96——97年郑爽还穿着这件大衣在巴黎呆了半年,当时穿着这件大衣在巴黎大街上感觉很拉风。郑爽说衣服不需要太复杂,简简单单更大方得体。
  第五件是件白色的领口有绿花的宽松长裙,是郑爽前年在北京开画展时自己买布做的,花是自己画上去的。第六件是像中国马褂似的外衣,上窄下宽的中袖,中式领口中间开襟,但只有一个花盘铜扣,胸前没有扣子,可以当外套穿,前方胸部缝了一个绣片做装饰,像古代的士兵的“勇”字做装饰。
  品格砥砺
  命运迭变学会淡然
  1945年8月8日,苏联突然对日宣战。六天后,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快速进入伪满洲国境内。长春“新京”皇宫里的溥仪,匆匆逃走被擒,留下一大堆皇后、皇娘与皇妹。二格格一家,从中朝边境的大栗子沟,辗转逃难至临江、新宾。回到北京前的三年中,她们一家住在农村别人遗弃的房屋里,爸妈出去找活干,姐姐上山打柴,她和妹妹下地捡白菜叶子、玉米棒子,最艰苦时她还和妹妹要过饭。有一次,有个女人给了郑爽和妹妹一个热呼呼的豆包,当时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但是两个孩子竟然都没有吃,带回家去跟妈妈说要到了一个这样好的团子,“当时妈妈的眼泪就下来了,她说这些孩子真不简单,都没有先吃一口。”那一年,郑爽才12岁,弟弟才刚刚出生不久,后来大家分着吃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个豆包,当时觉得真好吃啊!”
  在逃难的途中,郑爽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人情冷暖,好不容易到沈阳投靠亲戚,被亲戚拒之门外,反而是一个陌生的老大爷雪中送炭,收留他们一家人,把东家给的晚餐拿出来给他们吃,“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我们也碰到了不少好人帮我们。”所幸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一个表叔找到他们,专门用金条买得飞机仓位安排他们一家人平稳地飞到北平。
  在巨大的落差前,大人们倒是出奇的镇定。郑爽说也许是与生俱来的财富来得太容易了吧,’失去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在那三年艰苦的日子里,全家人没有抱怨,安之若素。在后来的生活中。她又经历过其他的困难和羞辱,但她都安然地应付过来了,这都得益于早年的教育和那三年的逃难生活,她学会了尊贵的举止,和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的镇静与淡定。
  翯: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经历?
  郑:我写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条绳子,古代的人结绳记事。你有很多丰富的经历的话,到最后,这一生的绳子就是打满结扣的绳子,上面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回忆。
  如果你一直很幸福,平平安安,什么事情都没有经历过,一切都非常顺,你可能找不着一件可以打扣的事情,那么你到最后就是光溜溜一条绳子。其实一个人如果经历丰富的话,那么他的思想可以非常活跃。特别小孩长大的过程中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吃过苦,受过难等等,都没有关系,人生反而非常丰富。经历就是财富。
  艺术之路
  小资情调开时代先河
  1949年后,父母自食其力。父亲当了北京邮政局基建科工程师。郑爽也开始补课了,1953年,中学生郑爽的画《妈妈,看我的红领巾!》在北京市少年之家获了奖,还登上了《北京日报》。这件事决定了郑爽一生的道路。那年中央美院附中首次招生,郑爽被录取了,4年后,又顺理成章地上了中央美院。那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她学油画,她自己又不想学中国画,加上喜欢阅读,想着将来为图书配插图也很不错,就选择了版画。
  在艺术创作方面,郑爽称老版画家古元,可算得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在大学时期选工作室的时候,郑爽考虑再三,选择了古元工作室。当时中央美院有三位著名的版画艺术家开工作室:李桦、黄永玉和古元。“李桦先生过于理性,黄永玉先生太聪明了,我担心跟不上他的思路,古元先生是个很平实的人,而且很抒情,他的创作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学生跟老师学是学内在而不是只学形式。”聪慧的郑爽在学习期间就领悟到了师承神髓才是正道。
  1963年,大学毕业后,郑爽执着地来到了广州,一个四季如春的南国城市,那时候的广州,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在创作力旺盛的年月,郑爽被派去稿政治运动后来又下放到干校,放牛养猪,当过兽医,干过各种农活,这些都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感受力。八年后,她返回学校,开始教学创作,当所有人都在画劳动人民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主题题材时,她选择了自然的生命:花鸟和动物。1982年,郑爽以广州常见的绣球花为题材,仿佛异类。那年的全国画展正巧受邀参加法国春季艺术沙龙展,郑爽的《绣球花》也被送去了,没想到一举获得金奖。“画花的怎么能得奖呢?”郑爽半信半疑。许久之后,她看到母亲寄来的报纸,才敢确认。当年作品被中央美院老师评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的郑爽,几乎开创了中国版画的新时代。
  郑爽的作品善于表现大自然的宁静、隽永,题材均采自生活、有风景、静物,更多的是猫、狗、小鹿、小鸭等可爱的小动物,表现人类心灵的平和、善良,构图精巧,色泽典雅,往往从小处着眼,引发无穷的天地,配合她自己写的简短小诗,富于生命力和诗情画意。郑爽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长达四十余年,桃李满园,著名画家许钦松、邓子敬均是她的弟子。
  现场制作版画
  当谈到兴致高昂的时候,郑爽当场演示如何制作版画,在刻好的木版上放上纸张,喷水,上色、压印,一遍、两遍、三遍,制作版画的时候,郑爽收敛起了笑容,专注地忙碌着,那双因多年制作版画的大手,有力地忙碌着,不一会儿,一副活灵活现的黑猫图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后记
  郑爽说自己一生何其幸运,画画、教书,都是她喜欢的事情。当压力大的时候,郑爽也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是狮子座,性格中有种不认输的成分,有困难去克服对我而言是种乐趣,当自己能够做好,做得很棒的时候,很有成就感,而且我一直都没有输。”这样说的时候郑爽自己情不自禁地笑了。
  和前面采访的几位忙到不可开交的闺阁馆主相比,已经退休的郑爽,日子显得悠闲自在。儿子也早己出去闯世界,在香港一家俱公司做总设计师。郑爽平常还坚持画画,闲来侍弄花草,养养猫,有兴致的话,四处去旅游,看望老朋友或者到香港去看孙子,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开着欧宝跑车溜达到周边县市兜风,那副样子帅气极了。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28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喜迎春 于 2011-3-27 23:32 编辑

郑爽版画──印在纸上的韵致
我外出画画、写生,喜欢一个人走,一个人画,一个人去感受。周围安静,没有一点吵闹,连树叶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洁白的小花,掉在地上就像天上的繁星;树林里,小鸟在唱他们自己的歌;在山顶上能听到风和劲草的耳语;百花在阳光下舒展它们的枝叶;雨点打在泥土里,发出窸窣的声音和朴素的香味;太阳照在海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斑;妇女们劳动之后阳光给她们健美的皮肤上留下的印记;无论是小猫、小狗、小羊或其它的小动物,都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聪明可爱……每当看到这些,我觉得大自然就完完全全的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为我所感受到的每一件事所激动,它们似那样的平凡,那样的和谐,又是那样的美。我愿意和人们分享这美,所以我想努力地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表现出来。我选择了版画这个画种,这可能是我的偏爱,我喜欢它平板的、带有装饰性的美,我以为版画的魅力正在于此。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画这些画和为什么要这样画的原因。             ──郑爽

  我自知做不了大树,我只是路边的小草、野花,它给大地带来生命,覆盖黄土,装点道路,我想这是我的使命。
             ──郑爽


  版画在艺术市场中的境遇远远不如国画和油画,但版画界并没有因市场的不景气而停止艺术探索,版画家的韧劲相当突出。郑爽就是一位有韧劲的女性版画家。
  郑爽与版画结缘是在上世纪50年代。因为喜欢读书,想为书籍配上美丽的插图,她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得益于李桦、古元和黄永玉等先生的教诲。郑爽把自己的人生情怀与韵致印在了纸上。她的版画构图简洁、意象单纯、色调淡雅、含蓄温馨,体现了女性画家特有的艺术感觉与婉约气质。无论是静物、瓶花,还是人物、风景,都在朴素中透出一种纯净。她的的作品取材平凡、样式精致。她以细腻善感的心,将身边一些平凡的景物经过梳理后赋予了某种韵致。作者还尝试以相当吸水、纹理显著的图画纸作为主要材料,画面墨彩纹理、水份交织,意趣盎然,拓展并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力和人文内涵。   粗犷不意味着深刻,纤弱并非无力。郑爽的版画是“小品”式的,她并没有言不由衷地去从事宏大主题创作,按她的想法:“希望生活中能够多一些美好的东西,亲切的东西,哪怕是一点点,也能给人以快乐。”正是这“一点点”的敏锐心理,使她在寻常所见的景物中追求一种纯粹的柔和与美感。我们从《绣球花》、《白花》、《苹果》、《七月流萤》等作品中,都能看到那种舒展自如、悄然吟咏与温情脉脉等品质特点。她把题材心灵化,语言情绪化,情绪个体化,景物意象化,使之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韵致。   正如作者所说:“我爱阳光与花朵。我愿做路边的小草、野花,给大地带来生命。覆盖黄土,装点道路,这是我的使命。”这种回归平淡的心态,事实上已达到了一种深刻。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60804071356687211276.jpg 绣球花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7080407135614083807.jpg 白花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7080407135657891738.jpg 苹果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80804071356000153149.jpg 七月的流萤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80804071356421427310.jpg 龙的传人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808040713568433110511.jpg 后院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90804071356265383612.jpg 黑牡丹白牡丹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90804071356671312513.jpg 都是好猫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300804071356125492414.jpg 古陶·壶

http://www.gmw.cn/images/2007-08/07/xin_220804071141890155193.jpg 《郑爽版画》 新世纪出版社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34

郑爽:版画不先锋 照样有前途

http://www.cs.com.cn/sctz/05/200807/W020080729402994685963.jpg
《红椅垫》 郑爽
 “我自知做不了大树,我只是路边的小草、野花,它给大地带来生命,覆盖黄土,装点道路,我想这是我的使命。”这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郑爽的心声,也是她艺术创作的宗旨:半个世纪前,郑爽选择了版画,用这种平板的、带有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抒发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发掘和传播美。在接下来的艺术生涯中,她虽历经磨难,但矢志不渝。近日,记者就抒情版画这一话题,与这位年过七旬的艺术家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
    任凭风吹雨打 痴情抒情版画
    记者:您与版画结缘时正值其发挥教化功能的最佳时期,于是您那些与之格格不入的作品被视为“小资情调”,自己的创作也处于被动状态。我疑惑的是:那时可供选择的艺术种类不止版画,您又为何要“难为”自己呢?
    郑爽:在中央美院附中读书时,我喜欢油画,但妈妈没有工作,只有爸爸一人挣钱供四个孩子读书,而油画材料又很贵。同时,我酷爱读书,喜欢有色彩的东西,觉着为书配插图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于是,我就选择了版画。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读大学的我随李桦先生去陕西一个现代化工地体验生活。在那短短的一个半月内,我深入到工地的火热生活中,画了一批速写。我的创作是建筑工人工作的豪迈场景,可老是通不过。后来,我把所有的画稿拿给油画系的侯一民先生看,他选中了一张农村小景,说我对这种抒情的东西有感觉,适合创作这类作品。侯先生强调:用版画表现农村的大好形势挺好!不要和自己的爱好背道而驰。于是,我就创作了那张《黄土高原的春天》,这张画还参加了当时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版画展。雕塑系的付天仇先生也支持我创作抒情版画,告诫我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跟风”。这两位先生都是我非常尊重的老师,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创作抒情版画时心里就踏实了。
    更为重要的是,我画抒情作品得心应手,深知这些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它们没什么不好。于是,不管经受什么挫折,我都坚持这种风格,一直到现在。
    记者:不少中外艺术名家都钟爱版画,如毕加索、赖少其、李可染等,然而版画却并非他们艺术生涯中的唯一。您就不同了:半个世纪以来,您对版画可谓不遗不弃,情有独钟,为什么?
    郑爽:这是我的偏爱,我就喜欢版画那种平板而且带有装饰性的美,我认为版画的魅力正在于此。我喜欢版画,在制作版画的同时也在享受:刻刀发出的“唰唰”声,印制版画时的感觉等都让我有一种满足感。
    版画能培养艺术家较强的动手能力,其色彩适合油画、水彩、粉画等画种的创作,且包涵很多设计、构成的因素。平时,除了创作版画外,我也画一点儿油画,偶尔也玩玩陶器,只是没有张扬而已,可以说是我的业余爱好吧。
    记者:格调高雅是您作品的一大特征,那您是如何通过版画语言展示这种格调的?
    郑爽:格调的高低是审美问题,由艺术家的综合素质决定,和画种没有关系。格调不高,画什么画都不灵。
  投枪匕首已去 时代需要善美
    记者:您在发掘和传播美的同时,也给火热的中国版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版画不再剑拔弩张,而是平平静静地抒情,柔声细气地讲述美。但据我所知,您也曾历尽坎坷。这样看来,画面展示的内容似乎和您的经历不相符?
    郑爽:有的人经历了坎坷,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可我们姐弟几个恰恰是经历了那些坎坷后,才更加珍惜生活,更向往美,更能发现美。这种心态也和我们的家庭环境有关。
    我的父母亲(郑广渊与溥仪二妹韫和)经历了那些事儿后,什么东西都没有了,甚至困难到了讨饭的地步。但他们心态都很健康,从没抱怨过,周总理接见他们时说:那些东西是不应该没收的,应该还给你们。可他们都说“不要”。我爸爸是建筑工程师,妈妈后来做老师,还当上了幼儿园园长。他们对我们几个孩子的影响很大。回想起那些坎坷的经历,我们都觉着很有意思,而没有丝毫的遗憾与抱怨。我弟弟在北大荒劳动了十几年,回来后自学计算机,业余学俄语,完了到华东师大教书。他刚刚退休,汶川地震时还跑去做志愿者。因此,我觉着一个人只要有追求,就不会怨天尤人。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35

   记者:版画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回娘家”后,一直保持着紧随时代步伐的批判性、先锋性。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先锋性的缺失,版画创作趋于个性化,精英性逐渐增强,这会不会影响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     郑爽:“投枪和匕首”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版画的特质,世界版画可不这样。现在,文化多元化了,国家也不需要这么多“投枪和匕首”了,而需要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真善美,需要提高审美水平——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绝不是空话,生活中的“雅俗”处处存在,不注意就会离“雅”越远。我认为现在美育教育的重点不是绘画技术,而是提高欣赏水平,所以我就要通过画或讲座普及审美。因此,没有批判性、先锋性,中国版画照样有前途,依然可以发展得不错。
    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的版画目前的状况不是很好;从艺术的角度谈,中国版画水平不低。但是,我们不能以市场状况的好坏来衡量艺术水准的高低,因为市场有很多人为因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版画水平很高,我曾多次到这些国家考察,发现我们的版画创作水平与他们比并不逊色。在日本、欧洲等地举办画展时,我的作品颇受欢迎。靳尚宜先生也曾说:中国版画现在的水平很高,前途也很光明。
    记者:版画的边缘化与受冷落让不少创作人才“转会”,如徐冰、方力钧、张晓刚等弃版画而专攻当代试验和前卫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版画的明天还会更美好吗?
    郑爽:版画的艺术表现力是受限的,有些人转行可以理解。话又说回来,中国版画界还有很多执著的艺术家在苦苦地探索,他们在推动中国版画艺术不断发展。
    版画独具魅力 市场还需引导
    记者:版画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单位市场价格也大大低于其他画种,接近大众的消费水平,但它当下的市场处境却很艰难——和中国传统书画以及油画市场的火爆程度比相差甚远,版画的这种境况似乎不可思议?
    郑爽:中国人喜欢画得真,但版画的真实度比不上油画;喜欢国画是习惯使然,其实有些人未必懂笔墨。另外,还有认知问题:在老百姓看来,版画是外来画种,而且是复数艺术,可“复数”是版画的特性,也正是因为复数性它才便宜。现在不少国画也在无休止地复制,都形成生产线了,那又如何解释?
    我的版画市场状况还可以,不少人喜欢这种抒情版画。其实,现代室内装修最适合配挂版画——版画不仅装饰性强,而且情趣、肌理等可以在室内看得清清楚楚。我想中国人普遍接受版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为此做过普及工作,如在大学校园举行版画展等。
    记者:版画遭遇艺术市场冷落的同时,也面临着另类的“红火”,一些前卫艺术家的作品用版画技术复制后,受到了买家的追捧,且价格不菲。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郑爽:我觉得这种复制和版画的印刷不太一样:版画是原创的,而这些作品虽一切都符合版画的制作程序,但还应是复制品。
    记者:要想让版画摆脱市场低迷的困境,往良性方向发展,除了艺术家的创作外,科学的市场运作至关重要,对此您有何期待?
    郑爽:我觉得画家不应迎合市场,但应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求,创作高品位的作品引导大众。艺术家搞前卫过瘾、好玩、刺激,也无可厚非,然而市场更需要一些高雅的、陶冶人性情的艺术,这对提高国民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画家是一个方面,但要想让版画摆脱市场低迷的困境,关键还在画廊,因为要想让版画进入寻常百姓家,仅靠展览会是不够的,还要靠画廊的引导、推介。

春暖花开喜迎春 发表于 2011-3-27 23:37

http://www.yourart.cn/manage/Upfiles/200782582856.jpg

展览名称:在那没有冬天的地方—郑爽版画展
展览时间:2007.08.18 至 2007.08.26 12:00
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
展览场地:中国美术馆3号展厅
  20世纪80年代是郑爽版画创作的黄金期。在那个开放而喧嚣的时代,她依然沉溺于祥和平凡的自然世界,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善良,去书写南国世界感动她的那些细节,在纸面上印制出瓣瓣心香。她对画面的考究,出于挚情,却又近于严苛;趣味隽永,而张弛有度;色泽澹雅而饱满华滋。作品在富于诗性的同时,溢出了恒久的张力,这无疑是生命的一种庄严相。她的版画与生活是一个整体的创作。很多人都醉心于她所营造的美好世界。


灯芯 发表于 2011-3-28 20:32

感谢分享,名家作品很精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著名的版画家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