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回复: 5

“保伯”驯服南渡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6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保伯”驯服南渡河

“保伯”驯服南渡河

陈光保。
原标题:“保伯”驯服南渡河
雷州半岛的南渡河曾是一条灾难频发的河,从1900年至1950年,南渡河发生过大小台风海潮灾害30次。上世纪70年代,时任海康县(今为雷州市)县长兼南渡河海堤工程总指挥的保伯带领群众奋战10年,对南渡河进行治理后,南渡河已成了雷州人民的母亲河,把这片海水倒灌之地变成了广东的“金色粮仓”,保伯功不可没。“保伯”,就是20多年前从湛江市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下来后,扎根荒野办农场,卖房“裸捐”千万元助学的陈光保。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关家玉
雷州的老百姓说,保伯就像头雷州牛,吃得少,住得差,默默地为人民拉犁耙、拉板车,把心都掏给了雷州人民。
治理南渡河
是雷州人的梦想
南渡河是雷州人民的母亲河,也是一条苦难频发的河。治理南渡河,是雷州人民的千年梦想。
1964年,陈光保被任命为海康县(1992年改为雷州市)县长。当时,雷州大地一片荒芜。南渡河两岸22万亩稻田已变为黄叶,部分早稻旱黄、旱伤、旱死。部分田龟裂,丢荒,许多家庭颗粒无收。
南渡河纵贯雷州半岛腹地,历史上是一条灾难频繁之河。村民说,从1900年至1950年,南渡河发生过大小台风海潮的灾害就多达30次,治理南渡河是雷州人的梦想。上世纪50年代初,雷高乡大群村老农会主席柯保民,年年都从南渡河挖起一包泥土,请求治理南渡河。
上任伊始,陈光保就走村串户,脚步踏遍南渡河两岸的每个村落。每当听到“田里光秃秃,人人住茅屋,三餐食薯粥”的雷歌时,陈光保就感到阵阵心痛。
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陈光保斩钉截铁地承诺:“相信我、支持我,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们一定能根治好南渡河,让大伙过上好日子。”1970年春,通过资金筹集和发起,时任海康县县长兼南渡河海堤工程总指挥的陈光保,带领群众擂响了修建南北堤、治理南渡河的“战鼓”。
“治好南渡河,让大伙过上好日子”
当年,“斩断南渡河,建设新海康!”这一口号震动古老的雷州大地,同时也激励着数万名铁骨铮铮的雷州儿女。他们担着锄头、畚箕和简单行李,从四面八方集结到南渡河畔,几十公里长的堤围上旌旗招展,号声如雷。挖土、担土、打石、运石、堵海,人如潮涌。陈光保身先士卒,日夜住在工地、吃在工地,声音沙哑了,两眼熬红了,两脚浮肿了,有人劝他休息,他都不肯下火线。
1971年9月,堵口合龙进入关键时刻。水流越来越汹,那激流飞转像龙卷风啸,漩涡急流惊心动魄,一担担、一车车的石头推下堵口处,眨眼就在激流的冲击下消失得无影无踪。里面装满了石头的巨大三角架,推下去时也如树叶般飘飘的……
曾经和陈光保一起参与南渡河治理的黄昌耀和林培荣回忆:堵口合龙进入关键时刻,陈光保与大家一起奋力把装满砂石的木船推进龙口,当截流堵口出现重大险情时,他二话不说跳进漩涡,同200多名群众手拉手筑起人墙、稳住木船接运砂石,终于将滚滚洪流拦腰截断。南北堤合龙了,工地一片欢腾。但不幸的是,身先士卒的陈光保,重重摔倒在石块堆上,落下腰部伤痛的病根。
通过10年苦战,南渡河全线筑起一道宽10米、长20公里的拦海大堤,可抵抗百年一遇海潮。往日横冲直撞的南渡河终于被“降服”,两岸22万亩良田从此“旱也旱不着,涝也涝不到”,海康也由此成为广东的“金色粮仓”。
“当官要穷,为民要富”是陈光保为群众奉献一生的准则和信心。尽管霜华满鬓,年至耄耋的陈光保始终守着农场甚少外出,但“保伯”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治理南渡河,裸捐千万奖教奖学,一心装着群众的故事广为传播,被雷州百姓记在了心里。

“保伯”驯服南渡河

“保伯”驯服南渡河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17 23:08 , Processed in 0.357332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