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回复: 0

谈一谈膏药市场乱象频发 宣传打擦边球暗示多种治疗作2023/1/14 12:14:4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22-01-18 15:32:47牛黄清心丸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原标题:撕开膏药贴下的乱象


前不久,我在上买了一款治腰椎间盘突出的老膏药,一贴60元。贴了3天左右出现不适。家住重庆两江新区的彭先生1月16日对说,不仅腰痛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瘙痒、红肿等症状,经医院诊断才知道,是劣质膏药引起皮肤过敏。


《工人日报》在采访中发现,膏药因使用方便、起效、副作用小,深受广大颈椎骨痛、关节疼痛等患者的青睐。不过,由于监管力度和监管技术不到位、对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等原因,市场上的膏药鱼混杂。


扩大适用范围


如今,不仅老年人会有关节疼痛,年轻人也或多或少会有关节疼痛,膏药成了一些人不可缺少的产品。据统计,2022年我国零售药店外用贴膏类用药销售规模接近60亿元。


然而,引起疼痛症状的疾病很多,一些膏药产品随意扩大适用范围。据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些贴膏产品注册登记表上核准的适用范围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所引起疼痛的辅助治疗,而其外包装盒上的适用范围则直接标示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所引起的疼痛。生产厂家故意将辅助治疗等关键字眼忽略,误导消费者。


调查发现,一些膏药产品在宣传上过于夸大,用了一贴见效效退款包治百痛等字眼;还有一些膏药产品声称百年老药,或自诩一家配方。


某膏药生产行业从业人员告诉,一张膏药生产成本从几分到几角不等,但包装上市后售价都会在十几元以上,甚至能达到数百元。


民众需求大,用药合理性和科学性却不高,病急乱投医,不容易辨别市场上的各类膏药。这从业人员说。


注册类别多


高风作案的企业和人不少,即便被查,成本也不是很高。体育总局重庆重点验室主任李文建说,对于贴膏产品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技术要到位。


根据相关规定,含药贴敷类产品必须依法取得药品注册审批文号,不含药物成分、以物理作用为主的贴敷类产品,必须通过医疗器械注册。市场上的膏药产品,有的是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有的是按照药品管理的。


相比较国药准字号的严格审批流程,械字号尤其是首类医疗器械产品,只需备案即可生产,极大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一些商家基于消费者对膏药效用本身的认可和对于药品管理规定的模糊,大量生产械字号膏药。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有少量的另类文号膏药产品,如健用证字健证字健准字消证字。


业内人士表示,一张添加了中药的膏药,究竟是药品、医疗器械,还是保健用品?缺乏统一标准。


不过,有些保健贴膏在宣传时打擦边球,暗示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如某保健贴膏标注适用范围为:适用于骨折、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头颈肩腰腿足跟等部位引起的疼痛。


挖去产业链条上的瘤


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多年的彭军武说,面对膏药产品市场的乱象,相关监管部门亟须整顿购销渠道,建立一套规范的监管措施和对策。


李文建认为,监管部门必须下猛药。审批、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都要严格监管,挖去产业链条上的瘤。药物起主要作用的膏药,按药品进行管理;医疗器械起主要作用、药物起辅助作用的,按类医疗器械管理。


重庆长江上游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在微商盛行的当下,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化技术手段,尤其是监控技术,包括微信监控、广告监控等,只要出现大面积、短时间集中销量大的贴膏产品,就要尽传送给所属地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立案调查取证,对非法生产销售的予以严管重罚。


本报 李国 本报习生 张永燕 邓鑫芸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4-29 02:31 , Processed in 0.8357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