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导语:一代名媛张充和去世,铺天盖地的“最后闺秀”扑面而来,哀悼一个人离去的同时也在追怀一个时代。然而,张门才女并非三从四德的旧式闺秀,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国新女性。她旧学功底深厚、修养高雅,又受新潮洗礼,独立自由,传统而不保守、新派而不西化。在张门才女的身上,体现着一个清末家族的巨大变迁。她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最后的闺秀,也不知道塑造什么样子就是大家认可的闺秀,一切只是自幼所受教育的催化,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生命轨迹。她们所喜好的艺术与学问距离我们并不远,只是我们难以再有那样的出身和成长环境。
[洞见]“张氏四姐妹”不是最后的闺秀
素有民国才女、“合肥张家四姐妹”的最后一位张充和女士去世了,于是有人感叹:那个时代彻底远去了;中国再也出不了世家名媛了。如今,对张氏姐妹总是用“最后的闺秀”来称呼,其实所谓“闺秀”并不准确,因为闺秀专指儒家治国时代不出闺门的恬静女子,而她们都是走出家门读书闯天下的新人。
新女性与传统才女
“‘最后的闺秀’这个称谓来自于张家二姐允和的回忆录,那是为了出书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名字,请大家不要当真看待!但这样形容合肥张家四姐妹有些不恰当。”这是昆曲教育家张卫东先生特意对我说的。张卫东先生曾受教于张家二姐张允和,在她们四位姐妹中,只有三姐兆和不大熟识,因为三姐兆和中年后就不怎么接触昆曲。在二姐张允和嘴里,总是她们大姐(元和)以及小妹(充和)的昆曲如何如何。
其实,这四位姐妹都不是所谓三从四德的旧式女性,而是走出家门的时代新女性。从五四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方风气以开化著称。身居苏州的张家,自然受到新潮洗礼。她们姐妹最亲近的老师是胡适,这位新文化领袖同样给了她们或多或少的西化影响。张充和数学零分进北大全靠了胡适的破格力争;甚至连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也与胡适的撮合有关,不然兆和很难接受沈从文的追求:不要说沈从文当时是张兆和的老师,一封封情书已闹得满城风雨,两人的家世也相去甚远。
除了兆和的婚姻,其他三个姐妹也都是自由恋爱,不管家里如何阻扰,终于船到彼岸幸福成功。大姐元和下嫁昆曲演员顾传玠,二姐允和与“八字不合”的周有光相恋,且在一个不吉利的日子结婚,四妹充和34岁才成大礼还嫁给一个外国人。这在那个看重门第的年代,都是能上头条的事。
张家的姐妹是新潮的,但并不特别西化,不西化不是保守,而是旧学底子足够丰厚,她们的言谈举止都是中国式的。四姐妹都没有出洋留学,在西化和传统的影响下保持着古时君子的中庸之道。再有,她们都没有嫁给官宦巨商,像冰心、凌叔华和杨绛一样,都嫁给了文人学者。
中西合璧得最恰当的一代
四姐妹的父亲张冀牖生于1889年,卒于1938年,他于1913年举家迁往上海,1917年搬到苏州,并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了著名的“乐益女子中学”。这里包含着一个清末家族的巨大变迁,是改变家庭模式与思维方式的事。
但凡旧式的家庭,多是受传统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影响,聚族而居,以整个家族为企业,多方经营家庭,注重门第与长幼尊卑,鲜有什么平等、博爱的观念,家里人口多,是非也多。当时逊清的遗老遗少,居京的王公贝勒不论多么落魄,大都还维系着清朝的生活方式。而新式的家庭多是大家族的一个支脉,不大重视传统礼教的约束。张冀牖的搬家是单立门户,他想的是宣扬民主与科学、男女平权、塑造时代的“新人”、改变中国人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与鲁迅、周作人等宣扬的思想不谋而合。
民国时很多私人办学都是不盈利的,纯靠学费收入无法运转,张冀牖不顾族人的反对,一次次地变卖家产,前后投入达25万以上,终因操劳过度,49岁时英年早逝。。他自己工诗文,喜昆曲,能吹笛;一生洁身自好,不纳妾、不吸烟、不打牌;与社会名流交往深厚,教师中曾有张闻天、侯绍裘、叶圣陶、匡亚明等人,有不少激进人士,秘密成立过地下党的组织。他的五子张寰和曾经说,父亲从来不跟孩子们讲祖上是淮军将领的往事,家里也不供祖宗牌位,好像故意和古代分割开。可他还保存了很多传统文人的言行:他喜欢藏书,曾经到上海的旧书店挨家地买,买完一家,把书抬到第二家,再抬到第三家;他注重孝道,他的母亲曾因治病而抽鸦片,在戒烟时很痛苦,张冀牖带着张元和跪在母亲面前,求母亲不用戒了,太受罪。
生在这样的家庭,再配上各自的出生年代,才有了既新潮又传统的张家四姐妹。她们读私塾又上新式学堂,脱离家庭却并没有参加革命,身居海外而不忘记传统。她们求学时,新式教育已经登场,而旧式的私塾教育还没有衰退。父亲的教育理念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此张充和与傅汉思倒是真正中西合璧得最为恰当的一对。
如今很多民国老课本再版,使得我们看到,新式教育与旧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旧式教育中,读书人阶层大多学《四书》《五经》,为的是日后的科举;而劳动阶层大多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能识文断字,粗通文墨就行了。新式教育中,虽然对数理科技、社会常识有所加强,但学的多是“小猫叫、小狗跳”、“蜗牛爬墙”的白话文,文言文也仅是选本,在古典诗文、传统文化上是不行的。当时即有旧派的人士,一看学校教这个,又领回家读私塾去了。旧式教育的学生,考大学难免数学零分,但并不影响张充和,以及朱自清、罗家伦、钱钟书、康白情、臧克家、吴晗他们成才。这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上往往不同,这是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评价千差万别的原因。举个例子,民国时期文学翻译的成就很大,多是因翻译家的旧学深厚;再如,现今仍然被读者阅读的现代作家中,鲁迅、周作人、老舍、钱钟书、丰子恺、汪曾祺等,大多是受过较为系统的旧学教育,而很多流行一时的革命作家却渐渐淡去,他们多缺少旧学修养,要么是没赶上,要么太早投身革命。
张家姐妹中,传统修养最好的是张充和,而旧式教育受得最多的也是她。她曾过继给二房的奶奶当孙女。养祖母是大家闺秀的风范,请吴昌硕的高足朱谟钦为塾师,还请了位姓左的举人教她填词。张充和四岁能背诗,六岁识字,熟读《左传》《诗经》《史记》《汉书》等典籍。而她直至16岁以后,养祖母逝世,才回到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上学。幼时的传统教育伴随她一生,直至在1948年,与美国汉学家傅汉思教授成婚。同样,在新思想影响下,张充和很有社交的才能,与文艺界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她做过编辑,虽然家中并不拮据,也还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章士钊曾把她誉为蔡文姬,而焦菊隐誉她为当代的李清照。
[洞见]“张氏四姐妹”不是最后的闺秀
《牡丹亭·游园》张允和饰春香 张元和饰杜丽娘(1983年)
[洞见]“张氏四姐妹”不是最后的闺秀
《牡丹亭·惊梦》张充和饰杜丽娘张元和饰柳梦梅(1986年)
随心而生怡然自得
除了琴棋书画以外,最能表现张充和传统修养的,还是自清末就已渐衰微的昆曲。
1949年后,张家四姐妹中,张允和与张兆和留在大陆,张元和去了台湾,而张充和到了海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充和在国外传播昆曲以及书法功不可没,与其相濡以沫的傅汉思也对昆曲情有独钟。在他们刚到美国时,就把中国的艺术才情传递给学生,他们还开设了昆曲、书法等选修课程。有一位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宣立敦教授,就是经他们的培养,走向古典汉学之路,目前在美国汉学的基础学科,多是他们那时营造创建的。张充和的四个弟子,在促成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6年,张充和与傅汉思,以及大姐张元和同来北京,四姐妹在京相聚。他们参加了“汤显祖逝世370周年”举行的纪念演出,这次大规模的演出由北京昆曲研习社举办,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那一次,张元和与张充和粉墨登场,张允和担当报幕,傅汉思教授在曲会团拜上讲话,只有张兆和没有上台。这个场面在民间举办,很是体面,亲历现场的张卫东先生回忆起来,依然是兴致勃勃。
整场演出而今看来全是非遗的经典,堪称是“大师版”的大师!开场是七十四岁周铨庵主演的《牡丹亭·学堂》,由七十二岁北昆名宿马祥麟配演杜丽娘;而后,便是张家姐妹的《游园惊梦》;七十二岁的张充和演后部杜丽娘,七十八岁的张元和演小生柳梦梅,年逾古稀的文博大家朱家溍配演大花神,全场表演依古从古,老腔老调,观众也都是满头白发策杖而来的老人们,八十六岁的曲界鸿儒王西徵、潘郁彬夫妇也到场祝贺。
演出结束后,大家对张充和赞叹不已,她的杜丽娘既端庄又含春,与大姐元和的柳梦梅会面时,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已故昆曲名家,“世字辈”的大师姐朱世藕说,张充和的两只手,从始至终只露出水袖四个指头,这种闺门旦的表演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了!闺门旦是昆曲中的“五旦”,演绎未出闺阁的大家闺秀,手势与众不同,古法表演都是不把五个手指全露出来,无论怎样做动作,都只露三四个,即便整只手出水袖,也不能直摊开五个手指,十分讲究。
张充和的书法很像元代倪瓒的风格,楷书工整扁平,隶书虽不多写却很潇洒。她写小字最为擅长,这是因抄录曲谱而对书法饶有兴趣的原因之一。目前,坊间对她的昆曲曲谱抄本估价很高,已有刊印本用于流传。美国昆曲社的社长陈安娜女士曾说:“张老师每天依然临帖写字,这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一位百岁老人依旧临帖写字,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
书法与昆曲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了解透的事。如今,我们还可以从张充和的百岁录像中看她唱曲的情形,那已然是完全发自内心,不考虑有无听者,好似神仙一样自得其乐。
张充和的典雅仪态是随着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时代变迁而形成的,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最后的闺秀,也不知道塑造什么样子就是大家认可的闺秀,但幼年的儒家经典是她终生难忘的生活轨迹,唱昆曲、临字帖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后半生虽在大洋彼岸,但所喜好的艺术与学问距离我们并不远。我们难以再有那样的出身和成长环境,但只要有一颗慕古之心,心存仁厚,美好的事总会有的。
侯磊,北京人,青年作家、诗人、书评人、昆曲曲友,著有长篇小说《还阳》,笔记小说集《燕都怪谈》等。
张卫东,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民俗研究家,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昆曲顾问、音韵顾问。师从朱家溍、张允和,与张充和、张元和、张兆和都有交往。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洞见]“张氏四姐妹”不是最后的闺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