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有啥说啥-渭南论坛】33年间某医院精神科门诊量增140倍 纾缓精神心理疾病不能只靠谈心
广东专家:精神疾病可能在胎儿时就埋下病根
心理困扰者通过治疗,用“健康的面具”取代“病态的面具”。广州日报记者王维宣 摄
“10·10”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10月9日上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广州六家三甲医院的精神心理科举行义诊。广州日报记者从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获悉,精神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精神障碍已占据疾病总负担的首位,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五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同时患有躯体和脑部症状。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江澜、查冠琳
33年,精神科接诊人数涨140倍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张晋碚教授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导致许多人的心理不堪重负。以广州为例,精神疾病患者呈日益增加的趋势。
中山三院是广东地区第一家开设精神科的综合医院。“33年前,我们科创科之时,连我在内六个医生一年接诊不到1000人次。到了去年,我们科门诊接诊人数高达14万人次,是33年前的140多倍。”张晋碚教授感慨,需要住院治疗的中重度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也在大幅增长,该科189张床位天天爆满,病人等加床有时甚至要等3~7天。
广州日报记者获悉,和其他疾病日的义诊不同,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几乎每一次举行精神卫生日义诊,在前来咨询的市民中都能发现大批疑似患者。“很多潜在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更倾向于在义诊咨询活动中了解自己的病情到了什么程度。”张晋碚认为,尽管政府对精神疾病的防治力度已大大加强,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依旧不足,对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依旧严重,导致患者贻误治疗。精神疾病越拖越严重,治疗效果不好,严重者可导致精神残疾,不仅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少数重症患者甚至因病情发作,可危及公众安全。
身心两种病,如影随形关系难说清
该科曾接诊过一位有顽固性焦虑症的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有天中午,正住院治疗的这位患者突然血压降为零,呼吸困难。医生马上联系呼吸内科进行抢救,发现他发生了凶险的肺栓塞,经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我们曾做过调查,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三分之一合并躯体、脑部病变,有三分之一属于抑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剩下三分之一属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张晋碚表示,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耳鼻喉疾病常与精神卫生疾病如影随形,有时很难说清两者的因果关系。“人们紧张时,心率变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相应要增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韩自力教授表示,严重的长时间失眠除了与焦虑、抑郁有关,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引发肿瘤等躯体疾病。
治“心病”不能只靠谈心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等疾病逐渐为公众知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然而,一些人又走入了另一个区域,认为精神疾病可以只靠心理咨询治好,担心“一开始吃药,就终身离不开药物”,甚至误认为药物会让自己的情况变得更糟糕。
“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不能只靠‘倾偈’(粤语,意为‘谈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韩自力教授强调,心理咨询有局限性,心理咨询师只能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对进展中的精神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有效,但对更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则无能为力。以抑郁症为例,如果轻度患者心理咨询2周病情仍无改善,或者是中重度患者、流露出自杀念头的患者,必须尽快去看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接受规范的药物等治疗方式。
健康心理需从“胎教”抓起
“预防心理疾病,最好从‘胎教’抓起。”从医三十多年的张晋碚感慨,同样遭遇压力和挫折,有些人一笑了之,有些人却因抗压能力差而心理崩溃。在康复患者中,有些人病情控制得很好,有些人却经常复发。张晋碚认为,精神疾病的发生,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后天的成长环境、家人和社会系统的支持程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毫不夸张地说,有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在童年甚至胎儿时期就已埋下“病根”。
韩自力教授建议年轻父母应了解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从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用爱的教育构筑起完善的人格,有助于减少成人心理疾病的发病风险。
中山三院精神科接诊人数
33年前 不到1000人次
去年140000人次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
三分之一合并躯体、脑部病变
三分之一属抑郁或者双相情感障碍
三分之一属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