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18年的台历还剩下最后一张,化州市11个贫困村正沉浸在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新年礼物”喜悦当中。这份“礼物”出自与化州市11个贫困村已有着两年多深厚“兄弟”情分的珠海高新区之手。之所以说是沉甸甸的,因为这是一份能有力推动化州市11个贫困村发展的“大礼包”,里面包含扶贫攻坚、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人才扶持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水电路房、科教文卫等多项民生项目和基层项目。
太阳能光伏发电,让翰堂村全村扶贫困户74户270人受益。
尽管“礼包”里很多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细化,但从过去两年多的“交往”经历来看,这是一份值得“期待”的新年礼物。“今年是精准扶贫攻坚省考核之年,珠海高新区正按计划全面落实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全力加紧推进。”珠海市派驻茂南区和化州市联合工作组组员柳灯燎介绍说,该区从2016年开始对口帮扶化州市合江镇、平定镇、文楼镇、那务镇4镇11个贫困村推进开展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16年至今,已落实到村财政资金共7799.83万元,三年总目标实现贫困户900户2671人脱贫,确保贫困户在家庭收入、住房安全、子女教育、基本医疗、饮用水安全、通电、电视和网络信号覆盖等8个方面都能全部落实达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基本目标。
扶贫产业大发展:
家门口就业很满足
2018年12月15日,位于化州市平定镇翰堂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内,果实长势正旺。
“精准扶贫,关键要找准路子。”陈春涛是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翰堂村的驻村干部。在他看来,产业帮扶是对口帮扶工作的着眼点,只有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真金白银落到群众身上,才能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各地学习经验,聘请当地群众,对基地采用较先进的”天窗式“和”垂帘式“管苗、控苗技术,不仅通风、透光、好管理,减少基地人工劳动强度,果实也得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养分,增大生产效率。”陈春涛对帮扶项目如数家珍,“已投资74.57万元建成的8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预计年经济收入为20万元,贫困户每人增收不少于1000元/年。”值得欣喜的是,从今年8月初开始收果,该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已累计出售鲜果45000多斤,收入销售款13万多元。
合江镇明星村养殖黄牛,助力贫困户脱贫。
瀚堂村种植百香果,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
翰堂村村道硬底化稳步推进。
对口帮扶就像一粒种子,催生产业扶贫项目生根发芽,盘活农村经济促增收。
“现在我不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了,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全家生活也渐渐好起来了。”在合江镇明星村富民养牛场,村民黎阿姨正在整理牛棚里的饲料。她在外学习养牛技能,回来家乡就业,感到非常满足。同样是在家用闲散时间从事丝花加工,从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的池天国一家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除了翰堂村、明星村,珠海高新区自2016年开始对口帮扶化州市4镇11个贫困村以来,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优先工作目标,精心谋划实施产业发展扶贫工程,通过发展1个以上带动贫困村、户长效增收的农业特色产业,对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参与至少1个长效稳定的产业项目或资产性收益项目,并积极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帮助每一户贫困户增收,实现脱贫目标。目前,已启动包括种养、兴建商铺、丝花和橘红加工厂、光伏发电等在内的30个“造血”项目,预计年收益可达758.32万元,目前已收益317.22万元。
此外,为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期间,深入开展相对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统筹农民工职业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贫困地区的就业能力,帮助贫困村实现技能脱贫。帮扶至今,多次组织贫困户参加当地和珠海高新区举办现场招聘会,安排到珠海高新区就业的人员48人,贫困户就业人员从帮扶前374人,到目前已有616人实现就业,新增加就业242人。
宜居环境大整治:
群众生活很舒心
“村容整洁了、村貌变美了,这环境让人感觉很舒服!”村民谢阿姨对村里环境的变化感受深刻:过去道路坑坑洼洼,环境脏乱差,如今完全变了样。
自对口帮扶以来,珠海高新区以贫困村脱贫致富和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1217.81万元,完成11个帮扶村31.46公里村道硬底化建设,以及村道拓宽,改建桥3座,加固修缮桥5座。同时,已投入资金281.37万元,在村道安装了1568盏路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
翰堂村三旧改造初见成效。
贫困户家庭在制作丝花。
“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同时,珠海高新区还花大力气实施了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柳灯燎介绍,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该区对贫困村内外兼修,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提升村容户貌美化。他所说的“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包括投入资金673万元,完成57条自然村电网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各村电力缺口和供电安全隐患问题;投入配套资金68.5万元,完善各村水利设施,目前,已修建泵站4座、新建碑头4座、水闸3座和双空排洪出口1个,完成机耕路、水渠河道清淤及修建37.2公里,完善村农田水利设施,受益农田7540亩;投入资金301.98万元,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5台、手拉垃圾车1辆、铲车1辆和垃圾桶790个,新建垃圾焚烧炉3个、垃圾池40个和公厕4间,河道清淤和拓宽村道,聘请贫困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以及对各村进行“三清三拆三整治”,促使各村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该区从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和陋习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门前三包”等有力举措,层层落实责任,从表面到角落,从村内到村外,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努力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
平坦的道路、新装的路灯、生动的墙画、宽阔的广场……完善的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包括翰堂村、明星村在内的化州市4镇11个贫困村的标配。如今,村里绿树掩映、规划有序、干净整洁,村民们的生活变得舒适又舒心,种种变化让大家纷纷点赞,个个喜笑颜开。
唱响民生大变化:
真情帮扶很温暖
上午10时,走进翰堂村委会公共服务中心,“凝聚党心、服务群众”八个大字尤其醒目。“环境高大上了,服务更全面了。”正在前来办理事务的村民陈伯说。2018年10月1日正式启用的村委会新办公楼一楼大厅里,工作人员穿戴整齐,微笑服务,整个中心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中午13:30,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明星村的驻村干部吴文昊才停下手上的工作,匆匆地吃上几口午饭。而在吴文昊身处的简陋办公地点旁边,是刚刚建好的600平方米的明星村综合楼。“综合楼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和村民学习、议事环境,为今后促进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吃饭期间,吴文昊不忘和记者介绍起来。
这些变化,是珠海高新区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普惠民生的生动体现。据了解,珠海高新区派驻化州市的扶贫工作组在每个镇都设1个工作小组,全区共派驻驻村干部12名,每村聘请一名驻村干部助理,实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全面推进对口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除此之外,为了让当地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该区从教育文化、医疗保险、医疗保障、人才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开展协作帮扶。这些都是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工作的精彩一笔。
为了大力推进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珠海高新区落实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对贫困户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含技校)、大学实现生活费补助,为722名应该享受义务教育政策的贫困学生落实教育补助。另外,投入46.2万元,为722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补贴,确保贫困户适龄“普九”毛入学率达93%以上,考上大、中专(高中)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缀学;投入113.48万元,用于购置学校教室桌椅板凳、电教设备和办公设备等用品,更换学校门窗,操场跑道升级,改建饭堂、宿舍,以及为学生购买校服,逐步完善各村教育设施和教学环境。
为了构建全面覆盖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珠海高新区帮助各村贫困户900户2671人购买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已投入20.97万元,开展了助困、助残、助医、大病救助活动,为103名贫困人员解决了实际困难,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投入172万用于在各村建设村级卫生站,完善村内医疗设施。
珠海高新区还以长期居住危房且危房为唯一住所的农村分散供养贫困户为重点,全面实施危房改造。通过落实危房改造补贴的形式,对口帮扶化州各村应改造危房户424户,目前已完成了341户危房改造,已投入资金1284.73万元,帮助341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2018年还有83户危房改造需完成,目前正全力推进中,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贫困户家中难题也得到逐步解决。
“精准扶贫,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的化州市11个贫困村2016年已脱贫278户395人,2017年预脱贫贫困户为369户1375人,超额完成了2016年和2017年当地镇下达的脱贫任务(1748人)。截至2017年底,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帮扶前3547.06元提升至人均7647.76元,贫困村整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帮扶前7155.18元提升至人均11086.53元。同时,为了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口,通过依靠政策性保障兜底,帮助脱贫,珠海高新区将11条省定贫困村的341户481名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海高新区的真情帮扶丝丝缕缕温暖着化州市4镇11个村群众的心。相信不久将来,一幅幅美丽新农村的画卷会逐渐被打开。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海菲 甘杨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