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全市15条教育路你摆过乌龙吗?
●东莞多地存在道路、镇村重名的现象
●民政部门:正以厚街为试点梳理地名
东莞市15条教育路你摆过乌龙吗?
通过导航搜“教育路”,可以搜出“一堆”。
东莞市15条教育路你摆过乌龙吗?
在樟木头,百顺小学门口的一条老街小巷也叫“教育路”。
东莞市15条教育路你摆过乌龙吗?
常平镇在规划行政新区时,一条新修的道路也叫“南城路”。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董哲
如果来东莞,你要是去一个叫“南城”的地方,你可得弄清楚了。因为在东莞,有个南城街道,有个南城村,还有条南城路。日前,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美奕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时提到道路重名在广东各地普遍存在,仅东莞就有10条建设路、15条教育路、10条文明路。这就可能会导致一些对东莞不熟悉的人因此而“摸不着北”,耽误时间和行程。
对此,市民政部门回应称,目前,东莞正以厚街为试点,对现有地名进行梳理;若试点成功,将进一步扩大梳理。
“那个醉驾撞伤12人的事情是发生在你们那吗?”家住樟木头镇南城的陈先生这两天不断接到朋友打来的询问电话。
事实上,上述交通事故是发生在道滘镇南城村。如果看新闻没注意看什么镇,或者仅仅听人说什么“南城”,有的人误以为是在樟木头或者东莞市区的南城街道,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也折射出东莞多地存在道路、镇村重名的现象。
地名没说清朋友“跑断腿”
据了解,“南城”在道滘镇就是一个村(社区)的名字,在市区则指“南城街道办事处”,而在樟木头镇,则是一条道路,也泛指一个区域。因为樟木头镇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一直以来按照方位划分,分别有“东城”、“南城”、“西城”的叫法,当地人对于住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地方有时候不是说哪个村,而是说这三个“城”。比方说刘阿姨就租住在宝山新村,问起她的老乡,他们就会随口说出:“她住在南城。”实际上,宝山新村的确是在樟木头“南城”范围内。另外,常平镇前几年在规划行政新区时,也有一条新修道路叫“南城路”。
而说起镇村重名,常平镇的温先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也是令人啼笑皆非。温先生在常平镇的桥头村做电信运营代理业务,前段时间,他的茂名朋友来找他玩,快到东莞时,就问他的店在什么地方,当时正在忙着的他就随口说了句“桥头”。结果你猜怎么着,他那个老乡竟然跑去了桥头镇。
“我刚下车,在桥头汽车站呢!”温先生接到电话,哭笑不得,气得半开玩笑地回了句:“你咋不跑厚街去呢!”事实上,厚街也真有个“桥头”,不过它和常平镇的这个“桥头”一样,都是一条村的名字。
同名路太多快递“摆乌龙”
与镇、村重名相比,在东莞,路名和地名重复的现象就更加普遍了。
来自省民政厅的统计数据显示,东莞有10条建设路、15条教育路、10条文明路,其中至今10个镇街都有振华路。这些重复的地名路名很容易让人走错路。
记者粗略搜索了一下发现,东城、麻涌、厚街、大岭山、寮步等至少12个镇都有教育路;而文明路则分布于万江、桥头、樟木头、黄江、长安、虎门等镇街;南城、虎门、大岭山、塘厦、寮步、长安、高埗、万江、麻涌等镇街都有建设路。而莞城、厚街、虎门、石碣、企石、谢岗、道滘、洪梅、大岭山等至少10个镇街都有一条叫“振华”的路。
道路重名,如果在寄快递、信函时没有写清所属的镇街,那么发生“张冠李戴”、“南辕北辙”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黄江镇的胡先生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昨日,胡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有个客户给他寄了一份产品样品,结果快递员打电话说让他去万江教育路取快递。他很纳闷地问对方自己明明在黄江,快递怎么就到了东莞万江呢?
经过查看快递单据,原来是客户在写收件地址时,匆忙中只写了“东莞市教育路××号”,少了“黄江镇”三个字,所以快递员就“摆乌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