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回复: 0

[【编导】] 谈谈:聚焦退休人员再就业: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2023/2/13 16:07:25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98065
发表于 2023-2-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56岁的郑女士退休了,但退休生活只过了3个月。退休前,她比渴望退休生活,体验完旅游、跳舞、健身这些憧憬的安排后,闲得所适从,没有意思。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又没有孙辈可带,她觉得退早了。丰台区养老院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时。根据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与此同时,不少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然想干事、能干事。





前程忧今年月发布的《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退休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长寿,走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尝试老有所为。更早些时候,老年人才于今年8月日正式上线,截至月日时,共有2条求职信息,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





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将现在的退休求职者归纳为两种类型:兴趣驱动和收入驱动。报告也提到,退休后有强烈再就业意愿的老人中,收入驱动的占比为343%,更多的退休求职者重返就业市场是为了寻求价值,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不过,退休人员再就业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中青报中青采访了多家招聘退休老年人的企业,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是这些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





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再就业,将会成为挖掘高素质老年劳动力潜能的新方向。董克用表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红利的新机遇。





根据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年轻人因为求职意愿不匹配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些岗位用工荒问题,退休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工作,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











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国庆节前,郑女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说了老年人才。正巧,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便在发布了求职简历。历史专业本科,香港某商学院进修,3年市级校任教经历,余年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涉足房地产、物业、咨询、教育等行业郑女士详细填写了个人情况,期待着与高级管理或文案写作相关的就业机会。





退休后,她曾担任过一家短期项目的副总经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段退休再就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郑女士退休后继续工作、发挥价值的想法。还是在岗的感觉更好。每天有事可做,感觉有活力,也有存在感。





在老年人才上线前,她也在常见的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投递过简历,尽管用人单位未写明年龄要求,郑女士也满足其他条件,但要么是简历石沉大海,要么是以超龄为由,把她的简历退回。





在郑女士看来,像她这样有经验、懂管理的退休人群不应该被年龄框住,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从身体状况、从业经验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我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不觉得和做同样工作的年轻人有区别。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女士还没有在老年人才上等到令她心动的。她表示,发布招聘的单位少,而且辅助性岗位多,薪资偏低是主要原因,感觉很多用人单位只看到老年,而不是人才。尽管如此,郑女士还是觉得,老年友好的目标受众设定让这个值得她的关注和等待。





今年65岁的吴崴也和郑女士一样,想在退休后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研究生学历,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经历,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掌握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吴崴自身条件秀,已经通过老年人才和一家科技牵手成功。





吴崴的求职意向是物联相关,数字孪生、传感器数据采集岗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赛道,拼体力、拼精力、更拼创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吴崴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年过90依然保持学习的状态,影响着我也在了解元宇宙这些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





相比于年轻同事更擅长执行具体操作,吴崴把自己定位为给年轻技术团队把握方向的人。我的价值是在学会新技术的基础上,把丰富的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应用,我们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吴崴觉得,在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相投的人工作,干到75岁不成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





像吴崴这种退休求职者,正是师斌博希望通过老年人才招聘到的老年人才。师斌博是北京中科极客科技有限(以下简称中科极客)副总经理,中科极客是一家初创,刚进入老年市场,迫切需要来自老年群体的意见以及对老年市场的了解。师斌博表示,他们的市场顾问和销售方向事业部合伙人的岗位就是面向老年求职者的,年龄不是问题,有热情更重要,希望有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师斌博计划给这类老年人才开出00元至3万元的薪资待遇,区间大,是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只要符合条件,一切可商量。不过,目前还没有求职者联系他,他也担心被当作子,暂时没有主动联系求职者。





中青报中青在老年人才上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月日时,共有2条求职信息,有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多数为市场销售类、教育培训、餐饮保洁、为老服务方面的岗位,科技企业投放的岗位不多。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据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晓丽介绍,招聘信息投放了一个多月,除了养老院院长,其他岗位咨询人数不少。相较于人力资源服务,这里的匹配度更高。





今年9月刚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管大夫是首个到岗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潘晓丽发现,这位曾经的内科医生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认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很上手工作。而且,眼下养老是朝阳行业,这家养老服务共有家分院,用人需求相当大,但找到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尽管一些岗位看似用人条件不高,但不意味着所有求职者都能胜任。在潘晓丽看来,和老人相处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是她更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两个原因,这些方面年轻人就未必行。





一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可能有势。陈女士负责宁波一家咨询的招聘工作。据她介绍,面向所有年龄群体的银行调研员工作,只需求职者会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并发送原图即可。目前她的工作所对接的多调研员中,有一半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速度慢一点,退休人员的返工率远低于年轻人。在陈女士看来,和有的年轻人浮躁、拿钱干活儿相比,老人往往更负责也更靠谱。











如何让退休老人成为人才红利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作为养老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退休教授,董克用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在制度安排得当的情况下,老人在领域和岗位选择上与青年并不会发生太多冲突。董克用认为,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招工难,退休老年人重新就业可以填补用人需求,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价值,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从%增长到70%,65岁及以上人口则从696%增长到50%。目前是仅有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疑是对-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补充。





这些老年劳动力中,像吴葳和郑女士一样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不仅是人力资源,更是一种人才资源。





到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万人。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提供了项目课题组预测的一组数据。





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82年以来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年龄、分性别、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推算出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在过去余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课题组按出生队列特定年龄以上教育水平基本稳定的假设,以人口学上比较为经典且主流的队列要素方法为核心的预测显示,按照我国划分老年人口的办法,到我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时,90后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受教育的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





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背后是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群体,落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意义重大。杜鹏表示,根据《年度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年年末,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任务艰巨,但对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老年文化在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产生。杜鹏认为,未来退休的标准,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结合老人自身能力、社会的需要和政策导向不断变化。





退休不再是社会参与的终点。杜鹏指出,去年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杜鹏表示,年轻一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和数字鸿沟弥合;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也会步入老年的一代,青年人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新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自己照护父母和自己养老的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制度建设,树立积极老年观,从而提升老龄问题治理水平,才能让老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鹏说。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10 09:12 , Processed in 0.1044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