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7|回复: 0

网约车惊心10日:滴滴优步“蜜月”之下的暗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滴滴优步“蜜月”之下的暗流
  “我今天跑完19单了,你们呢?”晚上8点半,卢师傅停在北四环路边等待约车的客人,手机里突然传来老乡微信群里的语音信息。在这个老乡群里,聚集着30多位专职的优步司机,都来自河北邯郸同一个村。网约车“转正”,让他们悬了很久的心踏实下来,以后可以不用担心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载人被交警罚款。然而,就在“新政”出台后,滴滴与优步牵手。“没有了竞争,补贴会降吗?”卢师傅好不容易放轻松的心又开始忐忑起来。
  一个新时代骤然降临,这个行业里的个体和群体,都在市场的暂时平静中,等待着未知的挑战。
  刚放下的心又悬起来
  7月28日,备受关注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支持网约车平台公司不断创新规范发展,提出政府应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并制定相应规定,明确合乘服务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发展。
  “以前有个老乡被交警抓了一次,罚了5000块钱,虽然罚款公司也给报销,但报销需要走流程,挺麻烦。”据卢师傅透露,当了近一年优步司机,最不愿去机场和火车站,“查的严,容易被抓。”乘客李女士回忆起一次在北京站约车的经历,“司机提前打来电话,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往前走几步,上车时要坐副驾驶,担心被查。”
  网约车新政出台,给专车司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另一位滴滴的王师傅又有了新的疑问,“正式实施时间是11月1日,这三个月的过渡期是不是也会被查处?”王师傅开的是一辆河北牌照的车,《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是否会对外地车牌增加限制,也是压在他胸中的一块大石。因为近日有传言说,北京的落地细则将禁止外地车辆和非本地户籍人口从事网约车。
  就在《暂行办法》出台后的第四天,8月1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透露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打车补贴烧钱大战是否会因此画下句号?成为网约车司机又一个担心的问题。
  赚钱主要靠补贴
  8月6日晚8点半,劳累一天的卢师傅才做了16单,还差6单才能拿到100元的补贴。一年前,在老乡的介绍下,他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来北京做起了专职司机,“现在我们村一共有30多个人在做这个,大家在同一个区域租的房,白天出来跑车,都在微信群内交流信息。”卢师傅称,每天早上7点左右出门,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左右,至少拉够22单才休息,“如果只靠车费赚不了什么钱,跑一趟要给平台交一部分,再扣除油钱,剩不了多少,主要靠补贴,一周差不多可以拿1000多块钱的补贴。”
  滴滴的王师傅称,平台会收取总车费的20%,此外每一单还会额外收取5毛,“如果30元的车费,要交给平台6.5元,扣除油费,净收入不足20元。”王师傅也表示,赚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在于补贴,他平均每天能拿100元左右的补贴,“补贴算是净利润。每个月扣除所有费用之后能挣7000元左右。滴滴每周还会根据接单的情况出一个排行榜,如果能进入状元榜,还会有大额的补贴。”
  从2015年开始,滴滴和Uber中国开启了价格战。为争夺市场份额大把烧钱,向乘客和司机提供各种激励措施。UberCEO卡拉尼克曾在公开场合透露,2015年,Uber至少花费10亿美元扩张中国区业务。Uber方面还指出,滴滴每年补贴40亿美元。
  司机们最大的担心
  北京晨报记者近日接触多位司机,得到的答案都是“补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合并后,补贴是否会减少,已经成为让司机们最担心落下来的“另外一只靴子”。
  “宣布合并到现在,补贴还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没有了竞争,以后万一会降呢?”卢师傅称,优步在司机端的补贴已经在逐渐减少,“去年跑够22单可以奖励220元,今年年初开始下降,跑够22单奖励120元,但几个月前进行了调整,补贴变成了100元。北京吃饭、房租等开销都很贵,如果没有补贴,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不敢想下一步会怎样。”
  不过,也有师傅对补贴表现出“无所谓”。李师傅是《暂行办法》出台后才加入滴滴当起了司机,刚入行便经历了滴滴和优步战略合作,“司机这个职业并没有多高的门槛,以前听说有人靠这个能挣两三万,这种好事怎么可能一直持续?公司也不能一直烧钱。先做着试试吧,大不了再重新找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杠杆和补贴是影响用户留存度的重要因素。滴滴和Uber就像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一样,双方并无占优策略,只能继续维持价格战的局面。除非双方在补贴问题上达成一致,否则这场烧钱大战将会无止境地进行。”现在看来,“牵手”,意味着已经达成了共识。
  司机们最大的担心似乎还悬在半空。但对乘客刘冬来说,这一周他已经减少使用快车的次数,因为,“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已经感觉到打车的费用比过去贵多了”。(记者 杨奕)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2 20:56 , Processed in 0.1450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