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结束隔离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与媒体见面
今天上午10点30分,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的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这也是两位航天员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首次公开亮相。
1
1
10点30分,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首次与媒体见面,在经历了长达33天的飞行任务之后,两位航天员进入为期三周的医学隔离恢复期。在此期间,工作人员通过理疗、中医药调理、渐进式运动锻炼等方式,帮助航天员身体各项指标尽快恢复到飞行前状态,目前状态良好。
1
航天员景海鹏:感受到这次飞行,在我们工程技术方面,非常安全可靠,包括火箭飞船天宫,包括我们的航天服,包括我们的训练管理,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这33天来我们吃的很好,大家可以看到,所以说从工程技术方面,我感觉比前两次,比之前有很大改善,很大提高。
1
航天员陈冬:第一次这种太空的漂移,身体就像羽毛一样很轻盈,第一次看到日出日落,真的是特别地美,还有我们带上去的种子,在太空里发芽了,看到种子一点点发芽茁壮成长,心里非常高兴。
此次任务是两位航天员首次突破30天的在轨驻留任务,对整个航天系统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们完成了近40项空间科学试验,为将来实现长期载人飞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任务,出色的表现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的科学有效。同时呢,进一步增强了航天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1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跟随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太空之旅。
1
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此次飞行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二是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的各项相关技术,为未来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打基础。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在轨飞行的33天中,景海鹏和陈冬可谓身兼数职,他们既是工程师、又是医生、还要当好菜农。
1
在太空生活了一个月后,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11月18日14时07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着陆,两名航天员平安落地,身体状况良好。随后,他们被送回航天员公寓进行医疗隔离。
【相关报道】
航天员出舱为什么要等一会儿
飞船着陆后,两位航天员并不是立即出舱,这是为什么?航天六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谭松林博士介绍,一是突然从高速运行状态降落地面,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二是要做一些扫尾工作。此外,医保医监人员还要进舱对航天员做身体检查。
谭博士介绍,33天的太空生活,失重对航天员影响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全身的血液分布和器官位置在地面自然重力下和在太空中微重力情况下是不一样的,突然从太空回到地面,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二是钙离子的流失,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体钙离子流失也会比地面更快,所以航天员在太空要进行锻炼,刚返回地面出舱后要被安排坐在椅子上,以避免在钙流失后突然恢复重力导致发生骨骼方面的问题。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结束隔离 首次公开亮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