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8|回复: 0

[高考资讯] 高考后真空期:四大案例解读考生应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40

主题

7048

帖子

3819

积分

黑钻会员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819
发表于 2014-5-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高考(微博)结束了,马上又将会有这么一群孩子,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去聚餐,通宵上网,旅行,KTV,闲逛,狂欢……认为自己终于解放了……殊不知,你们离开的,就是天堂。”微博上某位网友的一番话听起来颇有些酸楚。 也有网友说:“高考后,我没了目标,没了动力,甚至没了自己。怎么找回自己?”卸下了镣铐,迎来的却是“不能承受之轻”。6月到9月,近三个月时间很可能成为很多高考学生的“真空期”。
  高考过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小戚感觉“生活一下不一样了,变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谈不上‘解脱’,但心里确实没什么压力了。”和她的师兄师姐一样,高考后这段时间里她的生活也被一些同学聚会包围着。“假期里我会学开车,继续写我那没完成的小说,还想好好逛逛北京城。”小戚说高考后没有老师押着做卷子复习,感觉有点儿空虚,这也算高考后的一种“症状”吧。
  案例一 “平静”地等待高考结果
  今年69岁的岳春生经历了1961年的高考,谈及那个时代的高考,他认为关键词就是“平静”。“高考的时候我拿了两支笔平平静静地就去考试了,考完之后就是平静地等待,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的风气。”岳春生回忆说,“我们的学习生活一点都不紧张,对高考也不像现在这样重视。那时工农兵很吃香,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很高,上大学并不是升官发财的重要途径。”
  岳春生是7月中旬参加的高考,文科不错的他报考了北大中文系。高考过后,他将自己的生活概括为“搞文体、读书报、做家务、访同学、报师恩”:到先农坛、天安门去踢足球,花几分钱去看场电影;那时不兴请客吃饭,他就去找老师、同学聊天;家里开着小作坊,他知道父母辛苦,就去帮忙。可以说,他高考之后的生活“很充实,肩负的责任感也很强”。
  8月中旬发榜,岳春生没能如愿考上北大,而是被分配到了北京师专。“心里虽起波澜,也平静地接受了。我当时就憋着劲儿,等大学以后再说。后来我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当老师也要当好。”
  1976年,岳春生开始在一七一中学任高中教师,直到2002年退休。他还参加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高考监考和阅卷。在岳春生印象里,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高考和五六十年代还很像,之后社会对高考才逐渐重视起来。“学校开始抓升学率了,许多考生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生轨迹。到90年代,学生就要早晨7点来学校,晚上也有了自习,老师和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慢慢就发展成了今天的态势,很多学生考后开始发泄。”
  案例二 在“苦海”中期待跃入“龙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来自河北农村,他就是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轨迹:“‘文革’之前,我们村就走出过一个大学生。1982年高考后,我成了村里当年唯一的大学生。”
  李山回忆,高考后他不像现在的考生可以放松一下,那时是农忙时节,他要帮着家里干农活。“高考完第一天还没什么,第二天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了。一边干农活一边算着自己的分数。那时农村的生活真的挺让人绝望的,农村的孩子都想离开。我们参加高考就是‘鲤鱼跳龙门’,跳上去就成‘龙’,跳不上去还得在农村干活儿。我记得那时在棉花地里打农药,棉花有一人多高,根本透不过气来,非常难受。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我哥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以后就不用在农村干这些农活了。’我临走前还在打草、养牲口。”
  李山直到现在都觉得最痛苦的就是高考那段时期。一开始他还安慰自己,万一落榜可以养猪致富,接到通知书后,这种想法早就抛到脑后了。
  与李山相同,原来家在农村的张爱民在1998年高考之后一边帮家里收麦子,一边等通知。直到上大学前,他一直都在老家干农活。对于上大学,那时的他并没有什么规划,“只是觉得兴奋,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
  案例三 以成年人的标准反思过去
  1996年参加高考的岳健在高考之后的几个月里对过去进行了总结,同时也为上大学做着准备。“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里程碑。高考结束到上大学的这段过渡时期,我对以前的学习做了回顾和梳理,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一些同学也有类似举动,有的同学在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中学生活进行了梳理。我报考的是一所工科院校,假期中特意去学习了计算机技术,对于将来可能用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也通过阅读来补充。在非学习的维度上我也曾想拓展视野,多接触社会,但当时准大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条件有限,所以也没有太多活动。”
  作为一个对高中生有过指导经历的教育工作者,岳健认为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会产生质变,但会有量的积累,如果认真对待,会非常有价值。他将这几个月的假期称为“珍空期”,是一个非常空闲而又宝贵的假期。他建议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高中三年走过的道路,不光是学习,还包括为人处事。
  “我们国家在大学之前基本上是封闭教育,通过这个假期,学生可以有意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而这可以以如何看待高考成绩为载体。”岳健说,“在这之前,学生可能不会遇到一个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面对的问题。通过面对不中意的学校和专业,刚刚成人的准大学生们可以学习看待问题的方法、角度,并逐渐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此外,考虑如何度过大学生活也非常重要。如果没做好,可能无法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在假期中,还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劳动来换取收入,在家里也可以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案例四 把命运攥在自己的手里
  2006年参加高考的张子龙当年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复读。他说知道成绩后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期,每天都因为焦虑而失眠。其实他能上的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父母不支持他复读,但目标高远的他顶住了压力,毅然决定复读。“这在我人生中真的可以算作一个转折点,周围的人都反对我复读,我一个人做出决定,一定要考上中意的大学。从做决定的那刻起,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把命运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决定复读后,我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复习,后来进了复读班。”第二年,张子龙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现在的他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
  李山教授的女儿今年也参加了高考,李山说等成绩出来后他们一家准备去旅游。李山认为这个假期可以放松,但也要张弛有度。“寒暑假是读书的好时间,用高考后的这三个月读些书,为大学做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我女儿是独生子女,基本没离开过家,到大学后独自处理各种事情对她是个挑战。”李山说,“好在她比较沉静、稳重。在这个假期,我还要告诉她怎样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要互相包容。大学会让她真正走向独立。”
  围观
  真正的成人礼意味着自我负责自我管理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在现行制度下,对中国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一个关口。经过高考的压力、磨练,很多学生认为不经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将高考当作人生的成人礼。这反映的实际上是“一考定终生”、“高考社会焦虑症”等诸多弊端。真正高考后的成人礼,意味着自我负责、自我管理,包括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成年、独立,首先意味着,高考志愿得由你自己来填。北京地区是考前填志愿,全国还有很多地区是考后填志愿。我们曾经有一项调查,30%的学生自己填志愿,70%的学生是父母帮忙填志愿。很多学生认为高考的任务我已经完成,其余的事情就不应该我来管。这其实是包括公民教育、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在内的人格教育的缺失。
  真正独立地成人意味着自己对大学有一个清晰的分析、规划,能够自主学习,在这个暑假,可以参加劳动、体验社会,赚取大学学费。独立成人也意味着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18岁之前,你是寄养在家里的社会人,18岁之后你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对于学习,你不是为父母、为社会而学,而是为自己而学。大学不是可以混过去的,要注重自己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选择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要懂得职场的基本规则,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成人礼”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简单举行一场成人宣誓仪式。独立成人的意识、能力不是空谈,这些能力都是通过一件一件小事磨练出来的。例如感恩,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以及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体现;再如责任感,在假期可以有一个规划,通过志愿服务、实习、游学等具体事务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面对挫折和现场培育成人意识
  ●夏学銮,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参加高考后的学子年龄都在18岁左右,高考对于对他们来说相当于人生的成人礼。而成人意味着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忧患意识以及担当意识。首先是责任意识,这包括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家里,不要再把自己当作孩子让父母宠着,要学会为父母分忧;社会责任首先意味着社区责任,对所处的周围环境有一种关注。
  其次是独立意识。这一代人的独立能力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生相比,相对弱一些。一方面,那时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优越,环境对学生的意志和品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的偏离,现代价值教育的缺失,导致衡量学生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成为是否考上大学。而现在的学生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要能够从心理上“断乳”。很多事情不要先想着有父母护着。虽然现在“高房价”、“高物价”等客观原因,导致很多孩子即使成人后,仍只能是“啃老族”,但是也必须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打天下”。高考后,学生可以更务实一点,通过兼职、打工来锻炼这方面的品质。
  另外,要增强公民意识、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首先要意识到,即使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前面的道路也并不平坦,对自己的未来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为祸害,面对这些要有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在关键时刻能勇于担当。
  培养孩子的成人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忧患意识,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任务,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挫折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在挫折中磨练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体验教育、现场教育,在具体的现场环境中培养他们的公民心、同情心。
  不确定感易造成焦虑心理
  ●张洁海,心理专家
  高考后的学生,考得好的心理问题不太大,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期盼,而心理上的挫折感、不确定感更多的是对考得不好的那些学生而言。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除了自我调节之外,如果问题并没解决,心理上的调试很难见效。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指确定最终的去向,是勉强上一个自己不太满意的学校,还是选择复读,或者就读技校,要么直接找份工作?如果问题没解决,心理上的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焦虑问题就很难解决。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三组人进行考试,第一组人考得很好,第二组人考得很不好,第三组人分还没出来。问他们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优惠度假的机会,问他们是否会去。结果是考得好的和考得很不好的会去,而不知道自己考得好还是不好的选择不去。这都是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舒服和焦虑。这种不舒服以及焦虑非常耗费心理能量,要有所缓解的话,还是要采取行动,找一些事情来做。
  一些学生,可能升学失利,上培训学校或者直接迈入社会。这些孩子问题更大一点。没考上大学,首先心理有一种自卑感,而由于学历上的劣势,除极少数外,找工作也不易。对这一部分人来说,这段时期既然是必须要经历的,就要学会更坦然地去面对。(记者:孔悦 实习生 周颖)

        <p>  更多信息请访问: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1-22 09:21 , Processed in 0.0892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