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
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
新浪财经讯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年第三季度”于9月17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出席并发布题为《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新动力的构建》的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正逐渐消失,使得潜在增长率出现下滑。而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后,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应致力于:以技术前沿创新代替技术模仿、以人口质量红利代替人口数量红利、以技术创新导向的民间资本设备投资取代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和深度工业化代替原来数量扩张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以攀升国际价值链的新型开放和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取代外需的数量扩张、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代替简单数量提升的城市化、以深入的结构性改革提升原有的改革红利。
在技术创新方面,报告分析称,技术革命既可以帮助人们走出危机,也不可避免的在其末期产生危机。“上一次信息革命成果逐渐衰败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于是人们寄望于出现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摆脱危机”,但在其看来,当前的技术创新还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信息革命的技术变革时代尚未结束,未来新的技术革命还需时日。
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研发投入占比、专利申请总量等指标上呈现出赶超之势,产业结构具有在世界技术前沿进行研发的初步基础。“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主要前沿技术进步仍将集中于信息和远程通讯时代的ICT技术,我国在该领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前沿,这将为中国未来的技术自主创新提供基础”,刘凤良表示。
在人口红利方面,报告称,随着工作年龄人口出现拐点性变化,我国劳动力优势不再,第一次人口红利消失,劳动供求关系日趋紧张,即使国家调整生育政策也无法扭转人口红利的消失。但报告认为,我国还有“第二次人口红利”——长期中,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率,从人力资本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劳动迁徙以及职业培训和技能等关键要素着手;中短期中,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提高中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挖掘“夕阳红利”。
报告认为,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就是要从政府主导推动的技术模仿赶超为基础的增长动能想市场引导的技术创新为动力的新增长机制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最重要的是加大改革力度,重塑微观创新主体,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构建与创新引领相一致的制度基础。
报告建议,新一轮的改革需要注意的两大原则是存量改革和系统性改革。在改革中需要注意,第一,缩小政府职能范围,建立创新导向的市场机制。
其中,在财政体制改革领域,第一,应调整支出结构,强化民生支出。第二,改善收入结构,维持财政平衡,第三,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提供地方政府与创新经济相容的激励机制。
在国企改革领域,第一,国有企业需要减少行政性垄断,将行政性垄断领域交还给市场,增加市场空间。第二,改革金融领域,放松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第三,推动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改革。第四,改革以规模为导向的产业政策转向关注市场失灵。第五,提升劳动投入质量。第六,进一步强化产品标准和市场监管,提升产品品质。第七,建立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
为了能让改革落地,平稳实现转型还需要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在稳定短期宏观经济中,我国有很多政策工具。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要考虑到长短期的平衡,在进行短期稳增长的时候,尽量减少对于长期改革的影响,尽量在取向上与长期改革相一致。
为此,报告认为短期政策需要注意,第一,在短期内需要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不急于降杠杆。第二,财政还需要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但是投向更多以改革为目标,逐步实施投向结构的调整。第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的宏观环境,需要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密切关注,防范国际风险。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