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珠海一记者发起摄影公益活动 20多失聪少年重拾梦想
朱习和孩子们在一起。
珠海一记者发起摄影公益活动 20多失聪少年重拾梦想
失聪少女林雪莹的作品《镜中缘》。
珠海一记者发起摄影公益活动 20多失聪少年重拾梦想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治家
原标题:暖新闻|快门无声 我看见你的世界亮了
7月14日,凌晨5:30,珠海淇澳大桥,一群孩子在几名专业摄影师的带领下,每人脖子上挂一部单反相机,或拍海面上往来的船只,或拍远处的群山。原本他们是打算拍海上日出的,可惜天公不作美,直到7时,还没看到太阳,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致,他们依然那么专注,时而相互打着手势,时而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如果没有声音,那就用快门让生命充满色彩吧。”朱习是珠海一名摄影记者,两年前,她发起一项“快门无声”的公益活动,号召社会力量培养失聪青少年学习摄影技术,帮他们用镜头“倾听”美丽的世界,至今,首批20多名失聪孩子顺利结业。
故事
小伙子从摄影中重获自信
赵彦今年18岁,是斗门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从小失聪。近日,“快门无声”失聪青少年摄影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他告诉记者,因为父母和弟弟都不会手语,以前放假,他很怕回家,家里没有人和他交流,除了玩游戏、玩手机,他根本不知道做什么。但是自从学会摄影后,他就忙了,在家里,爸妈、弟弟、盘子、台灯都是他的模特,妈妈夸他拍的照片好看。现在放假回家他更喜欢走出户外,拍村里玩耍的孩子,拍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拍村里路边各种美丽的人或物……他因此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摄影,让我学会了跟别人交流!”赵彦“说”。
前几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女同学的一组照片,写道:“昨天她被人欺负心情不好,我帮助她拍照,拍完后她很高兴,玩疯了,没想到啊!”这段话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用相机把同学逗乐后的欢欣。朱习说,这个两年前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的孩子,现在变得非常自信,他认为自己就是个很棒的摄影师。
爱笑的少女有了梦想
7月16日上午,珠海鸡山村口,朱习和另外两名摄影师各带一组孩子分头拍摄,她给大家布置的是拍摄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群。正当同学们都在忙碌地拍摄时,林雪莹把镜头对准一个男生的脸,原来她拍的是同学脸上滚动的汗水,当被拍的同学看到相机里自己的样子时会心一笑,雪莹又快速按下快门,再次定格了他的笑脸。
雪莹“告诉”记者,她喜欢拍人物,尤其喜欢拍美丽的笑脸、耳朵、眼睛等特写。之前自己从没想过什么是理想,父母也没期望她在特教学校毕业后找什么工作,但现在不一样了。“我有梦想,我喜欢拍笑脸,想以后专门从事儿童艺术摄影工作。”
心动:
教失聪少年学摄影
2013年,朱习在境外旅行,参观完一群残障儿童的表演后,内心十分震撼。“他们看起来和我们以前看到的一些残障人士很不一样。”他们没有躲闪的眼神,目光平和自信。“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与社会交流,建立连接,他们需要更丰富的精神需求。”摄影是一门语言,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他们的内心。当晚,朱习为此激动得难以入睡,连夜写出计划方案,决心回珠海后教失聪的孩子们摄影。
经过了一年多的反复琢磨,2014年10月23日,她在珠海特殊教育学校为聋哑孩子正式开班授课。
困难:
他们的角度是“八”
虽然对各种困难作了充分的估计,第一次上课还是让朱习感受到“两个世界”的沟通障碍。“失聪孩子对摄影概念的理解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偏差。很多感性的语言,无法用手语翻译。比方说让他们拍个温暖的场景,用手语翻译的温暖和我想要的温暖肯定不一样。虽然专门借阅了手语大全进行学习,但书中没有摄影专业词汇翻译……”朱习说。
朱习告诉记者,第一次课堂上,她对同学们说:“你拍的照片要想让别人记得住,拍摄的角度要特别,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度吗?”待手语老师把她的话翻译出来,一个孩子站起来,用两根手指打了个竖八字作为回答。“我的天啊,这就是他们理解的角度,我当时就懵了,怎么教啊?”
朱习挠着头在讲台上走了两圈,突然急中生智,拉起一个学生做模特,拿起相机,平视拍,然后高举拍、蹲下拍、前后左右拍了一圈,再回到讲台,有的学生开始笑了,表示懂了,这才叫角度。
这次经历只是诸多困难中的浪花一朵,第一批学生从12岁到20岁不等,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摄影课堂教学每周两次,每周一次实拍,寒暑假还要外出采风,两年来他们拍遍珠海的海岛、景区、古村、湖泊……其中艰辛只有参与才能体会。
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多时候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方说他们眼里没有作业、考试的概念。为了让孩子们配合做作业,老师们只好使出“百般武艺”,给男生奖水杯,给女生奖小包包,奖小红花……
有爱:热心志愿者们陪伴成长
7月17日早晨,朱习发出第一个指令,将感光度打到200,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珠海籍学生陈佐铭立即在一个小牌子上写下“ISO200”;接着他和朱习分头检查孩子们的相机……
陈佐铭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朱习活动组通过网上招募来的助教。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不少,他们的工作叫陪伴成长,根据各人时间的安排,有的跟随进课堂,有的跟随采风,主要是辅助老师完成教学计划,采风时还要负责安全保障。
李敏,是一名摄影发烧友,5年前退休后爱上摄影,去年在一次摄影沙龙上了解到“快门无声”计划,当周,她就来当陪练了。
木子、汇子是一对在新西兰上学的姐妹,利用假期回国给孩子们做起助教。当她们专门为孩子们赶制的一个介绍新西兰见闻的PPT播放时,孩子们眼睛放光,有孩子问:“新西兰在哪里,我能去新西兰吗?”当他们了解到要坐11个小时的飞机才能到达时,他们心里的世界又大了一圏。
感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朱习说,实施“快门无声”计划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及的,而是由一个群体的支撑来完成的。请专家授课、教材、外出采风食宿、照片后期处理等都要费用,项目对于孩子来说全部是免费,怎样才能保证这项目的长期进行?这靠的是社会上的爱心。“快门无声”一启动就得到珠海知识女性联合会的支持,项目一启动就筹得第一批爱心款5700元,该会全程跟踪管理,珠海市妇联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相机是学摄影必不可少的,但是学校里相机仅限于课堂上使用,学生外出采风没有自己的相机,怎么办?在得知这个困难后,市民项先生为学生送来了他闲置的一套单反。受此启发,项目组开始面向珠海市民开展相机征集计划,广州、深圳的一些爱心人士知道后也赶来捐赠,仅仅一个星期,就收到20多部单反相机,保证了每个孩子人手一部。
7月19日上午,在珠海外伶仃岛上出现感人一幕:20多位失聪孩子将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送到拍摄对象的手中。 一位卖饼的阿姨接到孩子给自己拍的照片,笑得合不拢嘴,热情地把做好的饼全部送给孩子们;一位卖鱼小伙子接过孩子送过来的照片,竖起了大拇指。 “我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光芒”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无数人的关爱,送照片就是让他们学习感恩和回报社会。”朱习说,她最难忘的一幕是2015年6月30日,那是为孩子们专门举办的一次摄影展,“当24个孩子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面,为自己作品揭幕的那一刻,我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光芒,我看到了我在境外的街头所看到的那种表情:快乐和自信,甚至骄傲。看着这一张张笑脸,我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了,我希望这种快乐和自信能一直陪伴他们”。
珠海一记者发起摄影公益活动 20多失聪少年重拾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