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原标题:花甲“全女班” 义护耄耋老
以老助老 晚霞志愿者义护高龄留守老人(图)
走访独居老人是晚霞志愿者很重要的工作。
以老助老 晚霞志愿者义护高龄留守老人(图)
志愿者探访孤寡老人。
以老助老 晚霞志愿者义护高龄留守老人(图)
部分晚霞志愿者、村干部和九零后社工做团队分享。
佛山南海丹灶西岸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10位,他们在全村户籍人口中的占比,与佛山去年全市60岁以上老人在户籍人口中的占比大致相当。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大约一年前,西岸村里10位70岁以下的阿婆在社工机构和村委会的发动下,加入到长者服务的团队里。
“全女班”的晚霞志愿者由此应运而生,她们在料理完自家家务后,大多数时候更要照护别人家的古稀与耄耋老人。尽管长者服务项目经费不时面临“断顿”,但10位晚霞志愿者觉得,长者服务还要继续快乐地做下去。
“就算没有这300元的月补贴,我也愿意去做。”
——67岁晚霞志愿者陆群开
希望将来有同村的姐妹来和她们做做伴、聊聊天。
——志愿者何燕贞
难处
被逼出来的创新
初次到南海丹灶西岸村探访,来访者总会被村民们善意地提醒,别走错了路,小心去了隔壁的西樵西岸村。这并不奇怪,因为佛山河网密布,以西岸为村名其实司空见惯,百度地图上能找到的同名村就多达5个。这个岭南水乡里再普通不过的南海丹灶西岸村,方圆2平方公里,与中国十佳小康村紫南村只有一河之隔,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把小作坊也算上,丹灶西岸村的工业园内不过30家企业,平日村里更是很少能见到年轻人。老人们说,只有在节假日,才有年轻后生回村里探望。
在灰色作主色调的旧村里,偶尔能看到有老人从长着青苔的狭窄小巷里进出,或者坐在门口做竹编。全村1700多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有310位,这个比例与佛山去年全市60岁以上老人在户籍人口中的占比大致相当。他们中间,70岁至79岁的老人有85位,80岁至89岁的老人有19位,而90岁以上的老人有4人。独居老人40户,身边完全无人照护的有8人。
西岸村这些常年留守的老人,是社区工作的重点人群。2015年夏,社工机构将注意力由最初针对西岸村的青少年服务和精神病矫治,转向长者服务,来解决该村当时281位患慢性病、行动不便的老人亟待获得照护的问题。项目经费难以筹措,佛山市红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黄智辉开始思考,如果因为经费问题社工撤出了西岸村,那怎样才能让社区服务延续下去?“只有培养起西岸村里的力量,才能解决这些令人尴尬的问题。”黄智辉和村干部何燕贞发现,村里最需要照护的是老人,而最有闲、最无事可做的,也是老人。他们试着上门走访,发出口头招聘的通知,“西岸村需要招募若干名为高龄老人做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
很快,招聘得到了回应,有19位老人愿意竞争晚霞志愿者的岗位,其中甚至包括一位年过八旬的阿婆。最终,经过双向选择,10位70岁以下的老人留了下来。她们是清一色的师奶,年龄在60岁至69岁之间,识字且善沟通,都是料理家务的能手。每个志愿者日常在自己家里做家务之外,每月都要抽出8至10小时参与长者服务。与晚霞志愿者并肩工作的,还有一名主要负责团队建设的社工,一名来自西岸村的活动助理,甚至还包括65岁的“赤脚医生”何伯。黄智辉告诉记者,除了每月两次走访,晚霞志愿者还要做两次家政服务,并在各种社区康乐活动中担任主力。“志愿服务超出规定的服务时数,志愿者拿不到更多的补贴。实际上,她们经常要花比规定服务时数多一倍的时间去做各种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