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六旬老人梁兴瑞是电白区林头镇新圩村人,靠务农为生,家里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儿子,家庭经济困难,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上半年,在村委会和对口帮扶单位珠海市地税局的帮助下,梁兴瑞两夫妻都被安排到新圩村果蔬种植产业基地工作,两人月收入约4000元。再加上果蔬基地年底给贫困户的分红,梁家今年的年收入预计可达57000元左右,脱贫不成问题。而新圩村也在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中变化巨大,由脏乱差的落后村实现了华丽蜕变:2.1公里村道实现硬底化;村道安装了百余盏路灯;购置了生活垃圾转运车,实现了村民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建设新圩村文化中心,村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圩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茂名新农村建设。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在我市,和新圩村一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落后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蜕变成为美丽新农村。
上半年发展精准扶贫
产业项目5877个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在省直中直驻粤单位和珠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经开展入户核查、精准识贫、建档立卡等工作,我市共有精准扶贫帮扶任务的农村行政村1674条,其中省定重点贫困村180条、面上分散贫困户所在的非贫困村1494条。180条贫困村,省安排省直和中央驻粤单位帮扶20条,珠海市对口帮扶142条,茂名市直帮扶18条。1494条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我市地方组织帮扶。通过精准识别系统建档,全市认定贫困户72285户166740人。
茂名新农村建设。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市出台了"1+N"系列配套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子女读书、看病就医、危房改造等基本生活问题。我市民政局、教育局等26个有关职能部门均已出台相应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配套实施方案,形成政策合力,统筹谋划,共同推进脱贫攻坚三年帮扶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帮扶方案的落实:绝大部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五保保障,实行应保尽保,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了政府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大医救助范围,实行一站式结算;珠海市对茂名市贫困人群实施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计划,对23种重大疾病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住院核准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支付后,剩余个人自付费用在6万元以内的部分再补助50%。
发展产业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大法宝。我市根据贫困户发展需求,因户施策,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以来,新发展了蔬菜、百香果、火龙果、番石榴、油茶、南药,还有畜牧水产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如信宜市扶贫以来种植百香果2万亩,每亩收益1万多元,增收效果很明显。此外,通过引导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创办各类产业基地,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
金村产业扶贫基地水果喜获丰收,当地农民收获果实。
黄振国 摄
2016年,全市实施帮村项目1138个,实施帮户项目471006个。2016年全市已经实现3.9万户、5.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超过省下达的4.8万人的年度减脱贫任务。2017年上半年,全市总投入资金22621.19万元,用于帮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602.93万元、帮扶生产设施项目7924.65万元、发展公益性项目9093.61万元。发展产业项目5877个,受益贫困户11142户47649人,人均增收1825元。
龙眼丰收,农户乐开怀。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打造百余特色名镇名村
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城乡清洁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2011年以来,每年各级财政投入2亿多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并以此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成效。至2017年6月底,全市20户以上的19756条自然村中,有8747条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占总44.3%;有5771条自然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占29.2%;有2117条自然村建有沼气池、厌氧池或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占10.7%;有3970条自然村建有小公园、文化活动场所或绿化带,占20.1%;有10523条自然村通自来水,占53.3%;有12470条自然村实现村巷道硬底化,占63.1%。实现村庄保洁覆盖面达97.5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96.14%。完成中小河流治理530 公里、占总任务19.28 %。建立四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2021个,区(市)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1819个行政村"三资"平台实现与区(市)镇互联互通。
茂名新农村建设。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此外,通过示范建设,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速。
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方面,2011年以来,全市开展三批共6个名镇、97个名村、246个示范村创建,通过开展"四整治一美化" 和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名镇名村。茂南区鳌头镇、电白区沙琅镇、信宜市钱排镇、高州市根子镇被省宜居办认定为"广东名镇",被认定为"广东名村"有39个,其中茂南区6个、电白区 8 个、滨海新区 2 个、高新区1个、信宜市7个、高州市9个、化州市6个。
在开展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活动中,全市有信宜、茂南、化州、高州4个示范片,覆盖7个镇(街)17个行政村174条自然村,惠及13859户62081人。至2017年6月,启动建设项目178个,完成建设项目53个,投入资金近2.8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9066万元。信宜示范片启动建设项目83个,完成项目32个,投入资金1.4亿多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5076万元;茂南示范片启动建设项目60个,完成项目9个,投入资金8248.31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3137万元;化州示范片启动建设项目35个,完成项目12个,投入资金6500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800多万元;高州示范片落实了建设地点并开展了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其中信宜市、茂南区示范片完成"一年初见成效"任务。
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中,通过各级财政专项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和整合"一事一议"等涉农资金,打造了如化州市笪桥镇高志塘村以统一乡村风貌型、高州市南塘镇彭村以乡村田园风光型等七大类型新农村示范点(自然村)266个,有8747条自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
茂名日报记者 梁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