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南都讯 记者林燕 德文婷 深圳一岁零两个月的女童蓉蓉(化名)前日误吞下一枚小夹子,深圳市儿童医院5个科室医生联合会诊,经2小时全麻手术才将卡在食道的小夹子取出。医生称处理不慎会引发生命危险。目前女童已转回普通病房留院观察。 医生建议颈部切口取出异物 前日上午,蓉蓉被家人送到儿童医院急诊科。家长称,上午9时多孩子吞下一枚小夹子。拍片结果显示,夹子约2厘米宽,正卡在女童食道上方两厘米的位置。 “一岁零两个月的幼童,食道非常脆弱,如果被异物划破,将危及血管、气管。”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梁振江说,应是普通的金属材质夹子,比较尖锐。由于孩子食道入口比成年人窄,很难取出。医院将所有能动用的器械都拿过来,尝试从口部取出夹子,都未成功。医生们只好考虑第二个方案,从蓉蓉的颈部切口,将异物取出。但家长不同意,希望用不开刀的方式取夹子。 手术时胸外科、消化内科医生一旁待命 医院集合了耳鼻喉科、麻醉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医务科5个科室的医生会诊,最后决定借助食道内窥镜,从蓉蓉的口部进入小夹子所在区域,将夹子取出。食道内窥镜的手术必须全身麻醉,空腹进行。因蓉蓉已吃过早餐,医生担心手术过程中胃部食物涌上来引发新的危机,建议蓉蓉禁食,直到下午3时许手术才开始。 手术时蓉蓉接受了全身麻醉。胸外科主任医生、消化内科医生始终在一旁待命,万一不慎引发意外可立即处理。“家长也没想到,一枚小夹子的风险这么大,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一共有十几名。”梁振江说,最终小夹子被顺利取出,整个手术历时2小时。 “小夹子不大,但危险很大。因为小朋友食道壁很薄,如果不小心把食道附近的大血管、神经组织弄伤了,小朋友可能有生命危险。”梁振江说,由于小孩子牙齿到胃的长度很短,如果异物被吞入后划破了大血管,后果将不堪设想。 儿童误吞异物5年增加近3倍 据深圳市儿童医院统计,该院近5年来收治的儿童消化道异物卡住病例(不包括气管类异物卡住病例)5年来增加了近3倍:2009年34例,2010年39例,2011年48例,2012年75例,2013年猛增至126例。儿童吞食异物的年龄多是1岁左右。 被误食的异物中硬币高居榜首。食物类排名前10是:花生、瓜子、核桃、龙眼、黄桃、荔枝、鱼骨头、鸡骨头、鸡爪、枣核等。生活物品类排名前10是:硬币、纽扣、电池、衣服扣针、文件夹子、大头针、拉链头、项链吊坠、耳环、小发夹等。 医生提醒 吞下异物后催吐、喝水都很危险 儿童误食异物的事件频发,梁振江分析,这与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在上世纪90年代,吞食的异物种类多为硬币、双面刀片、折叠剪刀等。这两年,异物的种类已扩大到常用的生活物品及普通食物。梁振江建议,家长应对家中的生活小物品进行及时整理,避免儿童接触后误食。 在儿童误食异物后,有些家长凭生活经验,想通过让孩子催吐的方式吐出异物,或者喝水将异物吞下去。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梁振江表示,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迅速明确孩子吞服的是何种异物,然后立即把孩子送往医院急诊室,向医生详细说明吞食的异物。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要进食、喝水,以免异物越卡越深。 “网上流传的海姆利克氏急救法,对于气管类的异物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有帮助。”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梁振江说,家长可以学习该急救法,但该急救法是在儿童出现不能说话、呼吸困难、皮肤、嘴唇和指甲发青、意识逐渐丧失的紧急情况下使用,如果还不能取出异物,应立即送院急救。 专家支招 如何避免孩子误吞异物? 如何避免孩子误吞异物?全国优秀教师、育儿专家佟春凤分析,吞食异物多发生于1-3岁,家庭应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把儿童不能碰的物品收起来,室内环境设置应合理分区,把微小物品整理到相应区域。如妈妈的化妆品、首饰归纳到梳妆台,爸爸的数码产品、电池等,收集到爸爸的办公桌抽屉里。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儿童误吞,另一方面让儿童从小树立物品都有自己的“家”的概念,拿到一件小物品时,懂得“这是妈妈的,这是爸爸的,总之不是能吃的”这样一种意识。家庭物品摆放收纳合理,也有助于儿童对自己玩具进行归类,培养整理收纳的意识。 3岁后,儿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增加,误食小豆豆、小珠子等物品的概率也增加。进入幼儿园,小朋友间有可能因无知而将异物塞进鼻子甚至耳朵中,导致危险发生。家长应及时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懂得三个原则:第一,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不能吃。第二,不能随便把东西放到其他小朋友的耳鼻嘴里。第三,别人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只有家长、儿童的安全意识加强了,才能真正防止吞食异物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