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雨果奖入围者郝景芳:《北京折叠》源于城乡结合部经验
图片来源:郝景芳微博截图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宋宇晟)“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因素讲述与现实息息相关的事”,这是雨果奖入围者、科幻作家郝景芳对自己作品的描述。日前,她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谈及这部入围作品《北京折叠》,郝景芳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创作契机是自己的“生活所见”。
在《北京折叠》中,北京被分为三个空间,土地每24小时翻转一次,不同空间的人在这片土地上轮流生活。
和小说中的描述类似,郝景芳会将自己所掌控的时间划分成不同部分。每天24小时之中,她会在科幻作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项目主任、两岁孩子的母亲……这些身份之间转换。
她向记者描述了自己每天的生活状态:“我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下班之后是母亲。我的女儿现在两岁,我会把晚上和周末的大部分时间用来陪她玩。小孩子睡觉的时候是我的写作时光。新长篇《生于一九八四》的一半都是在孩子一岁之前的睡觉时光完成的。而除了工作和带小孩,我自己还做了一个母婴类的公众号。”
雨果奖入围者郝景芳:《北京折叠》源于城乡结合部经验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4月26日,雨果奖各项提名名单公布。图为雨果奖官方推特截图。
如此忙碌的生活让郝景芳难得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接受媒体采访。网上的一些报道来源于某次新书发布会结束后的碎片化时间,或者邮件采访,也有公众号曾在凌晨五点采访到她。而本次电话采访正赶上她在地铁上。
相对于刘慈欣的宏大叙事,郝景芳自认其作品更关注个体、人心。这也让她的作品带上了“软科幻”(指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的标签。
这一标签曾让郝景芳的作品屡屡面临尴尬。她曾将小说投给主流文学杂志,但因类型不适合,收到过几次退稿。“编辑告诉我,杂志并不发表科幻作品。另一方面,同样的几篇小说也曾被科幻杂志退稿,理由是过于文学化,不太科幻。”
雨果奖入围者郝景芳:《北京折叠》源于城乡结合部经验
近日,郝景芳推出了多本新书。图片来源:郝景芳微博截图
事实上,郝景芳也很喜欢现实主义文学,“平时读现实主义文学比科幻文学更多”。“只是我经常感觉,用直接书写的方式并不容易真的反映现实,相反,用一个遥远的抽象世界作为映照,反而能将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照亮。”她说。
郝景芳更愿意把自己创作的小说叫做“无类型文学”。“这是一种模糊的文学形式:它关心现实空间,却通过虚拟空间来表达,以现实中不存在的因素讲述与现实息息相关的事。它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虚拟世界,而是现实世界。或许可以把这种小说叫做虚拟现实小说,和当前很红的VR有些类似。”
而她也曾多次对媒体表示,《北京折叠》的创作契机是自己的“生活所见”。其中的故事就源于郝景芳“住在北京城乡结合部”的经历。
雨果奖入围者郝景芳:《北京折叠》源于城乡结合部经验
资料图:北京时间4月27日,日,郝景芳在其微博中表示,能入选雨果奖很惊喜。
谈及未来,郝景芳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她把工作和生活看成河流,而这条河“不会因冲击的浪花而阻断”。
同时,她也明确表示,虽然自己仍有不只一个写作计划,但肯定不会考虑成为职业写作者。“我只是把生活经历中的想象用文字记录下来,它是我的饮食、我的空气,我离不开它,但我无法把吃饭呼吸作为职业。”
“此外,我也希望有一份正式工作,作为我跟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我希望能从工作中了解更多事情,认识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也接触到更多人。所有这些都是我写作的给养。”她说。
今年获得雨果奖中短篇奖提名的作品一共有五篇,将于8月下旬由1975名读者参与投票选出。当被问及是否有信心获奖时,郝景芳给出了一个实在而又理性的回答:“也谈不上有没有信心,反正就是五分之一的几率吧。”(完)
雨果奖入围者郝景芳:《北京折叠》源于城乡结合部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