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千方百计保存好传统文化西樵山开发需要整体规划
千方百计保存好传统文化 西樵山开发需要整体规划
梁广大
人物名片
梁广大,1935年生,祖籍南海西樵。历任南海县委书记,珠海市市长、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兼珠海市委书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梁广大任南海县委书记期间,打破条条框框,以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为解决人才不足问题,大胆起用被打倒的“牛鬼蛇神”,被称为“梁大胆”。1978年人均分配186元,是当时广东收入水平最高的县。梁广大在珠海为官16年,是中国经济特区里主政时间最长的官员,邓小平两次视察南方时他都曾陪同并向其汇报工作。
从理学名山——西樵山走出的大家,远有陈白沙、湛若水,近有康有为,四大书院的书香不仅浸染了当时的文人志士,至今仍余韵袅袅。这是值得南海骄傲的文化底气。
经济能带动文化的发展,南海士大夫因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而兴盛的例子已说明了这一点。在商业文化已经成为南海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做到“有钱”“有脑”还“有气质”才是目标。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历史给了南海怎样的启示,尤其是如何传承发展以西樵山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带领南海从贫困县走向全国富裕县典范的改革者梁广大日前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这位对南海充满感情的老人,回顾历史,总结过往,为西樵山文旅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1979年春节,为“祝富贺富”而鸣的烟花震响了半个南海县,也点燃了南海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激情,南海经济数十年间突飞猛进,成为全国典范。但忽视环境的野蛮发展不能在南海再次上演,为绿水青山拒绝污染才是真的守住了“金子”。
抬着烧猪“祝富贺富”
南方日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南海老百姓的商业头脑和市场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与传承,开办小型工厂和家庭手工业作坊也早有传统。在你看来,南海老百姓为何会形成这种文化氛围?
梁广大:我生在南海,长在南海,南海从来都是鱼米之乡。后来因为十年“文革”,生产停滞,十年间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才增长1元,每亩产量年均只增加1.2公斤。我是1975年任南海县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的,1978年之前全县人均收入还不足百元,不少人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发展南海的经济,我去广州、武汉,去找那些曾经的地主、资本家回来办工厂,给本地人开现场会。当时有人说我“带头复辟资本主义”,我就说不管你是什么成分,地主也好、资本家也好,只要有能耐带动经济我就欢迎。
当时的人们觉得,穷光荣、富可耻,富就是剥削人。为了转变这种思想,1979年的春节,我带着当时的县领导,一行人带着6头烧猪、10坛九江双蒸酒,敲锣打鼓去给人均收入超过400元的大队“祝富贺富”,给队里的人摆酒席、发表讲话。十几年来第一次放起了烟花,持续半小时,升到空中的烟花能震撼半个南海县,振奋了南海人求富的心情。在社员中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心理,没有富起来的村希望来年去他们村放烟花。“祝富贺富”我们连着做了3年,人们对穷富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为保护环境拒绝污染项目
南方日报:在你主政南海期间,南海快速富起来,有什么事情让你记忆尤为深刻?
梁广大:我们当时发展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当时对生态、土地保护等概念缺少了解,因此导致了现在的一些问题。以前农民是把菜拿回来直接在河涌里洗,上世纪80年代初建起了五金厂等工厂,污水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河水被染成了粉红色,村民们只好喝井水,县政府也为此专门搭建管道输送地下水,这是我对南海的遗憾,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
好的环境是钱买不到的。我在珠海一直严抓环境,很多人指责我因此失掉了第一桶金,我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我保护了第一桶金。当时很多人看中珠海特区的发展环境,要过来开展工业投资,但我们坚持要引入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的(项目),当时的漂染厂、制药的小玻璃瓶厂、皮革厂、化工厂、炼油厂等,有十几个项目都被我们拒绝了。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50年都没能翻身,所以环境污染问题一定要重视,珠海有现在的环境也是因为当时把关严。
西樵山是文化圣地,它的美,一在历史人文、二在自然风貌。对西樵山的开发必须整体规划,不要这里划一块地、那里划一块地,要有整体思路,不仅要挖掘文化内涵,还应契合风貌特质,如此方能引人神往、让人流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