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邮件门”升级 希拉里信任度再受考验
8月11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密歇根州参加竞选活动。 新华社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所陷“邮件门”丑闻仍在升级。美国一个法律观察团体最新披露的电子邮件显示,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务院可能受到她与丈夫创办的克林顿基金会影响,为基金会捐款者提供便利。
两党竞选缠斗正酣,希拉里非但没能摆脱丑闻,反而遭遇“邮件门3.0”,选情将受到怎样影响?
金主享特权?
正就“邮件门”等丑闻起诉美国国务院的保守派组织“司法观察”本周披露一批希拉里任国务卿期间的电子邮件,质疑希拉里领导下的美国国务院与克林顿基金会相关人员过从甚密。
邮件显示,20 0 9年4月,时任克林顿基金会高层官员道格拉斯·班德要求希拉里的助手谢丽尔·米尔斯和胡玛·阿卜丁“关照”基金会一名成员,为其在国务院谋求职位。
班德还要求阿卜丁为克林顿基金会捐款者吉尔贝·沙古里牵线,帮助后者联系美国国务院派驻黎巴嫩的“实权人物”。
富商沙古里出生于黎巴嫩,尼日利亚籍。“司法观察”组织网站援引克林顿基金会相关资料称,沙古里是比尔·克林顿的老友,位列克林顿基金会金主排名前列。
《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希拉里先前曾被质疑任国务卿期间决策受沙古里影响。美国国会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维特2015年致信国务院,质询希拉里任职期间迟迟不把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列为恐怖组织的原因,质疑这与沙古里有关。
对“司法观察”上述说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伊丽莎白·特鲁多11日予以否认。她说,美国国务院“没有留意到任何受克林顿基金会影响的行为”,而希拉里作为国务卿的所作所为目的在于推进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为美国民众利益所制定的国家政策。
如何影响选情?
就“邮件门”升级对希拉里选情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关于克林顿基金会的争议,其实自希拉里竞选之初就持续发酵,而这次新发展将使问题复杂化,加剧“邮件门”先前带给选民的“希拉里不可信任”的负面刻板印象。
刁大明说,负面消息不断叠加,可能使希拉里胜算不断下降,持续降低她当选的可能。“但问题在于,这种降低趋势是否足以断送她的白宫之路,她的胜算到投票日是否会下降到不能赢?目前看,只是有趋势而已”。
他指出,尽管希拉里方面有各种负面消息,但与特朗普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屡次犯错相比,希拉里从民调上看公众信任度虽然不高,还是略高于特朗普。对选民而言,选择两人中的哪个,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特写 “邮件门3.0”
不少美国媒体认为,希拉里忙于修补因“邮件门”调查而受损的公众形象之时,这批最新披露的邮件使“邮件门”丑闻进一步升级,迫使她直面“长期以来围绕克林顿基金会酝酿着的争议”。
《今日美国报》网站更是直接在报道标题中称之为“邮件门3.0”。
对于这次“升级”,共和党方面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赖因斯·普里伯斯在一份声明中要求美国国务院公开所有希拉里任职期间相关邮件,且强调应在总统选举投票前公开。
声明说,由于“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希拉里·)克林顿领导下的国务院与其家族基金会之间‘花钱办事’的关系”,如果不能在选举投票开始前完全公开这些邮件,“只能进一步证明我们的系统被操控,对政治精英是一套规则,对其他人则是另一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启动对希拉里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调查时,曾要求把克林顿基金会作为调查对象之一,但遭奥巴马政府驳回。
就上述报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对奥巴马政府展开抨击。竞选团队发言人贾森·米勒在一份声明中说,奥巴马政府拒绝对克林顿基金会展开公开腐败调查表明,奥巴马和希拉里“为自身政治利益惯于把任何政府机构政治化”,这种“花钱办事的交易带有政治偏袒意味,正是美国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愿意选择局外人的原因”。(新华社特稿 郜婕)
相关报道
共和党人联名上书 别再为特朗普费钱
据新华社电记者郜婕不少美国共和党人不满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频因“大嘴”言论得罪选民,打算“联名上书”呼吁共和党停止为他的竞选活动花钱。
美国《政治报》12日报道,一封书信本周开始在共和党成员间传阅,为“停止资助特朗普”收集签名,目前已获得超过70名颇有影响力的共和党人签名。信中历数特朗普种种不妥言行,指责他“嘲讽和冒犯数以百万计选民,包括残疾人、女性、穆斯林、移民和少数族裔群体”。
信中写道,特朗普的“分裂、鲁莽、无能和破纪录的不受欢迎风险”正在把这场选举变成“民主党一边倒的胜利”,还连累了不少将在总统选举同期参与国会参众两院竞选的共和党议员的选情。因此,共和党应停止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花钱,把选举经费“立即转向”支持即将参与国会选举的共和党议员。
这封联名信预计下周递交给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赖因斯·普里伯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