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从冷冬到回暖 今年日本引进片为何会井喷?
《你的名字。》上映中
新京报网讯 2016年引进日本片情况:数量11部,破亿数目4部,总票房9.04亿,动画数目9部,动画电影总票房8.09亿,真人电影总票房0.85亿。
日本电影在中国影市一贯无所作为,最早在1978年引进了3部日影,那时风靡大江南北的《追捕》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的第一部日本电影。2011年至2015年期间引进的日本电影总和仅有7部。而今年,日本电影引进数量却破天荒达到了11部,破了历史纪录。这个纪录还要追溯到1988年、1989年,均引进8部的成绩。今年引进的11部日本作品中,动画影片就占去了9部,《寄生兽》是动漫改编的真人电影;《垫底辣妹》的引进是时隔5年再次登陆中国院线的纯真人日影(上一次是2011年的《挪威的森林》)。2016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日本动漫电影的井喷年。
从冷冬到回暖 今年日本引进片为何会井喷?
《哆啦A梦:伴我同行》票房5.3亿
从年初上映的《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到11月上映的《航海王之黄金城》,今年引进的日影基本囊括了日本本土最火爆的动画剧场版电影;从《寄生兽》再到不久前上映的《你的名字。》,动画衍生电影、漫改真人电影均有涉及。另一方面,今年引进的众多日漫电影在票房上依然起色不大,除了《你的名字。》一枝独秀外(实际上也远远不及去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5.3亿的最佳战绩),《哆啦A梦》、《火影忍者》、《海贼王》剧场版票房超过1亿,其他影片的票房表现都趋于中等水平,这些具有庞大固定粉丝的日漫电影,有的票房甚至不如国内低幼电影《熊出没》系列。
新京报回顾引进历史往昔、盘点现状,独家专访引进方、院线、专家等业内人士,一同解析日本电影引进数创新高的原因、流程、现状及未来走向。
早期
历史演变数量零星票房惨淡
上世纪七十年代,电视上最有名的日本动画要属《阿童木》,最风靡的日本电影则属栗原小卷主演的《望乡》和高仓健的《追捕》。1979年《龙子太郎》是中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译制的超过450部国外电影中,日本电影甚至达到了70部。1981年公映的《天鹅湖》以及合拍片《熊猫的故事》,另外三部是宫崎骏的作品,分别是1989年上映的《天空之城》、1992年上映的《龙猫》和《风之谷》,但之后的15年间,再没日本动画出现。在1994年以前,据粗略统计,在中国电影院上映的日本动画只有6部。
事实上,在200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开始,日本动画作品的引进数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还出现了《北斗神拳》这类被认为是暴力场面过多的作品。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日本动画电影又开始零星地出现在内地院线,到了2007年《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的引进才出现转机,但也只以几十万票房惨淡收场。以《名侦探柯南》剧场版为例,2010年、2011年及去年,分别有此系列的作品引进内地,但纵观这些引进的动画电影,在国内票房虽呈上升趋势,但一直不温不火,首都影院副总经理于超透露,“日本电影的票房表现一向不好,这点基本成为业内共识。”
近期
转折发展《伴我同行》成为里程碑
近十年来,相对于欧美进口电影的风起云涌,屡创票房奇迹。作为曾经的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日本电影只有零零星星的引进,有时甚至一年也没有一部。到了2011年,4部日本电影的引进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高峰”,这一年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动画《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首次引进,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挪威的森林》后,五年内都没有日本真人电影“来华”。资深电影市场专家蒋勇亦表示,影响日本电影引进的元素众多,除了受市场影响,还很大程度取决于中日关系、外交政策、新闻事件、规则调控等非市场因素。
同时,日本电影的票房号召力也是一个原因。早年引进的日本电影,日本所擅长的动漫电影并非主流,当时二次元还未在国内兴起,主要引进的类型是灾难片、文艺片和爱情片。北京华星UME副总经理刘晖对新京报记者解释,上世纪70年代,万人空巷、也曾创造票房奇迹的《追捕》(由于当时电影市场市场化不成熟,具体票房数据难统计),主要是因为那时电影很少,自然能引起大众的关注。但日本电影具有格局小、生活化的特点,遇上当时国内观众想看大片的猎奇心理,再加上好莱坞电影的冲击,票房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例如2007年引进、亿万巨资打造的灾难大片《日本沉没》,仅在国内收割17万票房;而几年后的《感染列岛》也就刚破百万;至于日韩合拍片《我的机器人女友》,该片虽在日本创下首周2000万人民币的高票房,来中国也只以100万的票房黯淡收场。
直到去年5月末,被业界称为日本电影“转折里程碑”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上映,该片定档临近儿童节、3D放映制式,在国内拥有雄厚的粉丝基础,无论老少都想从此片寻求回忆,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蓝胖子”成功斩获5.3亿票房,这个成绩甚至高于日本本土4.15亿的票房成绩,可以说成功拿下日本动画在中国国内的高峰。北京红星太平洋影院经理唐乐表示,“《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成功让不少片商看到了日本动画在中国的商机,这样的票房成绩让不少引进方对日本电影重拾信心,多多少少促成今年动漫电影井喷般地登陆国内院线。”
现在
现象1 引进流程并不复杂
《你的名字。》成爆款或为特例
现在日本电影的引进多是以买断方式,引进步骤并不算复杂,首先需要发现具有商业潜力的作品,之后再与日方进行谈判。敲定合作后,通过与国内具有引进资质的中影和华夏洽谈事宜,确定引进、定档后就可以开始推广。《寄生兽》引进方安乐影业向记者表示,“我们对日本当地的票房和口碑做出了评估,发现《寄生兽》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收集了国内观众的反馈,了解到影片有受众基础。”在安乐影业总经理张晗看来,能将《寄生兽》引进是件有趣的事情,“整个引进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相关部门也很开明。引进影片也是为了做一个新的尝试,希望从多渠道引进不同的影片。”
近日刚上映的《你的名字。》,首日票房高达近8000万元。至截稿前,电影已斩获近4亿票房,成为秋冬档“爆款”,并打破各种2D动画的纪录。《你的名字。》排片占比从首日的29.8%上涨到次日的34.5%,远高于其他作品;上映前几日的票房占比更超过40%。
影片的火热,与发行方光线传媒的宣发策略密切相关,光线影业相关人员透露,从去年看到影片的第一版预告便开始准备,今年年初也邀请东宝映画来光线参观交流,并向其表明了兴趣,“今年8月份观看完样片后,两方正式敲定决定合作,并由华夏电影集团完成引进。”《你的名字。》在第四季度才获得上映许可,确定档期后便迅速着手话题营销,从手机滤镜到网友P图海报;同时,与售票平台着力的票补也有密切关系,截至发稿时,猫眼平台上的预售票房为3000万,平均票价26.1元。蒋勇表示,纵观以前日本电影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宣传,主创来华宣传也是提升影片热度的一大原因。
现象2 数量创纪录票房仍平平
如今日影引进到底是赚是赔?
今年的日本电影虽创下了历史数量之最,但所有剧场版电影的票房加起来却比不上去年一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成绩,除了今年整体大盘低迷是个原因,蒋勇认为,“消耗情怀”与距离日本的上映时间的间隔较长也是一个问题。“每部影片各有问题,《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是在日本上映了近两年才来到内地,在此之前,网上早已有各种盗版资源,影迷早已提前看了的资源或是购买了DVD,这些对票房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于《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长期保持连载或是持续推出剧场版的“常青IP”,《樱桃小丸子》、《龙珠》、《蜡笔小新》都是较为久远的童年记忆了,这三部电影均未达到3000万。例如爱奇艺参与引进的《樱桃小丸子》,票房仅有2588万元,但爱奇艺影业发行总经理南飞认为依然没有达到理想成绩,“《樱桃小丸子》的IP较久远,不属于爆款,影片引进给了市场一个清晰的信号,老的IP会使得消费者认知过程变长,打通各个年龄层接受程度有难度,不会有太好的市场表现。”有业内数据显示,日本电影基本属于批片,批片票房低于3000万就很难盈利。专家称这样的说法并不一定,南飞也表示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实际引进情况来决定,成本多少、获利与否是针对不同的公司。他提到,《樱桃小丸子》算是一个尝试,以后会提高操作的慎重度,“具有热度、营销点,更重要的是好的故事,这些因素融合起来才会让日影成为市场主流。”
未来
专家解惑
A.日影抢滩对大盘的影响? “不大”
从历史上来说,批片(买断片)能有几个亿的票房就相当出色,但不可能指望它们对大盘有关键性影响。《你的名字。》看似带热了一向比较冷静的档期,但这个影片也很难做到如《大圣归来》一样破10亿并成为现象级爆款,日本动漫电影有比较稳定的受众群,一般来说前三天或首周末票房较高,但长时间难以持续,另外,日本电影的受众群规模并不算“全民”,相对比较有限。总之,今年引进数量比以往多,但票房总和基本也就十多亿,不会对整个大盘产生明显的拉动。
(口述: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
B.未来能否看到更多日本电影? “难说”
今年的数量和成绩一定程度上会给引进方一些启示和信心,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到这类电影的发展,今后看到的日本电影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不会明显增加。日本电影在国内市场上来说,可以算是国产片中等投资缺失的一个补偿(如今国产片投资大的、投资小的都可能成为爆款),但很难有真正具备世界视野的现象级大片出现。数量少、也不是每部都可大卖,更多影片还是立足于日本本土立场,格局比较小。另外,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存在,也很难预测每一年的数目改变。
(口述:文化评论人韩浩月)
C.日影引进之路能否越走越宽? “不乐观”
我个人认为日本电影还是难以走为主流,需要将好的势头一直保持下去,加大对艺术、动画、真人、剧情等多类型影片的拓展发掘。因为风险小、有基础,对日本动画电影的引进肯定还会持续、甚至加大买入,但“情怀牌”很难恒久使用;另外,部分日本电影能吸引的中国观众并不算多,可能日本本土票房高,但国内观众并不了解。总之,日影要走宽这条路就要看能不能丰富类型,《你的名字。》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会影响到对其他类型电影的投入。(口述:电影市场专家蒋勇)
2005-2015日本电影引进数量及票房
2005年数量:1
《导盲犬小Q》 600万
2006年数量;0
2007年数量:2
《日本沉没》 10万
《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 15万
2008年数量:2
《信》 (暂无数据)
《哆啦A梦:大雄的奇幻大冒险》 1450万
2009年数量:3
《爱犬的奇迹》 100万
《哆啦A梦:大雄与绿巨人》 590万
《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 720万
2010年数量:3
《感染列岛》 167万
《变相黑侠》 798万
《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踪者》 937万
2011年数量:4
《名侦探柯南:沉默的15分钟》 2770万
《挪威的森林》 294万
《宇宙英雄志超银河传说》 2902万
《侠盗石川》 108万
2012年数量:1
《超决战!贝利亚银河帝国》 1954万
2013年数量:0
2014年数量:0
2015年数量:2
《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 8161万
《哆啦A梦:伴我同行》 5.3亿
2006年到2015年
引进总数:18部
从冷冬到回暖 今年日本引进片为何会井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