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回复: 0

[【财经资讯】] 工业部门僵尸企业全貌:政企合谋是主要病因|僵尸企业|政企合谋|产能过剩

[复制链接]

5010

主题

854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元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19853
发表于 2016-7-2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僵尸企业”长什么样?有多少家?之前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人大国发院)获悉,目前全国工业部门中僵尸企业数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51%。按企业规模所作的不完全统计,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分别约1万家、5万家和13万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和主要抓手。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什么样的企业算僵尸企业?
  人大国发院是全国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该院反腐败与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这是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
  报告根据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含大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和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覆盖了中国工业企业销售额的90%,因此更能反映出中国僵尸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的数据覆盖了1998-2004年、2009年至今这两次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现象,既能反应现状,又能与上一次危机做出对比。
  人大国发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介绍,研究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企业算僵尸企业”?
  聂辉华说,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僵尸企业是指这样一些负债企业,它们虽然可以产生现金流,但是扣除运营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后,最多只能支付贷款利息,而无力偿还贷款本金。换言之,这样的僵尸企业本来应该死亡,但是依赖政府补贴或银行贷款勉强维持生存,并且无法恢复活力。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之后,陷入了衰退状态,出现了“失去的十年”。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有大量的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无效率的银行贷款,甚至挤出了优秀的企业,出现了逆向淘汰。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对“僵尸企业”提出了具体的清理标准,即要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
  “因此,僵尸企业的官方标准定义为:如果一家企业连续三年利润为负,则将这家企业识别为僵尸企业。”聂辉华说,识别僵尸企业的官方标准一方面比较贴近于人们对僵尸企业的认识,因此比较直观;另一方面也比较简单,因此在实践中易于操作。
  “但是,官方标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聂辉华分析说,首先,有些新兴行业中的成长型企业在成立最初几年都很难实现盈利,因此使用官方标准会把一些运转状况良好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错误识别为僵尸企业。
  例如,美国亚马逊公司自创立之后曾连续20年亏损,直至2015年才实现盈利;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京东自2011年以来至今仍是亏损。“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连续三年经营亏损的上市公司必须进行退市预警,因此许多上市公司通过操纵利润避免退市。如果使用官方标准识别僵尸企业,这类企业将成为漏网之鱼。”
  聂辉华介绍,人大国发院报告提出了新的识别僵尸企业的方法。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年和前一年都被FN-CHK方法识别为僵尸企业(即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率低于正常的市场最低利息率),那么该企业在当年就是僵尸企业。
  聂辉华认为,相对于官方标准和学界流行的CHK标准,这一方法能够较好地减少僵尸企业识别过程中的“漏网之鱼”,又可以减少“误伤”。
  工业部门僵尸企业全貌
  上述报告描述了中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的全貌:

分规模僵尸企业统计图

分规模僵尸企业统计图
分规模僵尸企业统计图
  分年份来看,2000-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时(2000年)大约为30%,此后呈下降趋势,并在2004年之后保持稳定。2005-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这说明中国僵尸企业的问题是在逐渐缓解的。
  分行业来看,利用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人大课题组发现,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是:钢铁(51.43%)、房地产(44.53%)、建筑装饰(31.76%)、商业贸易(28.89%)和综合类(21.95%);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行业是:银行(0.00%)、传媒(4.12%)、非银金融(4.65%)、计算机(5.23%)和休闲服务(5.88%)。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数量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数量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数量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比例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比例
中国各地僵尸企业比例
  分地区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南部地区僵尸企业比例比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
  分所有制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相近,且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
  分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分年龄来看,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僵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成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成立超过三十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
  聂辉华介绍,研究人员分析了导致僵尸企业的五个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政企合谋。为了政绩和维稳,地方政府不断给濒临破产的僵尸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输血”,或者给非僵尸企业施加就业压力和产量扩张压力,然后再通过补贴和贷款来维持其局面。这使得本来不是僵尸的企业变成了“僵尸”、已经是“僵尸”的企业更加难以清理。如果一个企业获得了更多补贴、或者冗员更多、或者是国企,那么成为僵尸企业的概率就更高。
  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一旦国家将某个行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地方政府就一拥而上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该行业出现大量僵尸企业之后,地方政府又纷纷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来支持当地企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扶持”来“挤垮”其他地区的企业。许多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兼并、“以大吃小”,甚至在行业救助时直接规定只救助一定数量的大企业,这直接造成了企业间“竞相做大”的囚徒困境。

四万亿投资与僵尸企业比例

四万亿投资与僵尸企业比例
四万亿投资与僵尸企业比例
  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2008年11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压力,中国政府推出了投资总量约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四万亿投资计划在一些行业引起了过度投资、盲目扩张,埋下了产生僵尸企业的隐患。
  外部需求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需求减少,使得出口依赖型行业和企业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订单不足、商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投资方撤资,许多原本发展良好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甚至沦为僵尸企业。
  银行的信贷歧视。2008年以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利润率在波动中下降,但负债率却逐年增高;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利润率一直比较稳定,但负债率却有所下降。也就是说,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虽然国有和集体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却更容易获得贷款;虽然民营企业盈利能力非常稳定,但却更难获得贷款。
  减少僵尸企业用什么“良药”?
  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规模大的企业、年龄大的企业更容易成为僵尸企业,并且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等重点行业有更多的僵尸企业。
  聂辉华说,导致僵尸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的因素,还有外部需求冲击,错综复杂。因此,要清理僵尸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对症下药,而且只有下猛药才能治沉疴。
  “减少僵尸企业首先要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尤其是慎用产业政策。”聂辉华说。
  上述报告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如果多年资不抵债、长期亏损,必然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因此,正常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僵尸企业根本不会出现。僵尸企业之所以存在,一定是因为市场机制的运行受到了干扰。而主要的干扰,当然是来自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等强大的部门。
  报告认为,地方政府要减少对企业运行的干预,不要利用行政力量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不要给辖区内企业施加超出其负担能力的就业压力和财税压力,不要给缺乏效率、生存无望的僵尸企业提供各种补贴和迫使银行发放贷款。
  对于中央政府和部委来说,要谨慎使用产业政策。以扶持新兴、幼稚、战略性产业为目的的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为这些行业的企业提供了一层保护伞,使这些行业的企业减少了面临的市场压力,也使得这样企业的发展偏离了市场的轨道,可能导致它们盲目生产、盲目做大,最终可能变成僵尸企业。
  而且,通过各类补贴实行的产业政策,如果缺乏透明、公开的程序,很容易留下寻租空间。报告说,当前,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的骗取补贴行为比较普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聂辉华说,应完善[url=http://weibo.com/guozixiaoxin?zw=finance]国资委[/url]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警惕最后的结果是国企光是“做大”而没有真正“做强”和“做优”。如果国企一味做大,必然陷入产能扩张的囚徒困境,必然导致更多产能过剩,从而产生更多僵尸企业。
  同时,报告建议强化银行的预算硬化。从日本僵尸企业的情况来看,银行的预算约束软化是僵尸企业产生的重要土壤。应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减少地方政府对辖区内银行的行政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银行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
  聂辉华说,目前来看,比较严重的行业有大约20%的过剩产能,有大约10%的僵尸企业,总体情况尚在可控之中。可以考虑将过剩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政府或者帮扶的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代为支付。
  报告还认为,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关键是明确国企定位。进一步对国企进行分类改革,明确哪类国企要承担政治和社会功能,哪类国企是纯粹的市场化企业。对于前者,限制数量,当做特殊企业来对待;对于后者,加强市场化考核,鼓励做强做优。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9 23:47 , Processed in 0.106573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