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做了这么多年,能真正称的上风格的、纯粹的作品其实为数不多,作为设计师我感到惭愧。真正做纯设计的设计师我认为绝对是艺术工作者,但设计师又不能像真正搞艺术的、画家一样随心所欲的去创作,就像是套着枷锁的舞者,这应该是大多数设计师的苦恼。原因就是我们会受到业主喜好、习惯、预算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再怎么做也是难逃如来神掌。这就是商业设计,我们自然也就成了商业设计师。我们不敢说自己的作品有多高的水平,抓住客户想要的感觉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迄今为止,我认为这一点倒是设计师最难做到的。说通俗点,能让你的客户喜欢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你的客户才是你设计作品的真正评委,除此之外,别人评价好与坏都没有任何意义。设计的再好,与客户的想法不一致也是失败的作品。毕竟,人家的房子不能当成你自己的艺术品去做。 私人家装设计还是不同于样板间和工装的。我想,没有一个设计师不想出真正艺术设计作品,那就要看你有没有碰上欣赏水平高的客户,一个欣赏水平高的客户往往能提升一个低水平的设计师,一个欣赏水平低的客户也能毁掉一个高水平的设计师。
在这个设计的行当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总结出了设计师的设计生涯基本分为三部:
是由简单到复杂又回归到简单的一个过程。当然最后一个简单和第一个简单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个简单是设计师刚刚工作,还没有太多的设计经验,所以简单,然后做了两三年有了一些想法和经验就拼命的为了设计而拼揍东西,自然就复杂。做了多年以后,设计师就
不再刻意的去为了“设计”而设计,欣赏水品和设计思路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做出来的东西就变成了
高度概括的简单了。我所说的简单不是风格,是各种风格都可以做出各自的简单的意思。比如欧式的简单,中式的简单等等,
这需要设计师多年的沉淀。我们事务所的设计风格也在向着“高度概括的简单"的方向走,无论是设计小平层还是大别墅。不会做过多的东西,
点到为止,增加客户造价不说,更会使人疲倦。
设计的瓶颈我认为不是现场做出多少造型多少花哨的东西,不是搞怪(家装不是工装),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没有任何的东西,
完全让你用颜色去表现这个空间,这才是最有挑战的。
设计一个家,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手法,做什么风格,最终都要保证装完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家,一个让人能够放松、安静下来的停泊的港湾,千万不为了“炫”做成了一个展示的空间,亮点是很多,劳累一天回到家整个人就是停不下来,
就像时装秀上的衣服不能穿到大街上一样。一个好的作品不是看你做的吊顶多复杂,做了多少造型的东西,
而是看整体的设计感。
把室内缺陷的地方变成风景,这才叫设计。在这个轻装修重装饰的年代,我们设计师更要跟着时代潮流走,
低碳环保,这是我们设计师的责任。
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应该具备很高水平的审美,才能做出高水平的设计作品出来,一个大气的作品背后肯定有一个做人大气的设计师,这肯定是相通的。做设计其实和做音乐道理一样,有的歌需要大段的华彩和变化莫测的节奏来表现,也有的---就像许巍的歌简简单单几个和弦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抚慰人的心灵。
相对于整个漫长的装修过程,前期的设计时间可以说是最短的,但是却是整个装修的关键。
一套完整的设计服务绝不仅仅是几张平面图和效果图,而更多的应该是全部装修内容的实施计划。从方案设计理念到设备材料选购、整个工程的施工细节,同样的一套房子,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有着不同的色彩接受程度,那装出来的效果也就各有不同了,
可以说一个家装的成败,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基本决定了。因此,设计师要承担起整个工程装修之旅的
监督、协调重任,而不是只停留在简单的前期设计阶段。
装修过程如果没有设计师全程跟踪服务的,最终的实景效果与最初的设计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可以说设计师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设计师应该让顾客人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
我们知道,欧式、美式风格在全球得到了很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而我们自己的中式风格却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快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现代风格又被意大利牵着鼻子走,所以
我们当代设计师真的应该肩负起时代创作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民族的设计未来, 大家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