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2|回复: 5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复制链接]

580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3872
发表于 2016-11-7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常宁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对社交媒体进行反思,思考微信控制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打乱我们的心智;反思社交媒体让我们沉迷,难以集中精力和沉下心来阅读几篇像样的长文章;反思社交媒体就像毒品一样让人难以抗拒和继续沉沦;反思社交媒体对人类精神的挟持;反思……
然而,这样的反思文章就像“打针”一样,在“打针”的时候我们意识到“社交媒体综合证”需要定期控制一下,我们可能会暂时将移动设备搁置一边,耐心做几件生活小事。但是,一旦“药剂”失效,我们便又会重新扑向社交媒体的怀抱。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边对社交媒体“假惺惺的推让”,一边又难以克制地“被吸引”过去?
一、魔力效应,难断的瘾!
我们无法阻挡技术的进步,也无法阻碍媒体发展的脚步,更不应总是怨天尤人和杞人忧天。因为,这一切并非社交媒体的错,也不是人类意志力差。而是因为,社交媒体的魔力效应,让我们无法抗拒!
那么,社交媒体的这种魔力究竟是什么?这种魔力又如何让我们陷入社交媒体的魔咒,难以摆脱?
这种魔力就是社交媒体天生的本质:鼓励分享!有了分享和内容流动,平台才会有活力。当社交媒体这种天生的本质,与人类的社会属性(维护社交关系,也是一种基本需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生魔力效应。这种效应推着我们不断在社交媒体上乐此不彼的分享,分享的内容也成为与他人发生连接和关系互动的基础。尽管人们偶尔觉得疲惫,偶尔会反思,但都不会断了这个“瘾”。
张小龙在最近的内部演讲中再次重申了一个观点和他对微信的期望,他说:一个好工具就不应该黏住人,是应该帮助用户非常高效率完成他的任务,而不是说用完了还要拿手里玩一会儿、多用一会儿,那不是一个很高效的表现。尽管张小龙对微信有这样的期许,但这样的期许可能最终是落空的。
我们再看看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它的核心正是“朋友圈”,而社交媒体最重要的信息流动和传播是完全基于“朋友圈”这个前提完成的。
“朋友圈”到底是什么?是“社交关系”的聚集地,有了关系才会有互动,有了互动才会黏住人在这里,人在这里才有可能使用微信的其他功能。
人们为何喜欢聚集此地?如何才能有互动?人们在这个地方可以“分享内容”,不但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己分享的东西,而且还能看到别人“分享内容”,可以关注别人,也可以受到别人的关注,社交关系维护的需求得到满足。
所以,微信成不了像支付宝那样的纯粹支付工具(用完即走),也不会成为一个专门的阅读平台,它一切的本质都会归结到“朋友圈”,“朋友圈”的活力,才能带动其他功能的持续。
所以,微信朋友圈的本质一定是“鼓励人们分享”,分享的信息流内容越多、流动的越快,这个平台才会活起来。这就会“拉着”人们“黏在”这里,多看一会儿朋友圈,看是否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值得在朋友圈转发,看是否需要跟某些人互动一下,比如点个赞或来上一两句评论……
也正因如此,微信不会成为张小龙所希望的那样“被用户用完就走”。许多人用完了走不了,像着了心魔一样还要再“刷一会儿”,这种魔力效应才是导致人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反思”的元凶(但无济于事)。
二、处理关系的能力难挣脱150定律
然而,对于社交媒体的关注不仅仅限于媒体人和传播学者,一些其他领域的人也纷纷涉足新媒体和社交媒体领域。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的教授,并且在硅谷社交产品工程师那里非常受欢迎,备受追捧的私密社交产品Path(社交好友数量限制在150人以内)则受邓巴的影响最大。然而,令邓巴享誉全球的不是他人类学教授的身份,而是他提出了著名的“邓巴数”即“150定律”:

  • 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关系的人数是150人左右,一旦圈子规模超过这个理想状态,人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下降,会感到无法适从,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淡化。
灵长类动物通过“理毛”建立互动关系和增进感情,而人类则用语言代替了“理毛”,建立彼此沟通和交流。动物一次只能给一个动物理毛,但我们却能同时跟几个朋友交谈。即便如此,如果按150人的圈子规模来算,我们也会花费大量时间通过语言交流来维系社交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圈子的凝聚力和关系的稳定性。
如今,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让人们大大扩展了社交关系的数量和范围,比如有的人在微信上的好友数量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远大于150人),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数量而已(表面看着你的好友数很多,但其实大多数关系仍是不认识或没精力去认识的)。
虽然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可以通过线上语音、文字交流彼此“理毛”(维护关系),提高了交流效率(与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相比),但是我们并没有凭空多出更多时间去额外打理这些“多余出来的”关系,并且这些大量关系已经超出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范畴。假设我们按理想情况维护更多的社交关系,那意味着需要分阶段花费更多碎片时间在社交媒体上。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会发生什么?

  • 更多的社交关系在社交媒体上被“闲置”下来(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完成跟所有朋友的互动),成了不易激活的僵尸关系(详情可看《微信上有一种关系叫沉默的僵尸关系》);
  • 更多的人因为要应对大量“朋友”分享的信息内容而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厌倦(超过大脑处理信息能力,难以适从);
  • 即便这样,人们仍“不舍得”大刀阔斧的“删掉”多余的关系,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些关系“日后有用”。
所以,他们只能煎熬着这种“苦”,虽偶有抱怨、反思、痛定思痛远离朋友圈的决心,但却始终摆脱不了“分享内容”和“维护社交关系的需求”交织成的魔力效应。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三、讨巧的快捷工具成为一剂“解药”
不过,社交媒体在“鼓励人们分享内容”时,就已经事先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解药”和“安慰剂”:点赞或评论的互动功能。
这种功能可以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那些“无暇顾及”的关系面前“偶尔露个脸”,比如你往往会顺手给一个一点都不熟的人点赞,这会提醒对方你还存在;比如你会偶尔给别人的动态写上一两句评论,提醒对方你还在关注他。
我们无需跟别人有更多语言交流,随手点个赞,评论一两句,就会完成礼节性的“理毛”行为,达到维系关系的目的。内容分享引起的点赞和评论,便成为一种可以维系关系的“便捷工具”,这种工具代替了繁琐耗时的“语言交流”,让维系关系的时间成本大大减少
所以,人们宁愿给朋友圈的人随手点个赞“以示寒暄”,也不愿意花丁点儿时间私信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因为人们清楚的知道,一旦开启“单独的语言交流”就会花去更多的时间,甚至还会产生交流上的麻烦,远不如“点赞”或“简单评论”来的“轻巧”和“体面”
尽管我们自身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这已成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保持社交关系平衡的方式。
四、各取所需才会有人的阵痛!
为了鼓励人们“分享信息内容”,社交媒体采用的较为有成效的办法便是点赞和评论。无论人们分享的内容是原创还是转载,内容分享行为都可以增加人们在圈子里的曝光频率,从而增加彼此点赞和评论(理毛)的频率。获得点赞和评论的频率越高,越能让人们感受到自身在社交关系中的角色和存在,并且还能感受到这种快捷方式在关系互动和维系上取得的即时效果,这会鼓动人们持续地“分享”。
比如,你在朋友圈发的信息经常会很快引来很多朋友的点赞和评论,那么你会愿意下次继续分享内容;但如果你分享的内容经常得不到你期待的回应,那么长期来说,你对这种自言自语、自娱自乐式的内容分享便失去了动力。
所以,社交媒体上永远会有源源不断的信息内容分享。内容分享给社交媒体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信息流,是社交媒体运转和活跃起来的重要给养品,给社交媒体带来持续的商业利益。
因此,社交媒体鼓励人们分享内容是为了平台的良好运转和活力,点赞、评论等快捷功能的设计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和加快信息流动。
而人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内容,除了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发声”,更多是发自于“社交关系互动的需求”(获得互动)。所以,人们分享信息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维护社交关系的需要。
从这个方面来说,社交媒体和人其实是“完美的合作伙伴”,各取所需而已。社交媒体的本质不会变,而人的需求和欲望也不会变,所以才会有人的阵痛和难断的瘾!
五、何以解咒?
不过,这里始终有一个难解开的循环。
人们在对社交媒体表现出的阶段性焦虑和心理逃避,一方面是因为弱连接社交关系的过量;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超出精力承受范围的过量关系分享产生的过量信息内容。
然而矛盾的是,人们不间断地分享内容又恰恰是为了与圈子友人有所互动,比如获得点赞或互评的即时社交互动,从而省时省力地维护社交关系。不幸的是,人们这样做反而又加重了信息过载的压力,使得人们对维系过量关系愈发感到力不从心、倦怠,甚至变得冷漠
社交媒体仿佛被施了魔咒。
而解开这个魔咒的答案似乎是:人们开始对分享的信息保持慎重态度,开始筛选分享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社交媒体圈子里个人分享内容的频率可能会下降,导致多数人“只看不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上的个人碎片信息整体上会减少,被用户谨慎筛选后的有价值信息比重增加(有价值只是个人自认为的)。
表面上看,这似乎会影响社交媒体的活跃性,但长期来看,人们通过这样的“自我约束”,对肃清社交媒体繁杂无序的信息流来说是有益处的,个人处理朋友圈信息的压力也会有所减小。
由于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时会变得“有节制”,所以会表现的“小心翼翼”。比如,有些信息本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分享到朋友圈,但人们会考虑,这些内容适不适合分享?如果分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会不会得到好友的互动反馈?所以他们分享前会有一定的事前预期。这其实反映的是,人们在处理当前社交媒体上社交关系时的一种谨小慎微的心态。
用户在内容分享上的谨慎,会导致社交媒体上“只看不发”用户数量的增加。另外,分享频率的下降意味着个人用户活跃度和曝光率的下降,这其实会降低社交关系间的互动,让本来就过量的社交关系变得更难维系,大量僵尸关系的出现不可避免。
而更多僵尸关系的存在又让朋友圈内的信息分享显得更加冗余,即便人们已经对分享信息很节制了。
社交媒体又进入了一个难解的循环!
【常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媒体人和专栏作者,大学教师。目前为钛媒体、网易科技、新浪科技、搜狐媒体平台、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连续三年荣获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湛庐文化译者,译作《绝佳提问》。新浪微博@树有眼睛。】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你宁肯随手点个赞,也不愿问他一句“过的怎么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11-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加分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11-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谢楼主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11-7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634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5875
发表于 2016-11-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1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子 没看懂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0:32 , Processed in 0.13396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