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
新浪财经讯 11月19日消息,在“第四届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感慨,上海银行业受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高度竞争压力的影响最大,也最无奈,同样一笔资金的平均利差要比境内其他地方低很多,靠传统的收入模式和业务模式做大做强越来越难。
但是,上海的“全球城市”新愿景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为中国银行打开了一扇窗。洪崎提出,应当引进全球丰富的金融生态体系引,建设好作为支柱产业的金融业。而上海中资银行下一步如何走?洪崎表示,国际化应成为上海中资银行的重要转型方向,银行应立足于整个内陆经济,并始终围绕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产业整合和产融结合。
洪崎认为,上海若想成为全球城市,则必须在资源、产业、平台和通道布局上占据全球战略核心地位。而金融既是产业又连接着资源和通道等多个战略性的要素。因此,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无不把金融作为其核心战略。
此外“全球城市”还体现出三大共性特征:一是雄厚的经济基础,二是巨大的高端资源流量和资产交易量。三是在经济活动和商贸交往中具有全球影响力。因此,上海要打造“全球城市”,也必将以全球化的思维构建人才、政策、科技、市场,尤其是金融环境的开放体系。“这进一步表明上海的发展承载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特殊使命”,洪崎表示。
洪崎认为,上海在中国金融领域的作用和地位非常突出,并划出了四个时间节点。第一,09年国务院批复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二是10年上海为代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三是13年正式设立上海自贸区;四是今年的长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基础上,到2040年成为全球城市。“上海的金融资产、年交易总量超过1500万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20%。通过上海完成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接近全球一半,初步形成全球性的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
洪崎也强调,尽管上海在今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比当中排名16位,成长最快,在股票市值、交易规模、持牌机构数等方面已排名全球靠前。但真正来自境外的参与者交易程度还不高,关键是“资本项目不可兑换”。
其分析称,上海的金融改革仍然受诸多因素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是全球性的周期动荡。从深层次的原因看是全球性的转型和治理结构的重整,对中国的发展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全新挑战。“但是无论全球如何动荡,持续开放、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前进方向”,洪崎称,“这符合中国大国崛起的应有逻辑,也是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基本共识”。
在洪崎看来,上海应在金融改革领域扮演“领头雁”的角色。第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于产业升级、产业整合和产融结合为核心。打通境内外市场,促进实体经济的全面升级。
第二、服务视野不应限于上海一隅,要成为内陆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共享平台。
三、独特功能定位决定了上海提升金融业本身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只有把面向全球丰富的金融生态体系引进来,搭建好,把作为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建设好,上海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开放才可以获得支撑。
四、国际化应成为上海中资银行的重要转型方向。上海已成为各大银行国际化、战略布局、战略落地的桥头堡和强大基地,进而为上海银行业打开新的空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