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粉丝”(食品名,注意,这不是追星族的“粉丝”),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是用大米或绿豆、红薯(蕃薯)淀粉等做成的丝状食品,故名粉丝。往往又叫做粉条丝、冬粉(主要在台湾),日本称春雨,朝鲜半岛称唐面,越南称面。最好的粉丝是以绿豆制成,也可由玉米淀粉或者地瓜淀粉制作,但品质不如绿豆粉丝,因绿豆中的直链淀粉最多,煮时不易烂,口感最为滑腻。类似细面条状,干燥后贩卖,食用前最好先泡水让它柔软,粉丝的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这也是它有“丝”之名的由来。
粉丝的成分基本上是淀粉,加工成型之后含水量很低,而且是蓬松的丝状。粉丝作为干燥的有机物,跟空气接触的面积那么大,容易燃,一点就着。
不仅是粉丝,好多干燥的食物,都可以燃,这毫不奇怪,如果遇到干燥的食物却不能像柴火一样燃烧,那样真的有问题了。
但是,自从有了微信,一些人喜欢曝光所谓“黑心奸商”生产、销售“有毒食品”,以吸引微友的眼球。近日,在高州有一些微友在微信群、微信圈转发了一段视频,内容是有人拿着一扎“粉丝”点火燃烧,然后同期声得出“塑料制成粉丝”的结论,是假冒伪劣食品,不敢吃了,云云。其实,这种“实验”并不新鲜,前年前就有人“惊曝”面条也能够燃烧的把戏,毫无新意。亦与近期曝光的所谓“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均证实为谣言如出一辙!
我们吃的食物,主要成分都是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中后三者都是可以燃烧的,实际上,食物热量的测定,就是通过把食物完全燃烧来实现的。
一种食物是否容易燃烧,取决于含水量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我们的印象中多数食物都不能燃烧,只是因为含水量都很高。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一般含水量都在百分之八九十,就像浸透了水的柴火,自然也很难燃烧。而像干燥的大米、玉米、花生、大豆等,虽然含水量低,但是表面积小,把木头做成类似的形状,也不容易点着。
食品安全是人们高度关切的问题,一些好事者以所谓“惊曝内幕”的方式“曝光有毒食品”,诱导民众恐慌及关注,欺骗民众义愤填膺,甚至埋怨政府监管不力。
既然有人刻意将“粉丝”作为有毒食品来宣传,那么任何一家粉丝厂,都可以向工商、公安或者法院,投诉或者起诉谣言发布者商业诋毁,追究传谣者的行政、民事、刑事法律责任了。
据了解,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针对近期相关视频发表了声明,对粉丝燃烧现象进行了科学说明,声明已联合相关企业报案,“全力追查谣言散播者并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朋友们,慎言为好,不要人云亦云,否则涉嫌商业诋毁要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