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1
西方,极乐世界。
突然就看见鲁迅先生,看见鲁迅先生不带一点丁干粮和饮水进入沙漠,进入黑暗的深渊,横眉冷指着枭蛇鬼怪,抱定九死而不悔的决心要打破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黑暗。
鲁迅先生的《祝福》里连彼岸的世界也是黑漆漆的,而《药》里的人血馒头和坟头也是黑色的。
黑暗的世界,令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人世界可有惨白的夜色,这“白”难道不是“黑”的?一次又一次的想起,一次又一次的进行着黑色阅读,在无数次经历中,我不停地与“黑色天才”们猝然相遇,互交灵魂。
2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海子不停的诠释着生活在别处的诗,就象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疯狂的赌徒,把生生死死孤注一掷,绝不回头。
“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当海子成就了千古绝唱的诗句时,海子以他的死肯定了诗,海子以他的死否定了诗。
3
海子早已预料到自已的死,如同张爱玲早已预料到自已的死是一样的。
张爱玲的遗言:“家已经回不去了,能够回去的,已然不是家了。请将我的骨灰撒到任何一处旷野中,彻彻底底的解脱。”
生命中的碎壳,已然随着岁月渐行渐远。能够带走的只有“苍凉”。
从此,张爱玲的爱情里只有“苍凉”两个字。
我们都配不起这两个字。
张爱玲就像一只蝴蝶。而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都要回来寻找它的前身。
4
当我再次为“黑色天才”惋惜时,我看见了布罗茨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好像在说,我写完了最后一行诗,我累了,我走了。
“今日我们就要永远分手,朋友。这就是我:内心空空如也。将来只须看上一眼,随后你就擦掉。”这就是布罗茨基的风格。就像一盘美味摆在你面前,当你想用嘴去品尝时,才发现这盘美味中放着一颗定时炸弹,你必须先拆解这颗定时炸弹,才能品尝到这盘美味。
布罗茨基的灵魂,只能用诗歌来安慰。
5
这些“黑色天才”不停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如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永远都无法读完。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他方,生活在彼岸。”
这是昆德拉的一个基本思想。
昆德拉作为一名流亡作家,恰恰表现了一只蝴蝶在蛹的世界里是不会被指认为美丽的,因为它找错了表演的场合。
种种的斗争,昆德拉并没有由怀疑走向虚无,他用小说来拒斥恐怖的、非人道的历史来实现记忆,催生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创造和个人的选择。
正是昆德拉一次又一次的清醒,把握着正义的智慧,前行在骨子里的力量,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揭示普遍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