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11年04月28日 中国电影网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 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然而近些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这一题材的电影也面临着尴尬处境,题材和故事的边缘化带来了票房的不景气和观看人群的局限性,导致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入了狭窄的胡同。往往是在院线上映几天就被其他影片挤了下去,或者“一日游”,甚至是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无论对于电影创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来说,这都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是突出重围,让更多的人看到民族文化的成果?还是在小众中继续自娱自乐,甚至自生自灭?这的确是个问题。
在北京国际电影季“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上,百余位电影界的一线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针对这一困境,进行了探讨。
电影专家:民族电影不走市场,要走社会
对于民族电影走向市场这个提法,很多学者并不赞同,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就表示,民族电影与占市场主流的商业大片完全是两个形态,如果要求他们的销售渠道和反响完全一样是不现实的。“我们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非常有传统的文化,这些影片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土地,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呈现和反思,在电影里是最重要,最珍贵的,这个坚守不被所谓市场、所谓产业化、以及其他一些表面上看非常红火的东西淹没掉,这一点特别珍贵。”郑洞天认为,正是这种与商业片的差异形成了今天多元的电影世界,而民族电影反映的民族文化更加复杂和深刻。
对于摆脱困境,郑洞天认为现在的电影院是留给那些走市场的影片的,而民族电影如果硬要去挤院线的话,肯定会失败。他建议“不走市场方式,我走社会方式,通过社会的力量和电影界的力量将文化传承下去。”
导演麦丽丝 导演刘杰 创作者:要保持中国电影的多样性
作为民族电影的一线从业人员,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导演麦丽丝就表示感触太深。“小众化很可怕。可怕在哪里呢?我们小众融钱真的很难很难,靠国家给那么一点点钱,当然之后国家政府给一些钱,怎么能让这些有才华的民族电影人去突破它的题材,让它的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一方面我们想坚守我们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想让我们的电影成为大众的电影。
拍了三部民族电影,都没有赔钱的刘杰应该属于民族电影导演里面的佼佼者。然而他也不无忧虑地表示:“《碧罗雪山》从去年亮相上海电影节到现在为止快一年了,一直没有发行,其实是有机会发行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发行的话,市场状况我相信会有隐忧。”《碧落雪山》在国际上获得了那么多奖项,然而在国内却还是处于小众放映的状态,小众放映的结果常常是爆满的状态,但仍然进不了主流院线。刘杰认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心态的问题。
“中华民族要保持民族各自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也是要保持具有中国电影的多样性。”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刘杰建议,“在我们国家的资助体制里,有儿童片的资助,也有农村片的资助,是不是将来也能专设一个少数民族电影的资助。”对于市场,他表示还是很有信心,“随着市场越来越饱和,才会有做细分市场的影院出现,所以大家也不要着急,说中国为什么没有艺术院线,为什么没有放民族电影的影院,我觉得随着市场越来越饱和的话,这些细分市场的影院都会出现。”
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 导演广春兰 院线:面对市场是最好的出路 对于走市场的问题,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不管商业片还是艺术片,最后只有观众认可才能实现电影的价值,也可以使电影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几年国产影片数量越来越多,投放市场影片,国产片也逐年增加,但是有关少数民族的电影能够想起来的却非常少,有深刻印象的那就更少。黄群飞表示,总体来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除了数量很多,题材内容还比较丰富之外,整体上最大的不足是商业性差,市场和观众的关注度低,参与制作的新人多,小公司多,很多影片题材相对小,拍摄手法比较传统,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节奏缓慢。
站在市场的角度,黄群飞提了几点建议:第一、在市场上不应该更多强调少数民族题材,而应强调类型片。第二、故事题材要新颖。第三、片名的商业性很重要。第四、控制好成本。第五、做好宣传和营销。第六、一定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记者/田婉婷)
声明:中国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