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2|回复: 5

[【财经资讯】] 央行殷勇: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 但面临五大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16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于6月3日—5日在青岛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殷勇出席并演讲。
殷勇表示,相对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的回旋空间比较大。“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传统政策工具越来越向非传统工具转移,最开始,把利率从正值降到零,后面又进一步实行了扩展资产负债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这些政策效果不很明显的情况下,一些主要的中央银行又实行了负利率政策”。
对于“直升机撒钱”这种政策,殷勇指出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和经济复苏发力点事实。相比而言,中国经济目前还处在中高速增长水平,同时,我们的通货膨胀水平,目前也还处在平均水平上,核心通胀还保持在稳定程度。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工具、准备金率都有正常调节的空间,中国央行银行没有进行量化宽松。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央银行的“土特产”就是货币政策,下面我就货币政策谈三点看法:
第一点,相对于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的回旋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知道,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传统政策工具,越来越向非传统工具转移,最开始把利率从正值降到零,实行所谓的零利率政策,后面又进一步实行了扩展资产负债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这些政策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一些主要的中央银行又实行了负利率政策,目前对负利率的争议还比较大,今年2月份前后,围绕负利率的负面效应,还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比较大的动荡。现在,又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货币政策的概念,就是“直升机撒钱”,听起来是一个更不常规的工具,但是也许可能成为未来某一种或者多种形式的货币政策体现,会在一些经济体里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或者尝试。这样一些货币政策变化,主要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应对经济复苏乏力的事实,也应对通缩紧缩压力比较大的局面。相比而言,中国经济目前还处在一个中高速的增长水平,同时,我们的通货膨胀的水平,从历史上看,目前也还处在一个平均的水平,离我们中央银行确定的3%的通胀目标在上下浮动,核心通胀还保持在稳定的程度。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工具、准备金率都有正常调节的空间,中国央行没有进行量化宽松,因此从这一点看,中国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看法。
第二点,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形态的一个准确描述。中国货币政策的表述叫做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人问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呢,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偏紧的,这种观点的角度是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增速已经连续下滑,从2015年下半年起,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收缩,目前大概按年比3%—5%左右的速率在缩减。这一点,跟全球绝大多数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的扩张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从紧的,这是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偏宽松的,比如说中国的基础货币,我们的M2增速一直保持在13%左右的速度,上下波动。今年一季度,货币的增速还比较快,但同期,我们国家的实际GDP和名义GDP增速都出现了比较大程度的下滑,这样基础货币和名义实际GDP的增速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们的货币投放还保持了一个稳定的速度,因此,有人就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在偏宽松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其实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适中的,他们看问题的立足点就是实际利率。我们目前不管是以一周的回购利率为代表,还是以国债利率从短期到长期为代表,我们发现目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几乎都处在过去十多年来的平均水平,处在一个比较中性的水平,这形成有人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前实际是中性的。
我想谈的是,在面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资本流动变化,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包括我们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因此,我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要统筹协调好这些不同的方面,而不能只是看其中的某一个指标或者某一个角度,因此,我说稳健性是我们央行追求的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目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形态的一个准确描述。
第三,全球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目前都还面临不少挑战,这里面也包括中国在内。我这里列出五个主要的挑战:
第一个,就是在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做好货币政策。刚才蔡昉院长也就经济潜在增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阐述,从全球来看,也面临这个问题,人口增长速度放缓,或者是劳动力渐减或者老龄化加速,人口对经济长期潜在驱动力在减弱。全球投资长期不振和增速下降,也会导致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促进作用在下滑。全球的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这个边际效应也在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货币政策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但是我们知道,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来说,其实货币政策是很难解决这样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因此,在这样一种新的环境下,怎么样继续做好货币政策,面临很大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就是在债务可持续性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货币政策。不仅是中国,全球也面临了总体债务不断积累,债务占GDP的比重不断在提高的局面。债务的可持续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中国我们也关注债务问题,尤其是包括我们的企业债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如果要使债务问题相对减轻,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个比较低的利率,这样债务的融资成本会下降。但是它的负面效应就使得大家没有动力去杠杆,去降低这债务。如果利率水平比较高,虽然会使得解决债务问题紧迫性更加突出,但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因此在债务可持续性面临比较突出挑战的情况下,怎么样做好货币政策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第三,在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如何做好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之间的权衡,也是一个挑战。中外都面临这个挑战。比如德维尔潘先生可能记得,在欧元区1999年诞生的时候欧央行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货币供应的目标,大概是4.5%左右,第二是利率的目标,在欧元一体化很长的时间里,欧元区货币供应大大超过制定的目标。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利率化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以后,尤其是经济结构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之后,我们也面临到底是更多看重货币供应量指标,还是更多看重市场资金价格也就是利率这个指标,还是说我们仍然要两者同时看重,这样一种权衡,也是对货币政策的一个挑战。
第四,如何做好宏观政策和微观调整之间的平衡。其实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倾向于认为货币政策整体是一个宏观政策,但是我们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不少国家也用货币政策去进行一些微观的调控或者针对性的调控,或者叫精准性的调控,比如说欧洲推出的TLTRO这样一个抵押贷款政策,就是鼓励银行对企业、实体经济放款。比如日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一个内容,要购买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的股票等等,中国央行也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精准调控的尝试。但是另一个方面,我们想说的是,实际上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样一些微观的调控,往往是交给市场去做的,通过金融中介的作用,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做这样的一些调控。比如说企业的信誉状况好不好,是由银行、债务投资者、市场的利差等指标进行调整的。如果过度依赖中央银行的调整,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央银行是否有这样一个能力,所以做好这样一种宏观、微观的平衡,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最后,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等各种政策的协调要求,在新经济环境下,全球都面临更高的挑战。我们追求的宏观经济的目标越来越多,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结构优化等等,但是我们所拥有的宏观政策工具数量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好有限工具之间和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有更好的政策协调,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央行殷勇: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 但面临五大挑战

央行殷勇: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 但面临五大挑战

央行殷勇: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 但面临五大挑战

央行殷勇: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 但面临五大挑战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6-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都有好运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566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3911
发表于 2016-6-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嘛1~~~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嘛~~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6-6-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也~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634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5875
发表于 2016-6-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578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4454
发表于 2016-6-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个位在说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3 15:57 , Processed in 0.10491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