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这是一则特殊的高考故事。小涛今年18岁,他喜欢物理,虽没有明确的职业志向,但也希望在高考考场上“好好发挥一下”。只是他没想到,今天他将以这种方式走进位于行知中学的高考考场:乘着抢救车、提着胸腔闭式引流瓶——他的胸腔被插上了管子,这根手指粗的引流管帮助他排出胸腔内“不应存在”的气体,尽量保证他生命无虞。
考前突发气胸
小涛是上海宝山中学的一名高三考生。考前最后一周,复习、补课一切如常。直到6月3日,参加完英语补习的他,回家后感觉“胸口很疼”。“大概是神经痛,睡一觉就好了。”距离高考还有四天,小涛一心想着高考。
但第二天早晨,胸口疼痛加剧。小涛被父亲送到家附近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较严重的气胸。当时接诊的三院胸外科主治医生滕继平告诉记者,胸腔内本是“密闭空间”,不应存在气体;一旦气体进入胸腔后,如不排除,气体过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骤停。
那天,医生当即给小涛行引流术,通过引流管排出胸腔内的气体。由于肺部“缺口”很难在短时间内愈合,6月4日小涛就住院了,胸口被连上了引流管。
病友“屏牢不看电视”
昨晚,当记者到三院病房探访时,小涛情绪不错,正和病友一起看电视,他的脚边放着一叠试卷。
滕继平告诉记者,这类肺部“缺口”可以自行愈合——通常观察期为三天,若三天后缺口愈合进度仍比较慢,就要行手术干预,闭合缺口。目前,小涛的自愈情况还不是很乐观。
小涛能不能承受高考的强度?“我在考场上坐半小时应该没问题!”小涛信心满满。但父亲却不放心:“一场考试有两个多小时呢,能不能坚持?别太紧张了,实在不行,大不了明年再考。”
尽管一直给孩子“减压”,小涛父亲理解孩子“求考心切”。原来,前两天小涛都是半卧在床,从昨天起,他开始锻炼“坐姿”——适应考场环境。“孩子还是想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高考,毕竟准备了这么久!”
病房里突然来了高三考生,医务人员和病友们格外关照这个小弟弟。昨天,病友们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小涛学习时,我们就‘屏牢’不看电视;小涛要睡觉了,我们就关灯,也跟着睡觉。这是他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医务人员“护驾”送考
记者了解到,滕继平昨晚在病房值班,随时关注小涛的病情。今天一早,他还将和其他医务人员一道,乘着抢救车“护送”小涛进考场,并在休息室里关注小涛的病情,随时准备予以各类急救。
据悉,经宝山区教育局、医院等方面的沟通,抢救车获得“通行证”可以直接驶入考场。根据考场设置的绿色通道,小涛可以进入特别设置的单独考点,也可以进入正常考场。小涛父亲告诉记者,“孩子还是倾向于坐在正常的考点里,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接受这次挑战。”
滕继平说,先天性肺大疱在人群中并不算少见,年轻的瘦长体型人群是气胸的易发人群。先天性肺大疱破裂导致气胸也是有明确诱因的:过度劳累、剧烈咳嗽、搬运重物等。高三考生复习应考压力较大,过度劳累导致气胸的可能性较大。
据小涛父亲透露,高高瘦瘦的小涛原本喜欢打篮球,不太生病。“但进入高三后,因为他成绩一般,我们给孩子报了不少补习班,周末他基本都在外面补课,运动时间自然少了。”(尊重考生与考生家庭意见,考生小涛为化名)
本报记者 唐闻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