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有啥说啥-渭南论坛】
番禺渔民告别老船棚屋 60平公租房月租仅450元
番禺渔民告别老船棚屋 60平公租房月租仅450元
番禺区97户渔民全部上岸安居,说起新家有老人心情复杂——
“告别住了半辈子的船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很开心,也有点不习惯。”近日,广州市番禺区67岁的老渔民吴粒祥住进了石楼镇清怡居政府公租房,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与吴粒祥一起住进新房的还有另外31户渔民。自2013年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至今年8月,番禺区97户渔民全部通过城镇保障房安置、渔户危房原址翻建、货币化购买和自主安置四种方式解决了住房问题。
■新快报记者谢源源文/图
开心 60平方米公租房月租金仅450元
今年8月,渔民吴粒祥拿到了新房子的钥匙,花了6000多元,为新屋添置了家具、电器、厨具等用品后,他和老伴黄桂好搬进了公租房。这里距渔村仅2公里,适合渔民往返渔村。而在此之前,他和老伴、儿子一家住在卫星村十二涌内河沿岸的棚屋,棚屋外涌水浑浊,大船小船就在水上安家。
“这是年轻的时候买下的地,简单搭了一间棚屋,因为没有宅基地证,经济能力也不允许,所以一直没有盖房子。”吴粒祥告诉新快报记者,渔民经济收入不高,不少人和他一样就住在棚屋里。
新快报记者看到,60多平方米的棚屋内光线幽暗,室内只摆放着几件破旧的家具,显得很简陋。“随时担心这个棚会烂,也害怕小孩跌落水,现在能住上新房子很高兴、很感恩。”吴粒祥老伴黄桂好如是说。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公租房开始摇号配租。8月11日,清怡居公租房交付使用,32户渔民领到了新居钥匙。这些公租房面积统一为60平方米,有两房一厅一卫。“公租房每月租金只有450元,加上管理费等,一个月600多元费用。”吴粒祥告诉记者。
“我们原来定价是10元/平方米,考虑到渔民经济状况不好,后来降到了7.5元/平方米,是市场价的一半。”番禺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一做法与困难渔户的经济条件相符又可集中安置,最终32户渔民住上了公租房。此外还有6户各获得政府补贴7万元购买了新房,2户各获得政府补贴7万元对危房进行原址翻建,剩下的57户渔民选择自主安置。截至2016年8月,97户渔民已全部通过城镇保障房安置、渔户危房原址翻建、货币化购买和自主安置四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不舍 渔船报废 老渔民病了一个多月
石楼镇渔业科工作人员梁先生介绍,石楼镇的渔民主要分布在明星村、群星村、东星村、卫星村,共有7500多人、3000多户。
吴粒祥告诉新快报记者,他因为中风已有4年不能出海,在此之前,他和老伴在渔船上居住了半辈子。“(以前)返回渔村就住在棚屋里,出海捕鱼就住在船上,在船上住一个多月是常事。”说起在船上的生活,吴粒祥语气平淡地说,祖祖辈辈都是水上人家,早就习惯了。
说起水上的艰苦生活,黄桂好比吴粒祥更有感触。“感触最深的是缺少淡水,出海打鱼,淡水要省着用,有的人十几天不能洗一次脸。”她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由于她家的船小,仅有10米长、1.7米宽,因此能携带的淡水不多。他们两夫妻出海打鱼,经常只带几桶淡水就要去到蛇口、湾仔等地,而在打不到鱼又靠不了岸时,淡水用完了,甚至要喝咸水(海水)。
“我们的渔船因为年限已到要报废,渔政来叫我们把船拆了。船拆了以后我病了一个多月,心里很不舍得。”黄桂好告诉新快报记者,在船上生活了几十年,连儿子也是在船上出生的,老船就像亲人一般。
“我们老了,没法再以打鱼为生,老了有病痛居住在船上也不方便。”黄桂好说,如今住上了新楼房,打鱼则靠儿子继承父业。“等家里的新渔船装好了,我们再回到船上,教儿子打鱼。等他掌握了这些技能,我们也就真正退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