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周末到大商场逛街,走累了喝茶吃饭,下午再看个电影。”曾几何时,这一模式颇为被推崇,甚至成为商业地产的经典模式,受到许多城市的复制。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同质化的购物商场出现,很多购物商场人流冷清,甚至不得不关门结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8月27日,青岛阳光百货关闭;8月31日重庆万象城百盛购物中心关闭;9月1日,大连久光百货关闭……
这些关闭的百货市场、购物中心,是中国实体商品交易市场走向闭店潮的一个缩影。
9月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发布《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未来5年内,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
事实上,受到网络冲击,加之实体商业店铺房租上升较快等因素,许多实体店早已运营困难。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记者,实体店关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表现。而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实体店铺关张背后原因复杂,有一些与地方政府“大上快干”商业地产综合体,以至于造成严重过剩有关。
实体店关闭潮
位于重庆九龙坡区万象城的百盛购物中心大门紧闭。该中心运营两年多,刚在8月底关张。而在5个月前,重庆大坪百盛也遭遇同样的关门命运。
“没有人气,不关不行。”9月5日,一位在万象城门口招揽餐饮生意的人对记者说。
这些关张的购物中心并非唯一。据洪涛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有百货店138家关闭,262家超市关闭,体育品牌店市场6209家关闭。至于服装专卖店,同期有9464家关闭。
导致实体店关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蓬勃兴起,甚至有很多居民在线下店铺看货,网上下单的情况,实体购物商店面临网络严峻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雪峰认为,现在网络销售很好,以阿里巴巴、唯品会等为代表的网络零售巨头已经形成。他们在并购市场比较活跃,不过,这些并购与实体零售业融合的程度较低。
因此,整体上,网络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影响主要是冲击效应,融合带动作用还没有显现。
另一个原因是,不断增加的供给和相对有限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实体店铺过剩日益严重。
比如北京的人民大学双榆树附近一公里左右的商圈,有超市发、沃尔玛、(3家)家乐福、乐天玛特、麦德龙、欧尚、双安商场、华宇购物中心等购物地点。而成都的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为320万平方米,在中国仅次于上海,是购物之都巴黎在建购物中心面积的30多倍。
据蓝皮书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购物中心近4000家,是美国的3倍之多。另外,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中国内地的购物中心将超过1万家。
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很多实体店铺由于同质化严重,且并未掌握核心竞争力,导致“脆败”。
以颇受推崇的商业地产模式为例。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认为,这种商业地产的模式自己打败了自己。
“商业产品应该是自己采集、自己定制或者自己设计商品,掌握整个价值链,但是现在百货商店的服务员都不是商场的人,是厂商的代表,扭曲了商业的本质。”荆林波说。
他坦言,现在商业实体店被电商“围攻”,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电商太厉害,是实体店自己没做好。“美国日本等国的实体商业没有像中国这样衰微,他们做精细化的服务。正是实体商业本身的硬伤决定了自身的衰微。”
1/3商品市场或消失
根据蓝皮书,未来更多的实体商业店铺还会加快关闭。
该蓝皮书指出,未来5年内,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
做出这一判断的基础是,目前实体店铺的严重过剩,且大量在建。
数据显示,日本、韩国人均购物中心面积约为1平方米,香港地区约为1.5平方米,但中国内地的一些二、三线城市人均购物中心的面积已经达到或超过了2平方米。
而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最大的前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3个。其中,上海、成都和深圳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为330万平方米、320万平方米和260万平方米,分列全球前三位。像惠州这样的城市,城区人口只有不到150万人,未来3年有超过11家购物中心开业,预计开业总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
可以预见,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些购物中心开业之后的前景并不乐观。
尽管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必然有实体店铺能够生存下来。那么,实体店铺该如何突围?
上述报告建议,应该鼓励百货店探索改进传统的盈利模式。 如对部分热卖品牌的品类和款式进行买断营销,以增强价格话语权,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要做好线下线上结合,并进行全面流程再造,实现全渠道零售。
该报告也建议,地方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审慎开发商业地产,防止再次形成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甚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的开发热。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保持商业设施的适度、协调与稳定,既要避免“大干快上”式的一哄而上,更要防止“风卷残云”式的一哄而散。
荆林波认为,实体店还会存在,但一定要转型升级,瞄准顾客,做好定位。“建议是这些实体商业交易市场要确定顾客是谁,能给顾客提供什么,实施差异化竞争,不是百店一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体验,就是增值服务。”
“只有围绕商品和服务提升质量,围绕顾客最终的体验,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才会愿意为差异化、高品质付费。” 荆林波说。
洪涛则认为,国家应该做好供给侧结构改革,比如要降低实体商业店的成本。
现在房价上升较快,很多购物中心和百货市场房租成本极高,如北京王府井区域商品每平方米1年租金超过了2.8万。他指出,很多店关门都是房租所逼的,而电商不用交税,这与实体店铺形成了不平等竞争。
“建议现在实体店加快转型,不能追求销售额,而要追求利润。要改变过去的粗放模式,集约经营,可以结合网上交易、微信等促进交易,利用大数据来提供便利化服务。”他说。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商业店铺实体店关闭潮 社科院报告称1/3将被淘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