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幸福
发表于 2011-4-17 21:54
路线不熟,只关注车镜里面映到的
mmkenny
发表于 2011-4-23 11:01
不通车能行吗?省纪委督办的!
胖哥
发表于 2011-4-23 19:05
关键是这路的养护,这路肯定有大货车经常走的,养护要跟不上,很容易烂的
醉后一招
发表于 2011-4-25 18:12
期待更新,期待压轴大戏........那霍镇的精彩描述。
尘?尘!
发表于 2011-4-28 15:08
边走边拍,好累哦,赞一个
我就不行,又懒又没这心思{:198:}
闲妇
发表于 2011-4-28 16:18
有一首歌“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而今天也唱颂歌一曲为赞铁佬兄走遍茂名墟镇大地。
打铁佬
发表于 2011-5-5 12:05
本帖最后由 打铁佬 于 2011-5-5 12:08 编辑
接上:最后一站:七那线终点,古老圩镇那霍镇。 那霍镇 “今日你去趁哪条圩?”“罗松”,这是两个去趁那霍圩的小偷在对话。明明是那霍圩,他们怎会叫成“罗松”呢?原来他们忌讳这个“那霍”二字。也是的,他们一“拿”就被人用绳子捆“缚”,岂不要命?人们要镇镇他们,平时也故意把“那霍”圩叫“罗霍圩。 “那霍”圩是个很古老的圩子,历史可追溯到隋唐年间,隋唐时为电白县南境。那霍圩地处三县交界处,往西十公里是高州市的云潭镇,往北二十六公里是阳春市的八甲镇,交通十分方便。 这里还是个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是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第十四团团长黎光烈的故乡。镇子中有座凉亭式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当时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亲手提字,碑文记录了许多为革命献身的烈士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那霍镇与许多山区圩镇-样,有着丰富的各种山区土特产。而这里产量最多最出名的就数黄榄和麻竹笋了。黄榄和麻竹笋的产量都是电白乃至整个茂名地区首屈一指的。这里产的麻竹笋很出名,味道很鲜脆,个头又大,三十多斤一条的随处可见。这两种东西都可以用盐腌制,长年随时享用。以前有种小吃也是很具特色的,从山上挖来土茯苓,磨成粉放到簸箕上,蒸成簸箕籺状,颜色则是粉红粉红的,很招人喜爱。听说还有多种药用功效呢,可惜现在不多见了。 这里大部份地处山区,有着许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镇子北面不远有个马面嶂,山青水秀,满山遍野长满了各种的野果。山上还有个有着许多美丽传说的“仙人塘”,塘边长满着美丽的,可以作药用,又可作乐器笛子咀的芦笛竹。东面的双髻岭脚下的淡粉管区,有条热水洞村,有着丰富的热水资源。三茂铁路的热水洞站就是因此而得名。 那霍的语言很有趣,平原地带大都讲啀话的,而近山边的地方则有许多人讲着-种很古老很有特色的白话,人称之为山瑶白。是否透露着这些人的祖先为瑶族,后来才汉化了呢?这种白话很有特色,很多字的音翻译不过来,试用粤音来两句以博一笑:“你睇企汽贵州裸只路婆回来嗲”(你看他去贵州娶个老婆回来了)。打台球时会听到:“叼二奶你打只九议弃娜你,我鲜定有球打罗?”(丢拿妈你打只九仔去那里,我哪里有球打?)趁圩读趁希。{:196:} 由于这种山瑶白,经常会被人作笑话取笑,所以讲的人越来越少了,年青一代更不想讲,怕被人笑山佬。于是便出现了一条村子,一个家庭语言一国两制的怪现象。年青的讲啀话,老年的讲山瑶白话,女的讲啀话,男的讲山瑶白话。其实这个古老的言种,很值得我们有关部门去研究,挖掘,和抢救的。 这个贴子拖拖拉拉终于完成了,可能其中难免存在不详不实的地方,希望网友有更详实的补充。更希望大家喜欢,茶余饭后看下,了解一些电白各乡镇的风土人情,吾本愿也。
打铁佬
发表于 2011-5-5 12:09
123
打铁佬
发表于 2011-5-5 12:10
456
打铁佬
发表于 2011-5-5 12:10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