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五羊牌”水泥质量不输欧美货
粤商率先造水泥夺世博会金奖 产品送到欧美实验室检测
1929年,西村士敏土厂全体工程师合照。
粤商率先造水泥夺世博会金奖 产品送到欧美实验室检测
矗立在珠江南岸的河南士敏土厂旧照。
“五羊牌”这三个字,寄托了无数广州人最深情的记忆,他们吃着“五羊牌”雪糕长大,骑着“五羊牌”自行车上班,坐着“五羊牌”摩托兜风,儿时的夏天还有“五羊牌”风扇送凉……不过,读者你知道吗,早在80年前,广州已经造出了质量不属于欧美舶来品的“五羊牌”水泥,并借着良好的口碑畅销省港澳,书写了一段精彩的“广州制造”前传。细细品味这一段故事,倒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借鉴呢。
粤商率先造水泥
世博会上夺金奖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凝胶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和国防等工程。”这是“百度百科”关于“水泥”的一段解释。不过,如果时光倒流两百年,你把这段话给一个广州乡民看,他定会看得一头雾水,然后领着你到一个建筑工地,指着瓦工身旁的一桶泥浆对我说:“水泥,水泥,不就是水加泥吗?”
我们还真不好责怪这位老兄无知,因为水泥的确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据史料记载,古代的罗马人就已掌握了“水泥制造”的绝活,他们混合火山灰和石灰,制造出了硬度很大的“原始水泥”,并因此盖起了很多宏伟的建筑。
而根据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数千年来之所以始终以木材构建为主,砖石只能作辅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垫灰不够格,砖石垫上简单的灰浆,盖盖平房还可以,如果要盖宏伟的宫殿和庙宇,那一定还没盖完就塌了。
不过,罗马人制造的水泥有一个缺陷,就是干得太慢,晴天盖房还好,碰到雨天就抓瞎。直到1780年,英国生产商帕克发明了一种十几分钟就能干的新式水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成分不同,但帕克为了向古罗马人致敬,还是把自己发明的水泥称为“罗马水泥”。这种新式水泥在欧洲风行了数十年,直到1824年前后,才被英国人波特兰发明的水泥所取代,在中国门户洞开之后,渐渐进入广州市场的也正是这种波兰特水泥,而普通老百姓则把它呼作“红毛灰”或“洋灰”。
水泥既是舶来品,国人最早一定得以仿制起家。1889年,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广东巨贾唐庭枢在唐山创办了“唐山士绵土厂”,这也是中国最早的水泥厂之一,原料全部取自广东。“士绵土”这三个字,则直接取自“水泥”(cement)一词的英文发音。1904年,工厂生产的“马牌水泥”被送往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世博灰参展,并一举夺得了金奖,国产水泥在世界舞台上的“首秀”,表现颇为不俗。
广东官办水泥厂原址在大元帅府
1900年,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也开始动念造水泥了,毕竟,修铁路、搞国防,都少不了这个“洋玩意”。恰巧,有个广东商人提出请求,想集资办厂。可惜,因为集资旷日持久,这事最终不了了之。
官办企业耗资120万银圆
直到1905年,这事才又重新提上日程,当时广东的主政者已经换成了岑春萱。他在珠江南岸的草方围一带圈了块地,足有300亩(约20万平方米)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今天的大元帅府所在地,就是当年水泥厂的核心地带。官方足足投入120圆银圆的真金白银,从德国机器大鳄——克虏伯工厂买来设备,又通过洋行重金聘请德国工程师作技术指导。1909年5月,工厂终于建成投产,就取名为“河南士敏土厂”。顾名思义,“士敏土”自然是“cement”的又一音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