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捕捞黄花鱼全凭耳朵听 粤早期先民海上技术有多牛?
东汉大将马援在琼州海峡两岸所树立的石刻潮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潮汐表。图为马援塑像。
原标题:广东早期先民海上技术有多牛?
大约2200年前的一天,长安的西汉皇宫里,收到了一件举世罕见的礼物:远在岭南的南越王赵佗,派遣使者送来了一棵“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的珊瑚。这棵以今天的尺寸计量高达3米(1汉尺约合今天25厘米)的“烽火树”震惊了西汉的宫廷。
学者推测,“烽火树”可能是一棵极为珍贵的红珊瑚。能从海底完整地打捞起一株上有462条枝杈的珊瑚,打捞技术一定非常高超。想必当时正在番禺城中心的绿树如茵、流水潺潺的宫殿宫苑里消夏的赵佗,对他在西汉中央引起的这番轰动,也是很得意的。
广东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在与海打交道的过程中,先辈渔民们积累下了很多绝活,其中不少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他们到底有多厉害呢?
捕捞黄花鱼全凭耳朵听 粤早期先民海上技术有多牛?
广东信宜的骆田遗迹(资料图片)
捕捞黄花鱼全凭耳朵听
根据成书于清代的《南越笔记》记载:“黄花鱼惟大澳有之……渔者必伺暮取之,听其声稚,则知未出大澳也。声老则知将出大澳也。声老者黄花鱼啸子之候也……及黄皮蚬、鲚、青鳞,亦皆听取声。”学者孙关龙指出,这说明清代岭南的渔民不仅能用声音判断黄花鱼群是否存在,而且能根据其声音的不同来确定鱼群的动向;不仅能用黄花鱼声音进行捕捞,也能利用其他鱼类的声音进行作业。不过这种“生物学捕捞技术”今天似乎失传了。
孙关龙还指出,成书于唐代的《岭表录异》记载了水母与虾的共生关系:“水母……常有数十虾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食或遇之,即没,乃是虾有所见耳。”亦成于唐代的专记岭南事物的《北户录》则更明确地说:“水母……皆别无眼耳,故不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惊。此物亦随之而惊,以虾为目自卫也。”清代的《南越志》还记载,乌贼“常自浮水,乌见以为死,便往喙之,乃卷取乌,故名乌贼”。还有的渔民观察到某些鱼类在嘴里保存鱼卵的现象。这些奇特的生态现象,即使在今天也是少为人知的。由此可见古代渔民对海洋的熟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