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秋霜篱菊淡 于 2013-12-23 16:47 编辑
向来爱好读闲书的我,其实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坚持阅读的习惯。但此举每每总会使我受到身边人的质疑和诘问,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又不能换钱取利。通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往往只能哑口无辨。喜爱阅读,只是很个人的爱好而已,就如同有些人喜爱运动,或是爱旅游,爱搓麻将一样,都只是一种带着个人强烈色彩的爱好而已。而爱好一样东西,又有多少人会通过自己的爱好去谋财获利呢?其实读书于我,从来不是为了换名取利之用,纯粹只是为一己钟情而已。所以每每受到这样的诘问时,我亦只能无可奈何的哑口无言。
读书于我,引明朝于谦的《观书》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诗句来形容就再准确不过了。书卷有情,亲如故人,每每相亲,忧戚相关。读书往往能把我从不如意的现实境况中带到另一处清明澄净的不同处境中去,能暂缓我的忧乐与哀愁。顺境里爱读书,逆境里就更加离不开书。
读书之于我的从前,流离异乡,生活困顿的处境里,在机械而重复枯燥无味的工厂流水线上的三点一线的打工生活中,因为有书可读,生活才能变得有些味道。不管拿起什么样的书,哪怕活得再辛苦劳累,能读书对我总是一种对话和开解,像是一个身边时时所在的故人,慰劳我疲惫的身心,使我能时时拥有反思和自省的心态,不致于和身边同境况的人一样盲目而机械般的为一日之三餐而活着。这是读书于我最大的益处了。古书亦有云;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而身处寒微,读书于我,最是相亲。那些年保持阅读的习惯,往往能把我从狭隘的当下的生活空间里解脱出来,让自己在读中无意间便能行走出更远的路遇到更多不同经历和故事的人。读书于我,这实在是件很有裨益的事。
读书于我而言除了有益更多的还是一种莫名的心动的欢喜吧。能遇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书中行文的种种,与自己的心灵相近,这样的读书,好比是遇见一见倾心的人儿一样,眼波流转处,让我心中欢喜莫名,钟情不已;且又有所获。因为喜欢就不免慢品细读,并把自己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经过一段时日的浸透吸收,往往能把自己的心灵与书里的气息同化,使自己也拥有那样的气质与内在。这样的乐趣,想来若不是深好读书之人,往往是不能身同感受的。
如今,生活安定闲逸,暂时的论不到我来为生计筹谋,且又有自己的一处书斋,这就更成全了我的一番读书美意。每每在操持家务,养育稚子之余,多的是空闲来读书。闲暇闭门即是深山,读书对我更是一处深山里的净土了。回到家里关起门来躲进书房,世间纷繁杂乱似与我无关,捧起一本书,日过一日,时间容易便消磨过去了。这时的书中自有明月清风,亦有无尽的山水,它带我走上一段又一段,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的旅途,单借读书,我已走了不下万里之路。这一路走来,读书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书中长流有悠悠的文明,精彩的世界;还有深邃的思想,广博的智慧;更有崇高的境界,灿烂的生命。当我以书为友,即可平等的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当我以书为伴,便可尽情的饱览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而读书更能使我的心灵明净如水,使我的眼界通达五洲,使我的人生能够学到更多的大气从容。每当我烦躁狂妄时,阅读一本好书便可抚平我的心境;迷茫苦闷时,读书便可帮助我孕育新的希望;气定神闲时,读书便能带我透视人生。
对于读书,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对于我来说,则可改为:三月不读,便觉思想呆滞,生活干涩无味。当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并且是一种坚持的时候;一月不读,可也;两月不读,尝能忍也;到了第三月时,失去了读书时惯常的思考,脑子会变得死硬,生活会变得干涩,活着自然就无味了。这样的状态是我所不能忍受的。因此读书对我而言真是一件不能轻易戒断的事。
读书于我,真是一份清喜的淡泊致远的心灵之交;人生无论何境,会一直爱保持着这样愉悦己心的阅读,读书对我,更是一场是终身的事。有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