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番禺治水10年:有效遏制城区水患
广州番禺治水10年:有效遏制城区水患 部分鱼虾回游
■经过整治,市桥河换上靓装,水变得更清。受访者供图
广州番禺治水10年:有效遏制城区水患 部分鱼虾回游
■整治前的市桥河。
水环境改善鱼虾涌现市桥河成健身休闲好去处
■统筹:新快报记者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朱清海
“每逢雨天,街上跟发大水一样,真恨不得马上搬家。”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住了十几年的樊大姐说,她以前最怕下雨接小孩放学,水漫道路,堵到心塞,孩子等太久总是埋怨她为什么不早点出门。不少人对“大雨大浸、小雨小浸、逢雨必浸”都有着切肤之痛。连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的市桥河,也一度因河水变黑发臭、暴雨洪水等问题而饱受诟病。
实际上,番禺区于2007年出台河涌综合整治方案,决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堤固、水清、岸绿、面洁、景美”的目标。十年“治水”的成效如何?近日,新快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已从外河变成内河的市桥河,不仅可以预防洪潮,基本保证无大的水浸,而且秀色重现,俨然成为交通干道,人气更胜往昔。
“驯服”市桥河建水闸把外河变成内河
“在河里游过泳,已经是很早的事了。当时也有人到河边挑水,洗衣服。”傍晚在市桥河附近散步的李伯,望着变靓的河岸对新快报记者说,早些年,市桥河的水上交通很繁忙,每逢端午扒龙舟的时候最热闹。由1条主干河道和64条内河涌组成的市桥河,总长149公里,河面平均宽约90米,最宽约278米。流经沙湾、市桥等10个镇街,涵盖村居69个,惠及人口约57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2000年初期,市桥河两岸破旧,河床淤积严重,河水发黑发臭。番禺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2007年以前,市桥河受潮汐影响,每天2次高低潮,河道水体震荡往复,置换率低,一旦受到污染,往往很难排除。整治前,这条河几乎是不设防的外河,受风暴潮、西、北两江洪水和本地暴雨洪水等多重威胁,市桥城区基本上“逢雨必浸”,水安全和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经过多次把脉开方,最后决定将市桥河由原来的外河变为内河,即以兴建雁洲水闸作为骨干枢纽,与上游龙湾水闸、西海咀泵站等形成一个封闭的流域防洪(潮)保护圈。据悉,这个在当时听来有点“离经叛道”的方案,还引起一些群众不解和质疑,为此做了很多解释工作。
如今,已被牢牢拴上绳索的市桥河,基本消除了内忧外患。“在洪潮到来前,关闭与外江联通的水闸,保证河道正常水位。退潮时,打开水闸可及时排水泄洪。”该负责人说,除了防洪潮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并保证城区不受影响和排涝区基本无大的水浸区域,“通过水闸群联合调度,利用潮汐加速换水,提高河水自净能力,初步遏制水环境恶化,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实现了良性循环。”该负责人说,近年来随着市桥河、砺江河等河涌水环境明显改善,鱼虾回游,许多原已基本绝迹的鱼类又重新出现。不仅如此,市桥河沿岸经过清理,新建宽阔堤岸道路、亲水平台和景点等设施,既方便了市民出行,渐成“交通干道”,也是附近群众健身闲游的首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