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18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
------引自央视广告语
纵观历史,要征服一个民族,就要征服它的文化,文化侵略比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对一个民族的伤害更为深远。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力量,更多地表现在精神层面对人的吸引力,当文化成为一种商业理念,它将是一件战无不胜的武器。
酒吧作为一种“泊来物”,最初以“反叛“文化”的姿态出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生活中的亚文化现象。从酒吧的装饰主题、布置设施、音乐风格、管理体系、消费层次、材质特色甚至服务员服饰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表现出酒吧独特的情感形式,并且代表体现酒吧文化层次的重要一面。
茂名地区夜场娱乐业的主流从早期的舞厅、歌厅、清吧,中期的卡拉OK歌舞厅、酒城、夜总会、DISCO,再到近几年的量贩KTV、演艺吧、慢摇吧。各种的娱乐模式都代表着不同时期和消费阶层的娱乐文化品位,同时也印证了本地夜生活的变革与走向。
印象中茂名最早以“慢摇”风格出现的酒吧,是官山二路现中粤电脑城所在的“星际”娱乐城,那里定位风格时常变换,人气一直很差。还有迎宾路YES吧、威威步行街的“FEEL CLUB”等,到了2006年前后时期,各样风格的慢摇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区各个角落,其中有翠辉大厦的”本色“吧、富丽豪庭的”聊CLUB”、和口岸街口的“状元吧”(后改名为“后街”)等等。
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客人们更加开始注重酒吧内涵性质音乐风格以及层次品位的质量,一间成功酒吧除了装修这种表象的视觉文化之外,必须有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管理体系,甚至是更深远的酒吧文化。在同一时期,茂名66吧是在由于其酒吧文化的突显而成功地开业,这也代表着茂名地区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酒吧黄金时代,它曾作为茂名夜生活的标志性酒吧,牢牢站在茂名娱乐夜场顶峰几年不倒。
66吧装修设计秉承了苏荷风格个性、自由、华丽与质朴张扬与艺术等特点,呈显出浓厚的后现代工业时代的装修经典元素。以怀旧为主题,集流行慢摇吧、演艺吧相结合,以时尚、跳动的R&B,HITHOP音乐为主导,独具特色的鸡尾酒及集合多风格的歌手演出等中外文化融合于一身的酒吧。
66吧的物质文化个性是充分的,从酒吧外观、装饰、桌椅、吧台、卫生间等每一处、每个细节都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心思,抛弃了玻璃、不锈钢等现代材质,采取了那些经过重新喷漆的齿轮和机车零部件,古朴的风格,实木的桌椅以及后工业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粗大钢管、古老仪表盘,还有那些铁艺装饰品,都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装修上的创意给人在感官上耳目一新。DJ台和领舞台改变了传统慢摇吧以DJ为核心的僵化的操作模式,将DJ台和鸡尾酒吧结合为一的运作思路,而更强调特出歌手对全场气氛调动和互动的功能,所以66吧的歌手领舞演出台,分布在场内各个区域,这也与传统的慢摇吧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与传统的HOUSE音乐打法不同,苏荷风格的R&B、HITHOP、雷鬼等各种风格有着强烈感QS,彩穿插式的打法从DJ的角度来说非常随意,貌似有点杂乱无章,其实无论从早场、暖场、高潮、冷场、歌手DANCER表演等各个时段环节都是有章可循的。而专属的歌手伴奏以及部分音乐的原创,更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在营销方面,66美女部的“小蜜蜂战术”也成为酒吧商业模式上的典范,这也背后强大的策划团队分不开的。
曾经有很多酒吧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都开始模仿着66的装修音乐风格和经营理念,然而背后操作手法和经营策略却是没法效仿的,一味只在表象上刻意模仿,往往容易迷失了自身发展的方向。
TY的开业之后,66吧(后来改名为88)逐渐走向没落,继而不断装修更换经营者。TY相比66吧(后期称之为88)除了空间开阔、宫廷式的装饰新颖之外,个人认为66在文化底蕴、软实力以及许多细节方面还是有其优势的,只是“贪新厌旧”是酒吧客人的通病。
再美的风景,再爱的人,都有厌烦的一天,何况一间酒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