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2|回复: 26

[散文]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连载)

  [复制链接]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12-3-16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11年,也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份,如果2012的末日传说得到最终印证,基本上2011年也就是2012年的上一年或前奏曲而已,而对于曾经的一代文学青年(60、70后)来说,这一年可能多了两个热闹话题,那就是史铁生和三毛。

  刚刚仙逝的史铁生以他的硬如轮椅的意志留给了我们永远坚强而充满感恩的背影,连同他的哲理小说和情感散文一同感动我们很多人,在此略过。我们还是来八一八离开我们已经足足20年也曾经给我们深深感动的台湾传奇女作家三毛。
  
  让我记住三毛,是因为她的《雨季不再来》,故事情节倒是最普通不过,却以其女性特有的知性、细腻叙述了怀春女生那淡如雨季细雨的淡淡哀愁,顺便烘托出了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缠绵如雨的刻骨铭心的爱,最后雨季成了那一代文学青年永远的情殇,成了挥之不去的浪漫情怀,雨夜也成为了年轻时代持续不断的青春疼痛,怀念不已。这也曾是本人中学时代最惊喜的发现之一,后来还在当时流行的手抄本里抄了又抄,爱不释手,如同至宝。记得为了买这本书,曾经疯狂地骑单车远行上百里到邻市的大书店去寻找,果然是读书也疯狂。
  
  后来,又陆陆续续读她的其他书,听她讲新奇独特的撒哈拉故事,在八十年代那种最后的纯真年代里,在她给我们洞开的纯美风景中狂醉不已,连同她的那首经典歌曲《橄榄树》,完全淹没在了这个弱女子构建的透明如水的童话世界里。
  
  我曾在自己写的《风流大唐》系列书里写过关于三毛的一些文字,现摘录如下:
  
  曾几何时,以流浪世界各地而闻名遐迩的台湾女作家三毛成为了风靡大陆女孩的超级偶像。这个以“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为座右铭的健康向上的传奇女性却以最灰色的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传奇一生,令人不胜嘘唏。
  
  之所以在这里提起三毛,是因为她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旋律优美动听,带着能杀死人的淡淡忧伤,风靡一时,感动了当时的多少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只差没有和心爱的人去浪迹天涯感受流浪漂泊的美丽,现在一听到这带着青春诱惑的老歌立马就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充盈心间,于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曾一时成为了一种风行的口头禅……于是在这里又截头去尾只留下改造了的一句作为我的章节题目。哈,利用名家名言作点睛之笔,够爽,有点意思吧?据说这首歌在台湾被禁唱了十几年,因为当局认为歌词中“远方”指的就是中国大陆。呵呵,现在都直航了,“远方”也成了一块生“金蛋”的投资热土,还真是有点恍如隔世啊。
  
  ……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一)
  
  关于三毛,这个不同凡响的女子,这个足迹踏遍全世界活了短短一世却比别人活了十世还精彩的长发女神,一生永远在路上的流浪背景也成了她不朽的传奇,当生命成为一种狂欢和盛宴的时候,生与死都已经成了能互相轻松切换的两个词,正所谓“生亦何喜,死亦何悲”之人生禅意,如果只为心中的地平线,又何惧风雨兼程?来去匆匆之间,万水千山走遍,日子就像飘荡在空中的生命音符,在爱的感召下,留不住青春,留不住爱情、甚至留不住生命,只留下了林林总总的低吟浅唱的文字,就如沙漠里的繁花,用善良和智慧开启人性荒漠里最美丽的绿洲。
   
  如果要把三毛的文字与史铁生的文字硬作比较,那么三毛明显缺少一份苦难和厚重,却多了一份轻灵和澄澈,而且也难分优劣,两人在真的方面却殊途同归般地达到了极致。
   
  有人说,三毛本来就是天上的那片轻灵白云,她用云一般的率性和随心所欲,舒展成了一泓尘世最洁净的甘雨,让你不觉饮之成瘾,不知今夕何夕……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二)
   
  笔者自认是一个标准书痴,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拥有了一百本“小人书”(学名连环画),算是班上的“超级富翁”,为此语文老师经常表扬俺们的好学好读精神,事实上我的作文也写得比较溜,经常是班上的范文,读书多了,优美词句摘抄就满满十大本笔记本,而且是分门别类的,比如风景类,又比如心理描写类,只要有形容哪方面事物的需要,立马可以从自己的语句“锦囊”摘出来借用,比如形容稻谷长势好,立马一句“田里的稻子笑弯了腰”什么的(这算是借用不是抄袭),立马境界大变,每当听到老师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当着大家的面念着自己的范文,立马陶醉不已头高高抬高,像只高傲的公鸡(我相信很多人有过我的这种经验,呵呵)。
   
  呀,这是题外话,打住。
   
  很久以前,本人曾在某大报上发过一篇读书随笔,题目就叫做《老书的片断》,蛮应景,篇幅也不长,不足千字,大意也就是说长这么大,书也读过不少(大概读过近千部长篇小说吧),有的书的内容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像当时的春夜花香一样隐遁无踪,甚至连书名都已经忘记了,但书里的一些片断却像烙铁烙过一样挥之不去,生了根似,留下了很深很美的印象。
   
  很小的时候,偶然听人朗诵唐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半句的入耳,其他的早已记不起,只记得当时彩霞满天飞,数峰无语立斜阳,小村笼罩在一片金纱之中,意境如诗似画,美丽而悠远,醉死人的感觉。
    
  最搞笑的是,读初中时,自己从大人那时借了一本描写济南战役的书,里面有一个解放军男战士叫王小秀,实际上他不小也不秀,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山东大汉,因为书很旧已经泛黄了,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时却不经意间被政治警惕性强的校长当“黄书”夺去,后来也没还给我,可能是战斗故事太精彩吧,不知他看到王小秀的情节时是否会心地笑了,我倒是笑了。
   
  终于,终于,到了正题。
    
  初恋的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初期春潮涌动的破冰时刻。
    
  那时候,琼瑶、三毛等台湾作家正悄然兴起然后大行其道,在那种有点羞涩而又不确定的恋情里,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正吻合当时的恋爱心情,一个失恋(或且单相思)女生在阴雨连绵永无晴日的季节里无心考试绝望地淋雨回家,那份凄艳怎不令情窦初开的钟情怀春之少男少女怦然心动痴迷不已?何况又是迷一般的三毛写的。而且那又是经历政治高压之后暂时的人性解放时期,绝对是给人以十二分的惊喜和憧憬的美妙时刻……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
  
  雨是快乐的精灵,而情却是带着镣铐跳舞,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芒,却又很快在汹涌而来的雨季的裹挟下发酵、肿胀直至霉烂,留下的只有若干年后的一声叹息,一阵唏嘘,难道爱情就是丘比特故意射向痴情女子的利箭?我不知道,因为曾经潇洒的三毛也曾经为这个戏剧系高年级学长流过比雨季还多的眼泪,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款式,直至多年以后……
  
  在此也令我想起了刚刚辞世的哲人小说家史铁生,一个用生命的全部写作的人,四百年前地坛的那棵老树惊喜地被老史发现(四百年后还有人记得松柏般坚挺的他吗),于是有了他感动全中国的《我与地坛》(对不起我写文章就是这样的洋洋洒洒东拉西扯,完全没有符合文革时小江的“主题先行”的“三突出”套路,可能有时甚至于没有中心思想,就像老太拉家常的随性,你多担当,不喜欢就“废”了我,呵呵),想像着他母亲在地坛那无处不在的寻儿车辙的足迹,以及她盛年早逝的苦况,总为此而情不自禁地泪花闪闪,也为我们纯真的三毛为爱而曾经的无助泪花闪闪,都透着人世间最高贵的真。夜深人静时想家的心情便如春之油菜花般灿然开放,灼灼生辉,淹没在真情的抚爱和呵护之海中。
   
  果然如睿智的老史所说,那个跑上来的孩子不是他,那不是他吗?人类以不变的欲望炼成永恒,我们都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此中有过怎样的人间名字都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对于三毛的刻骨铭心,还因为她自杀的那阵子,我曾经暗恋的重庆笔友因为超喜欢三毛接受不了她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其实先前早就传过她辞世,像金大侠一样经常“被去世”),学她永远在路上,漂泊广州……。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四)
  
  
  这事我把它写在了一本全国小有名气的青年杂志里。
  
  
  多年以前,我就因为看多了小说而憧憬一种浪漫的爱情故事,以至于在骨子里埋下了很深的奇遇种子(基本上由此大家也能判断俺们为什么喜欢三毛了),虽然在现实中也碰到一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女孩子,只是缺少那份风雪黄昏天涯望断的情境,所以这种交往只是点到为止,未达到恋与爱的程度。
  
  
  大约在1990年桃花笑春风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文学交友活动,除了以文会友,冥冥之中也有一份浪漫的期待。
  
  
  或许是我的那份征友启事确实别开生面,又或许是我那首发在报上的情诗使然,不久我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山城重庆的信,写信人就是我后来称之为“明”的20岁女孩,她说她是一个“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的主儿”,与我一样好侃大山,希望与我交成好朋友。我一见如故,并且认定明的出现是命运的一种暗示,于是我们开始了如胶似漆的马拉松书信赛(那时时兴交笔友,就像现在交网友一样流行)。
  
  
  都说川妹泼辣能干,从字里行间看果真如此。雾都的雾本来就极富艺术氛围,明的信也极其婉约带些神秘,明说重庆的女同胞特漂亮(看解放碑的大商场的如云美女就知了,属于那种不吃饭也要扮靓的主),男同胞百分之八十怕老婆,我听起来蛮新鲜的,蒋介石当年能陪都重庆,或许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我们通信大约半年之后,才记得要对方的照片。
  
  
  相片中的明站在长江的渡轮上,一袭黑衣,甚使人想起了一些凝重凄清的字眼。果然明以后的信也一反以前明快的格调,而日趋沉重苍凉。那时候,我正参加南京某作家预备班的学习,先后发表了不少作品,创作刚上正轨,所以也没有多少心思去打探明那边的情况。作家班学习结束后,我便加倍给明以写信时间。
  
  
  三毛自杀的那阵子,明又突然寄来了一张相片,照样是黑衣黑裤,那神情极有三毛的神韵。她说她很爱三毛的书,对于三毛的沙漠之行更是如痴似醉,很难想像三毛会死,而且是极不负责任的自杀,三毛不是号召我们要热爱生命吗?一定是有人又在造谣。我说,明,你别傻了,你知道荷西等三毛多久了?三毛是荷西的三毛而不是你的三毛,这样也算是一种彻底的了结和解脱吧,让有情人在天堂相会也是很美妙的事情。我以为我的“高论”会让她好受点(因为听起来很像说风凉话),她却骂我无情无义,我说我只是抚慰你受伤的心情使你获得解脱而已,没别的意思,你以前那种嬉笑怒骂的川妹风采给喂狗了,这以后她给我的信逐渐少了。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

主题

13

帖子

16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五)
    
    
  老实说,那时候俺们有很多天南地北的笔友,有江南美女,有冰城美眉,有深圳富家女,之所以重点和重庆美女发展了比较超越一般笔友的情愫,就是因为三毛生于重庆,这可能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连锁反应吧,反正一收到明来自重庆的信,我的心就有点怦怦狂跳直至窒息,就会自然而然想起三毛小时候在重庆的顽皮有趣生活,想像炮火连天的时代三毛是如何挨过来的,那肯定特别吸引人。
  
  
  1991年4月,我曾提议去重庆和明见面,顺便去追逐三毛在重庆的足迹,偷看南山公园灿烂的樱花。
  
  
  明起初答应得很爽快,当我确定行期时她却说要出远门,以后条件好再约我上重庆。
  
  
  我很是纳闷,明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化解不开的事。大约一个月后,明从广州寄给了我一张情人卡,明说由于一种说不清的原因她选择了出走,任心在一无牵挂的城市里漂泊,一直以来她都有一种强烈的漂泊感,三毛的意外辞世更加坚定了她的这种欲望,悲悲喜喜爱和恨她重新拥有,一直走下去,自有花香盈袖,漂泊其实也就是为了欣赏三毛流浪途中的不同风景,让生命之意义升华,还说虽然这些天她不能给我以安慰,但请我相信我在她心中未曾忘却,她称我为小哥。
  
  
  我霎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想我恐怕爱上了未曾谋面的她,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我已经把她幻化成了三毛式的爱神加以憧憬,虽然有时候感觉很不现实,不过这样的一种感觉却让人有了一种很时尚很HIGH的念头,虽然明显是一种假装高潮。
  
  
  爱是一种朦胧的感觉,而且仅止于感觉,爱从来不问为什么,它是不问时空,不问结果,不问付出 ,只求心有所依。
  
  
  当然,后来我们的“爱”无疾而终,像三毛的生命成谜。
  
  
  原本这就是三毛式建立在沙洲上的“爱情买卖”,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去追究到底错在了哪个具体环节,不过也可以让我回忆一辈子的了,或许最初我追逐的原本就是三毛书里描述的大多不切实际的恋情而已,除了安抚想入非非的怪念头和空虚的现实平凡之爱,最终当然是无言的结局,一种轰轰烈烈的情殇……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66

主题

3653

帖子

6671

积分

眼镜客

Rank: 5Rank: 5

积分
6671
发表于 2012-3-1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三毛是第一个影响了我的女性作家。

150

主题

2584

帖子

1万

积分

铜牌元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13911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原创先锋勋章

发表于 2012-3-1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楼主深夜不眠还端坐敲键盘的精神哦!我也很喜欢三毛,记得那时还读初中,偷偷拿着《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沙哈拉沙漠的故事》在懵懵懂懂的看,脑子想的却 是《三毛流浪记》里的小孩,当时就琢磨着那小子怎么肚子又不饿了,还那么有情趣了,嘻嘻,好久之后才知道原来根本不同的两个人,不过,那时就开始喜欢她了。
默默耕耘!

1

主题

9

帖子

12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2-3-1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花落知多少》,目前我书柜还有。关注楼主的持续更新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28

主题

6252

帖子

1万

积分

银牌元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积分
16581

大茂观影团

发表于 2012-3-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本三毛的书《雨季不再来》,之后在初中期间,陆陆续续读完了她的书。三毛和汪国真,对我们那个时期的人影响非常大。。。。
我微笑。并不等于我快乐。我撑伞,并非只是为了避雨。你永远都不懂我在想什么。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2 21:01 , Processed in 0.1971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