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范伟
范伟
这个11月,两部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先后上映,范伟是唯一一个都参与了的演员。他在前者中饰演了老实憨厚追求自由恋爱的宋解放,在后者中则诠释了一个自私又带点黑色幽默的果农。
你会发现,范伟很少跟组路演做宣传,也很少看到有关他的各种采访。就像这一次,他凭借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稿。对于本周末即将揭晓的这个答案,他说起了不久前,同样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去之前对获奖真没有期待,反而到了之后被媒体和观众一热捧,产生了拿奖的期许,最后落空,多多少少内心有了失落。”这也造就了他对此次金马之行的低调,“得不得奖都是未知的,但还是会有一点期待。”
A 《一句顶一万句》
我年轻时,追求爱情很含蓄
刘震云的两部电影中,先找到范伟的是《一句顶一万句》。“在这部电影开拍一年前,刘震云老师就找过我,当时我想肯定是让我演心里有话总爱憋着的牛爱国,除了觉得年龄有点不太合适。”第二年,范伟拿到剧本一看,出演的却是有啥说啥、从不藏着掖着的宋解放。按范伟的理解这个人物是所有角色中最豁达的一个,“其他人都太拧巴。只有宋解放想着喜欢谁我就跟谁,结婚之后没话说我也不纠结。”
片中的宋解放追求爱情时,特别放得开。相比起角色,范伟回想自己年轻时,却含蓄多了,“一是我的工作环境,周围女孩子都比我大;二是当时也没有那么崇尚自由恋爱,还是相亲的比较多一点。”
B 《我不是潘金莲》
是果农点醒了李雪莲
冯小刚原本在《我不是潘金莲》中,给范伟安排了一个重要角色,但因拍摄周期与《一句顶一万句》撞车,只好请他来客串果农一角。作为片中最后一个出场的男人,在李雪莲想要上吊时,果农却让她去对面解决。在范伟看来,果农对李雪莲是有慈悲之心的,“干吗呀,非得那么较劲儿,憋在一棵树上吊死,挪棵树,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拍这场戏时是下午,“仿佛也是天意”,天空已没有天光,只有夕阳。“是果农点醒了李雪莲,让她映着夕阳露出了全片唯一一次,也是最美的笑。”
C 《不成问题的问题》
这个年龄遇到他,特有感觉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编剧梅峰的导演处女作,他曾担任过娄烨导演作品《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的编剧。电影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家农场,两个新旧农场主任明争暗斗的故事,范伟饰演旧农场主任丁务源。这是一个无能无才但却非常圆滑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范伟并不觉得陌生,反而觉得幸运:“这个年龄碰上这样的角色特别有感觉。”
范伟与梅峰第一次见面,二人一拍即合。“除了自带的幽默感,导演可能觉得我和角色外形气质都很相似。当时,我记得他跟我讲,想用黑白的调子拍,我一听太好了。”
对于原著,范伟把其理解为:用农场说社会、说人际、说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包括大背景之下整个农场的生态。对于丁务源,“他顶多是一个生存高手,有段位的生存高手。”为了表现这个角色的复杂,在处理一场丁务源落水戏时,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结果,而是让观众自己去判断。“真掉水里好像就没有丁务源的那种感觉了,假掉水里又会觉得这人太腹黑,所以我们没有给这个人物定性。”作为一名老戏骨,在角色的塑造方面,范伟有自己的一套:“过去有一句话说,好的表演是把好人往坏了演,把坏人往好了演,这可能太极端。但最起码你演坏人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逻辑,有了逻辑之后这个人物才会丰富复杂起来。”
长达144分钟的黑白片,由于情节的设置,直到看完观众还需反复回味思考,才能明白个中原委。这样的设置,范伟和梅峰是达成共识的,但也为此吃了一些亏。在东京电影节上,五位评委三个是西方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香港人。两个东方人觉得设置特别微妙,有意思,而三个西方人却无法理解为什么东方人做事非要绕来绕去,“用梅峰老师的话来讲,这是审美取向的问题,我们喜欢微妙、含蓄。”
范伟谈入围金马影帝:拿奖就像中六合彩,但还是会期待
范伟凭《不成问题的问题》入围金马影帝
高密词——金马奖
有期待,但也深知不易
在范伟眼中,《不成问题的问题》只是因为乐趣而拍出来的一部小成本文艺片,所以他对因此能否得奖并没有什么期待。“我们能入围就说明评审会成员肺活量不错,能潜下心来看我们电影的好,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之前的东京国际电影节,范伟也没抱任何期许,反而是去了电影节后,周围出现了许多看好的声音。当然,种种迹象也让范伟觉得似乎真的要得奖了。因为拍戏的原因,他没能参加开幕式,闭幕式的时候,主办方特意要求导演和范伟一起去。“我过去也参加过电影节,后期去的,肯定会有点儿什么(奖)。”到现在,他都记得2004年的蒙特利尔电影节,“当时我穿得特别休闲坐在大厅里,结果工作人员蹬蹬蹬就跑来了,要求我一定要换正装,我们领队就说有戏。”果然,范伟凭借《看车人的七月》获得了第2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也可能是“前车之鉴”,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范伟没有大肆宣传。但对于拿奖,他确实“是有期待的。”
作为拿奖常客,范伟特别懂领奖人的心情:“站在台上真的什么都说不出来,可能就是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他把得奖形象地比喻为中六合彩:要有一个好导演、一个好剧本,自己还要演得好,电影还要获得认同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具备才能得奖,“得奖太不容易了,所以在台上只能感谢。”
角色局限
曾经也因“范德彪”而困扰
小品演员出身的范伟,给观众塑造了许多喜剧形象,《马大帅》里的范德彪,几乎就是他的代名词。谈到局限性,范伟并不觉得范德彪有什么不好:“之后我要拍的一些东西,可能还得走一走他的路子。”对于观众“看到范伟就哈哈笑”的反应,以前他确实有过担心:“十多年前,拍很悲情的电影时,不但困扰,还很担心。”不过渐渐地他找到了方法:“比如在《看车人的七月》里,我们特意在戏的开始设计了一点喜剧情节,让观众一点点代入,从喜剧转到悲情。”而真正给范伟信心的,是《南京!南京!》里饰演的唐先生一角,观众不但没有笑场,投入感还很强,“这让我发现完全没必要为此而担心。”
对于近期塑造的角色与以往反差很大,范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没有刻意想要对过去有所突破,只要感兴趣的我都会去演。像十几年前拍的《看车人的七月》《芳草之旅》,甚至比我现在拍的东西还含蓄。”
转型商业
50岁开始拼因为以前没机会
1999年范伟开始演电影,到如今,电影市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可能一个类型演下去就行,但现在要演商业片,像我刚刚拍完的《父子魂斗罗》,要有父子情、要好玩,还要有枪战。”
对比之下,《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范伟擅长的类型,每场戏都是很纯粹的一个镜头,有舞台剧经验的演员,说台词、走位、一气呵成,每天基本上只磨一个镜头,这是他的强项,这样拍最“舒服”。但现在尝试拍商业片,绝对比拍文戏辛苦。“不仅得吊威亚,还得飞檐走壁,我一个50多岁的人,而且我还恐高。”这个岁数如此之拼,范伟承认,他只是想尝试不同的东西,“过去也不给你机会演这样的电影啊。”
而相对于早前的惯常思维,与新导演合作,也能带给范伟一些新的认知,让他视野更开阔。“现在的新人导演就会反过来想,用更极致的方式。”在表演方式上,他有时也会与新人导演产生一些代沟,他会怀疑新导演的方式方法OK吗?“不过这样做也有他们的道理,可能剪出来之后就挺好。”像之前与卢正雨合作的《绝世高手》,有一段台词,范伟觉得娓娓道来比较好,可导演要他15秒必须说完,见范伟有疑问,卢正雨就让他两种语速各拍了一条,“回头剪完一看,的确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和风格。”
做导演?
导一部电影那就是扒一层皮
演而优则导,是演员到了一定年龄后的转型,虽然也有人找过范伟,可导演这活儿,在他看来不容易,“导一部电影,就像‘扒一层皮’。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现在还有宣传发行路演。”
虽然可以请一个好的执行导演,好的摄像师,自己在旁边盯着就行,但依照范伟的性格,他做不到,“如果要像模像样地做,不光体力,还有能力,我都会觉得力不从心。”甚至对于未来是否有这一打算,范伟都直言:“岁数越大,只会体力越来越不好啊。”
对于如今华语电影的质量,范伟毫不避讳地表示参差不齐,他也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说别人,我自己接的戏也是参差不齐的。马上明年就有我演的电影上映,有的也挺差的。”他预言自己明年可能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没办法,对方可能经验不足,但你想象不到他经验有那么不足。但你已经接了,后期只能往好的方面走。演员都是被动的,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范伟谈入围金马影帝:拿奖就像中六合彩,但还是会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