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2|回复: 7

育儿问答-----为什么?

[复制链接]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发表于 2011-10-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很重要?
答:我们知道,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都有生产线。一个产品的生产,有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质量管理员,负责淘汰不合格的产品,确保合格的产品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直到最后变成成品。教育无疑也是生产线,从怀孕、出生、襁褓期、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最后走上工作岗位,在这条生产线上,父母是唯一全程参与的总质量管理员,老师都是暂时的,是某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把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而父母这个总管理员反而不用负责,显然是不明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2
为什么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
答:一个产品的生产,最初起模的阶段是最重要的,如果模子没有做好,到后面进行加工时想将产品做合格是非常困难的。儿童时期是品质养成、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说这个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

有的父母埋怨学校老师不好,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其实仔细想一下,你交给学校的孩子是不是合格的呢?一个合格的孩子,老师只需要顺势引导,孩子各方面就能表现优异。而一个不合格的孩子,教育起来就会非常困难,结果是老师头痛,家长不满意,这是必然的结果。

3
为什么说孩子都是天才?
答:有些人把天才理解成那些具有杰出贡献的人,比如科学家,或者事业很成功的人,比如某某钢琴王子,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天才表现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结果。翻开辞海,关于天才的定义有两条:一、特殊的智慧和才能;二、天然的才质,这两条都没有涉及是不是有什么贡献,是不是一定事业成功,只要你具有特殊的才能,或天然具有某些才质,就可以说是天才。

再从字面上理解,天才,是天生的有才的人。理解天才,就应该从“天生”入手。天才就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通过什么方法培养的,即使你真有什么高招,把一个不是天才的人培养成了“天才”,那他也不应该叫“天才”,而是应该叫“后才”才对。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儿童,都是天才。因为正常的儿童,他天生具有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吸收知识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可限量的,这方面有非常多的科学家、教育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已经得到科学有效的证明,这也是任何稍微关心儿童教育,购买或看到过儿童教育书籍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我们说孩子都是天才,是有科学的根据和充分的理由的。 但是有人说,孩子总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天生笨些,有的人天生聪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同一个物种,其基本特征都是差不多的。比如黄豆,比如水稻,比如人,都是有头有脸,有手有脚。虽然有些细微的区别,比如有的人脸圆些,有的人眼睛大些,但这些细微的区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不能说,因为你的眼睛大,所以你的命运就一定比较好。这是有形的方面,在无形的方面,智力方面,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讲话,都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大同小异,只要我们能认识到孩子的“天才”特性,所有身心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

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天才”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天才,就应该用适应孩子“天才”特性的教材和方法去培养孩子,否则,再好的天才,也会被浪费掉的。记得中学时学过韩愈的《马说》,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4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经? ↑返回列表

答:我们都知道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聪明的父母一定会鼓励和支持孩子与一些品质端正,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朋友。我们也经常把书比喻成良友,其实像人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良友,其中有好书,也有不好的书。
经典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好书,与这样的朋友相交相识,自然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必须上大学,去学习科学知识,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等,这些公式和定律,是前人为我们留下来的科学经典,很难想象,现代人如果不学习这些科学经典,怎么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我们现在主张让孩子学习的经典,是人文领域里的经典,是做人的公式和定律,同样,如果不学习这些经典,也是不可想象的。

5 读经时要不要解释? ↑返回列表

答:我们是在无经典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反经典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能理解经典是最好的东西,但对经典的理解,恐怕难以做到准确无误。因此,我们一般不主张去解释,除非你能确定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再说,经典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定律,孩子的阅历和年龄暂时都不支持对这种“定律”的理解,还是利用孩子的记忆能力,先记下来再说,等孩子年龄到了,阅历丰富了,他对经典的领悟,一定会比我们强的,这点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  
6 孩子对经典不理解怎么办? ↑返回列表

答:前面说了,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认识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但指望孩子认识了就能完全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我们大人,不要说这样阅历丰富,思想深遂的智慧老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人,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想法的。虽然不一定了解,不一定理解,但认识总不会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了解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样的道理。
7 孩子对读经不感兴趣怎么办? ↑返回列表

答:用锻炼身体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可是你说,孩子不喜欢锻炼怎么办?我只能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不仅仅是读经,学英语,学数学,都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有没有办法呢?

8 能不能同时让孩子学习多种经典? ↑返回列表

答:只要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过来,为什么不能呢?同时让孩子结交更多的优秀朋友,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前提是孩子的时间能安排过来,并且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承受能力之内进行学习。  
9 读经具体有些什么好处? ↑返回列表

答:读经的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让孩子得到长足的提高: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4.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加强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有的人会对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从而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矛盾吗? ↑返回列表

答:我们主张的读经是包容的,要求很低,一天不超过半小时。其他方面的知识,我们也鼓励孩子多学习,在学习时间上,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通过读经教育,随着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会更有成效,因此,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是一点也不矛盾的。  
11 为什么说3-6岁是最佳的读经年龄? ↑返回列表

答: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此阶段的儿童记忆能力极好,而且与父母有一定的交流能力,能接受父母的意见,按要求进行学习;二、此阶段时间充裕,因为没有上学,没有家庭作业,家长可从容安排孩子的读经时间;三、此阶段的儿童心性较纯,没有过多自己的主张,一般能听从父母的话,乐于完成读经任务。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先让孩子坐下来,嘴巴跟读;当孩子能坐得住了,让孩子边跟读时边指,开始的时候,先五分钟、十分钟的读,读完一样,让孩子玩一会,再读下一样,当孩子适应下来,再适当的延长时间。

12 小于3岁或大于6岁的孩子能读经吗? ↑返回列表

答:三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只适于播放音频文件进行熏陶,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儿童采用跟读指读方法进行学习。孩子小的时候,主要是以听为主,可以听录音,也可以是父母读给孩子听,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听也要按三线程来安排,平时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当音乐播放给孩子听,无为而为。
六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上小学后作业较多,时间会比较紧张,只要父母有心,仍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学习。13岁以上的孩子,由于已有自己的主见,心性杂乱,很多父母的意见未必肯听,运气好的,还可以进行学习,运气不好的,孩子不愿意听你的话,要读经难度比较大。

以上是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年龄的问题,如果从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方面考虑,读经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行的。我们也是通过与孩子一起读经,一起学习,各方面自觉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道德修养方面,心胸方向,比之从前进步很大,所以我们非常感谢孩子,是孩子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1、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很重要? 2、为什么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
3、为什么说孩子都是天才? 4、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经?
5、读经时要不要解释? 6、孩子对经典不理解怎么办?
7、孩子对读经不感兴趣怎么办? 8、能不能同时让孩子学习多种经典?
9、读经具体有些什么好处? 10、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矛盾吗?
11、为什么说3-6岁是最佳的读经年龄? 12、小于3岁或大于6岁的孩子能读经吗?
13、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14、“累积式”教育法就是读经教育吗?
15、为什么“累积法”要以周为时间单位安排学习计划? 16、为什么配套语音光盘要童音跟读?
17、如何看待市面上的各种读经教材? 18、如何看待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社会上众多的教育法?
19、孩子不愿意跟读怎么办?不愿意指读怎么办? 20、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更喜欢读经?
21、孩子小,学易经难吗? 22、宝宝不愿听怎么办?我读他也不要我读。
23、赖老师的教材应该怎么买? 24、赖老师论诚与10年之约。
1 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很重要? ↑返回列表

答:我们知道,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都有生产线。一个产品的生产,有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质量管理员,负责淘汰不合格的产品,确保合格的产品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直到最后变成成品。教育无疑也是生产线,从怀孕、出生、襁褓期、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最后走上工作岗位,在这条生产线上,父母是唯一全程参与的总质量管理员,老师都是暂时的,是某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如果把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而父母这个总管理员反而不用负责,显然是不明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2 为什么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 ↑返回列表

答:一个产品的生产,最初起模的阶段是最重要的,如果模子没有做好,到后面进行加工时想将产品做合格是非常困难的。儿童时期是品质养成、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说这个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
有的父母埋怨学校老师不好,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其实仔细想一下,你交给学校的孩子是不是合格的呢?一个合格的孩子,老师只需要顺势引导,孩子各方面就能表现优异。而一个不合格的孩子,教育起来就会非常困难,结果是老师头痛,家长不满意,这是必然的结果。

3 为什么说孩子都是天才? ↑返回列表

答:有些人把天才理解成那些具有杰出贡献的人,比如科学家,或者事业很成功的人,比如某某钢琴王子,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天才表现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结果。翻开辞海,关于天才的定义有两条:一、特殊的智慧和才能;二、天然的才质,这两条都没有涉及是不是有什么贡献,是不是一定事业成功,只要你具有特殊的才能,或天然具有某些才质,就可以说是天才。
再从字面上理解,天才,是天生的有才的人。理解天才,就应该从“天生”入手。天才就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通过什么方法培养的,即使你真有什么高招,把一个不是天才的人培养成了“天才”,那他也不应该叫“天才”,而是应该叫“后才”才对。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儿童,都是天才。因为正常的儿童,他天生具有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吸收知识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可限量的,这方面有非常多的科学家、教育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已经得到科学有效的证明,这也是任何稍微关心儿童教育,购买或看到过儿童教育书籍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我们说孩子都是天才,是有科学的根据和充分的理由的。 但是有人说,孩子总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天生笨些,有的人天生聪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同一个物种,其基本特征都是差不多的。比如黄豆,比如水稻,比如人,都是有头有脸,有手有脚。虽然有些细微的区别,比如有的人脸圆些,有的人眼睛大些,但这些细微的区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不能说,因为你的眼睛大,所以你的命运就一定比较好。这是有形的方面,在无形的方面,智力方面,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讲话,都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大同小异,只要我们能认识到孩子的“天才”特性,所有身心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

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天才”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天才,就应该用适应孩子“天才”特性的教材和方法去培养孩子,否则,再好的天才,也会被浪费掉的。记得中学时学过韩愈的《马说》,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经? ↑返回列表

答:我们都知道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聪明的父母一定会鼓励和支持孩子与一些品质端正,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朋友。我们也经常把书比喻成良友,其实像人一样,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良友,其中有好书,也有不好的书。
经典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好书,与这样的朋友相交相识,自然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必须上大学,去学习科学知识,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等,这些公式和定律,是前人为我们留下来的科学经典,很难想象,现代人如果不学习这些科学经典,怎么能在科学上有所作为?我们现在主张让孩子学习的经典,是人文领域里的经典,是做人的公式和定律,同样,如果不学习这些经典,也是不可想象的。

5 读经时要不要解释? ↑返回列表

答:我们是在无经典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反经典的教育,虽然现在我们能理解经典是最好的东西,但对经典的理解,恐怕难以做到准确无误。因此,我们一般不主张去解释,除非你能确定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再说,经典是人类行为规范的定律,孩子的阅历和年龄暂时都不支持对这种“定律”的理解,还是利用孩子的记忆能力,先记下来再说,等孩子年龄到了,阅历丰富了,他对经典的领悟,一定会比我们强的,这点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  
6 孩子对经典不理解怎么办? ↑返回列表

答:前面说了,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认识这样的老人,自然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但指望孩子认识了就能完全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包括我们大人,不要说这样阅历丰富,思想深遂的智慧老人,即使是一般普通的人,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想法的。虽然不一定了解,不一定理解,但认识总不会错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增加,了解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对经典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样的道理。
7 孩子对读经不感兴趣怎么办? ↑返回列表

答:用锻炼身体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可是你说,孩子不喜欢锻炼怎么办?我只能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不仅仅是读经,学英语,学数学,都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有没有办法呢?

8 能不能同时让孩子学习多种经典? ↑返回列表

答:只要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过来,为什么不能呢?同时让孩子结交更多的优秀朋友,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前提是孩子的时间能安排过来,并且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承受能力之内进行学习。  
9 读经具体有些什么好处? ↑返回列表

答:读经的好处,总的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让孩子得到长足的提高: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4.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加强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有的人会对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疑问,从而厌倦生命、质疑社会。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从而懂得担当责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10 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矛盾吗? ↑返回列表

答:我们主张的读经是包容的,要求很低,一天不超过半小时。其他方面的知识,我们也鼓励孩子多学习,在学习时间上,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通过读经教育,随着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会更有成效,因此,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是一点也不矛盾的。  
11 为什么说3-6岁是最佳的读经年龄? ↑返回列表

答: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此阶段的儿童记忆能力极好,而且与父母有一定的交流能力,能接受父母的意见,按要求进行学习;二、此阶段时间充裕,因为没有上学,没有家庭作业,家长可从容安排孩子的读经时间;三、此阶段的儿童心性较纯,没有过多自己的主张,一般能听从父母的话,乐于完成读经任务。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先让孩子坐下来,嘴巴跟读;当孩子能坐得住了,让孩子边跟读时边指,开始的时候,先五分钟、十分钟的读,读完一样,让孩子玩一会,再读下一样,当孩子适应下来,再适当的延长时间。

12 小于3岁或大于6岁的孩子能读经吗? ↑返回列表

答:三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只适于播放音频文件进行熏陶,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儿童采用跟读指读方法进行学习。孩子小的时候,主要是以听为主,可以听录音,也可以是父母读给孩子听,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听也要按三线程来安排,平时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当音乐播放给孩子听,无为而为。
六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上小学后作业较多,时间会比较紧张,只要父母有心,仍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学习。13岁以上的孩子,由于已有自己的主见,心性杂乱,很多父母的意见未必肯听,运气好的,还可以进行学习,运气不好的,孩子不愿意听你的话,要读经难度比较大。

以上是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年龄的问题,如果从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方面考虑,读经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行的。我们也是通过与孩子一起读经,一起学习,各方面自觉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道德修养方面,心胸方向,比之从前进步很大,所以我们非常感谢孩子,是孩子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13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返回列表

答:“大人都读不懂,为什么让孩子诵读?”的提问,是一个常见的普通“设局”性疑问,是一种诡辩式的逻辑伪推理题,需要直接破掉这种伪推理陷阱和假设定的结果,那么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人类需要先弄懂以后才去干的事情,在一生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大呢?

例一:如果自己生了病,是否必要先弄懂医生开的药然后才敢服用?还是直接相信医生,当下及时施治服用?为什么大人自己不用先当药剂师练好手弄懂药性,而却敢让不懂药性的孩子直接服用医生所开的药物?

例二:一日三餐吃的大米饭,做师长的是否懂得大米是如何生长而成的?如果大人都不懂其生长加工全过程,为什么自己却敢张嘴吃米饭?为什么还敢让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也吃呢?是不是大人都要先当农民以后,自己才敢吃米饭?才敢让孩子也吃?为什么大人不用先当农民耕种,却能食用五谷?

人生中有多少事是并不需要先弄懂再去实践的东西?

例三:大人都读得懂英文吗?都读得懂德文吗?大人在世上活了几十岁,自己都不懂外文,但是为什么却要花血本,让孩子到处找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英文、学外文?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学习连大人自己都没有学懂的东西呢?

按照这种提问的“逻辑性”,是不是也应当先让师长、大人自己学好了英文以后,才可以再让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去学习外文呢?做父母的都不懂外文,为什么却胆敢迫切地让孩子学习外文? 这样的问题,是否能够成立?为什么不能成立?

中国古代的经典,都是圣贤们通过自己的大智大慧创造的一种“外文”,更是天文、地理、人文无所不包的大学问。

大人不懂经典,是因为从小没有人教自己学习!国家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使大人们面对“经典”,普遍就像面对外文一样,这是民族文化之殇,是教育的缺失,使大人们丧失了一次提升自己人文素质的机遇。

大人们都读不懂经典,并不是自豪的“资本”,而只是一种可怜的悲哀,是成年人们的悲剧!请不要再一次让“读不懂”又成为孩子们的伤痛和民族的痼疾。

大人读不懂外文,只好看着孩子们读懂它而出国发展,自己跟着孩子的屁股到国外时,却像木偶一般,失落万分。

难道我们还要让自己在本国文化的土壤里、在经典的学习上,也像这种学习外文的情况一样,再度重演一番吗?大人们为什么因为自己读不懂,就要求我们的孩子不去诵读?为什么因为自己读不懂,就要求孩子们不去主动掌握智慧文章而获得智慧呢?做父母的,不是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期望孩子超越自己、光宗耀祖吗?那么为什么要因为自己不懂,就不让孩子们去读懂呢?

中国祖先们留给自己后代的经典,都是智慧的结晶和天人合一的学问。经典是人间绝学,只要诵读它们,并且长期坚持不求甚解的“素读”,那么经典中所设置的“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两大特殊性的教育功效,就会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任何人的心智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古人有一句口头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来也会吟。”

想一想,教孩子读诗的大人们,又有几个是真正懂得唐诗的?有几个大人敢自称是弄懂了唐诗的诗人?诵读精美的诗词,都能使人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大量“文学细胞”,提高作文和诗文的水平,那么比诗词歌赋更深邃的经典,岂不是只要熟读、精读、恒读,就能更加有益于心身的健康成长?就能更加有益于构建道德心灵、益智而开慧呢?

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教孩子学外文的老师,有几个是翻译家般地懂外文?孩子们在读外文时,又有几人是先弄懂了语法和变格之类才学会的呢?外文单词,不都全是死记硬背而掌握,然后才熟能生巧、融会贯通而应用的吗?请问:对七岁以前的孩子教习外文时,是先教语法吗?老师讲语法结构时,孩子们真的能听懂吗?老师自己面对外国人时,真的能做到无障碍性地交流吗?

所以,我们要坚信:“经典诵读千百遍,其中真义自然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外文单词是背熟的,而不是看熟的。开口诵读,才是弄懂文化的良方。

14 “累积式”教育法就是读经教育吗? ↑返回列表

答:当然不是,“累积式”教育法是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学英语,学科学知识等等。将“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教育中,只是因为经典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感觉必须首先准备这方面的配套教材,以方便千千万万不懂教育但渴望让自己的孩子得到科学教育的家长们。
我们反复说明,“累积效应”是普遍性的原理,不仅在学习上如此,我们做任何事情大抵都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只要认准方向,累积下去,就一定会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个不变的真理。

15 为什么“累积法”要以周为时间单位安排学习计划? ↑返回列表

答:在表示时间的量词中,有年月日,时分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量词,就是“周”。我们知道,上帝造人,用了七天时间,然后就有了“周”这个量词。因此,可以说,“周”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不加利用,非常可惜。
其实,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不少应用的。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安排的,前文提到的中医,中医里的疗程,很多时候也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治病的。还有歌唱家练声,音乐学生练琴等,多数时候也是按周进行的。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学习安排,不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的,学校的课程表,虽然是按周安排的,但学习内容却没有同步安排,我们感到比较可惜。

体会到教育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人的大脑会适应这种慢性的过程,让学到的东西强化在记忆中,如果按天安排学习计划,显然是不科学的,时间太短,无法体现记忆中的“累积效应”,随着天数增多,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就会非常麻烦。如果按月呢,一个月的学习内容,每天进行重复学习,因为内容过多,会增加学习负担。只要认真体会一下,就会感觉到周是最合适的安排。只要合理计划学习内容,不但学习不会有负担,而且学习效果很好,所学内容一点也不会比按天组织的少。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学习周期的时间,是一个参考值。有些孩子学习效果好些,接受能力强些,可以缩短循环周期时间,反之,增加几天,甚至增加一周,也是可以的,需要灵活掌握。

16 为什么配套语音光盘要童音跟读? ↑返回列表

答:跟读,或叫领读,带读,是教育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我们小时候学习语文,一定有过跟老师读书的经历,学唱歌也是这样,老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很少会老师单独唱完,再让学生自己去唱的教法。有没有跟读,是判断一套教材是不是好教材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没有跟读的读经教材,不是好的教材。
因为我们推广读经教育的受教者,主要是儿童,因此需要童音跟读,对受教儿童产生亲和力,愿意跟着一起读。好的童音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的,不好的童音,孩子非常反感,根本就起不到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

17 如何看待市面上的各种读经教材? ↑返回列表

答:经过一些热心人士的不懈推广,读经教育已经渐成气候,有关读经的教材也多起来了。但是,我们看到,有不少读经公司的教材是为利而来,在读经教材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些甚至是误导消费者,让购买教材的家长无故付出不必要的支出。
判断读经教材好不好,除了书本的质量,版式等外观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看有没有标准语音,有没有跟读,有没有童音。许多家长也很在意有没有插图,语音有没有配乐,光盘有没有动画等,其实,这些方面对学习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教材好的重要指标,第一是教材的质量,要准确度高,第二,一定要有跟读,当然,最好是童音跟读。

关于配乐的问题,我们知道有配乐欣赏,配乐朗诵,但没听说过配乐学习,但可惜现在许多教材就是做成配乐学习的。这只不过迎合了不懂教育的家长的兴趣而已。学习中配乐,没有任何证明能说明这样做是有帮助的。我们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假如上数学课,有人在旁边放音乐,你想想会有帮助吗?

关于光盘中配动画,也是我们一贯不支持的做法。读经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同一段内容,需要反复读诵几十次甚至上百次,难以想象有哪个孩子会对一段没有情节的动画看上几十遍而不厌的。即使孩子愿意看,我们同样也是反对的,因为孩子的视力是需要特别保护的,长期让孩子看动画片,是根本不科学的,说严重点是害了孩子。

跟读是为了保证学习的同步进行,中间留有间隔,让孩子有时间跟着读。朗读就达不到这个目的。读经的教材,还是简单一些好,不要弄得花里胡哨,比如吃菜,一道道分开才能保证各自的味道,什么菜都混在一起,这种菜会好吃吗?读经教材也是一样,不要把音乐、动画、插图通通混在一起,事实上除了误导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长之外,对学习是没有任何积极的帮助的。

作为一种产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都是可以的,但作为教材,就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样的教材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孩子使用,希望家长三思。

18 如何看待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社会上众多的教育法? ↑返回列表

答:现在,社会风气低下,假货泛滥,假专家也非常多。我听过很多所谓专家的讲座,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话语之间,提出许多口号,让你听得热血沸腾,但沸腾归沸腾,热血过后,你什么也做不了,该吃饭还是吃饭,该睡觉还是睡觉,你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我把这些专家称之为拍脑袋专家,他们的理论,不是抄来的,就是拍拍脑袋心血来潮提出来的。没有实践基础,他们也不愿意花功夫去做费心费力的实践,他们的理论,他们自己就做不到,当然别人也做不到了。

有些专家把教育中的一些手段当成教育法,进行无限放大,片面强调。什么欣赏教育,挫折教育,激励教育,打击教育,等等,不一而足。教育,是综合各方面手段的结果,绝对不是只要表扬,不要批评,也不是反过来,只要批评,不要表扬。赏识与批评,激励和打击,不存在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时机,需要灵活运用。是科学和“度”的问题,我们反对片面强调某方面的做法,因为这样不科学。

还有一点,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并不想知道理论方面的东西,他们只想知道怎么做,一、二、三……,告诉他们怎么做就行了。因此,我希望更多的专家侧重于实践,我们现在是理论家满天飞,实践家少得可怜。

关于儿童教育,年年都有人提出一些方法,我们不否认他们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们认为他们的方法不一定很好,理由如下:

(1)选择的材料,要看他们有没有选取最有用的内容给孩子学,像学儿歌,或使用识字卡认字,这些内容不需要专门去学,孩子认字后自己去了解学习就行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放在刀口上,儿童必须学习经典,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不安排他们去学,以后他们就很难学到;

(2)使用的方法,看他们提供的方法是不是容易克隆,如果方法很复杂,别人做不到,也是没有用的。那些大人带孩子读的方法,我们认为也是不科学的,首先,父母时间会安排不过来,容易半途而废,第二,父母的发音可能不准,会产生副作用。“累积式”教育法则完全克服了以上两个难题,你有时间当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你忙也没关系,任何人都可以将学习进行下去,五岁以上的孩子自己都可以进行学习,因此不存在半途而废的问题。当然,虽然手段简单方便,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安排孩子去学,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的。比如去北京,可以坐飞机,可以坐汽车,也可以走路,你非要走路,别人当然没有办法,或者你根本就不走,呆在原地,到不了目的地,也怨不了别人。

19 孩子不愿意跟读怎么办?不愿意指读怎么办? ↑返回列表

答:强化自己,淡化孩子。自己喜欢读,慢慢的孩子也会喜欢读,不要特意去强迫孩子!孩子不愿意指读,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识字游戏,引导孩子喜欢指读。  
20 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更喜欢读经? ↑返回列表

答:1)没办法,自己读吧,让孩子自己去外面玩,妈妈没读完,不准回来,除非愿意和妈妈一起读,只要认真用好这个方法,不出十天,孩子就喜欢跟你读了。
2)一切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你是为孩子读经,孩子当然就是为你读经;你是为自己读经,孩子也就为自己读经,与其让孩子喜欢,不如让自己喜欢。

3)是引导,不一定不是命令,孩子毕竟是孩子,会有不合理之处,需要我们引导,太把孩子当大人看也是不行的,要孩子明白自己的身份,一个孩子凌驾于父母、老师之上,这是不合理的。许多父母总是说,孩子不高兴,孩子不喜欢,这样的家庭,不知父母有什么作用,父母,是孩子的指路明灯,不能引导孩子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掌握好度,有些事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有疑问的,才咨询父母。所以,教育孩子是用心的艺术,不是要,也不是不要,一切因时而定,因地而定。凡事都咨询父母,孩子会没有自己的个性,会失去观察世界的能力。在读经过程中,淡化孩子,强化自己,把自己读成专家了,孩子就自然成为专家了,大人的坚持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由她定,她说读哪种就读哪种,读多少就多少,你都要答应,等她以后有兴趣了再提出你的修改意见,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能急,要使孩子出自内心喜欢,你试一下,会有效果的。 你要给她绝对的民主,就是她说读一页你也要毫不犹豫答应,她会很快喜欢上的。你要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说妈妈尊重你,你自己安排。孩子一开始会很惊讶的,这么好呀。她自己定的,她就会很自觉执行。你定的,她会认为是你另加给她的任务。 一定要拉着孩子的手,诚恳地看着孩子的眼睛。 孩子会排斥,关键在于做父母的心太急,一急就会闹僵,所以我们要先检讨自己的态度。我们不要跟别人的孩子比,相信自己的孩子积累到一定时,一定会有个质的飞跃。

21 孩子小,学易经难吗? ↑返回列表

答:1) 易经这么难,孩子怎么会最喜欢呢,这正是教育上的最高秘密,有幸进我们群的家长,能够掌握这条信息,因此得以有机会全新地规划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的人生结构,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2) 我们这里,这么多都读易经的孩子,哪个是疯了的?都是不懂,自以为是的家长,而且不愿意学习,了解,这样的家长,他们的状态,我们是清楚的,我们的状态,他们则完全不懂。

3) 佛不度无根之草,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无缘。

22 宝宝不愿听怎么办?我读他也不要我读。 ↑返回列表

聪妈:你可以对孩子说:“这是妈妈最喜欢读的书,你不要打扰妈妈,妈妈把书读完就给你讲故事或带你出去玩。”
念妈:我儿子读得很认真的话我就会再奖励他一面小红旗,我说这是赖老师和佳佳姐姐看到你读得好,让妈妈再奖励你一面,他听了很高兴,每晚读的时候就要问我是不是佳佳姐姐看得到我们读书。我给他定的50面,如果有50面就可得到一个玩具。

赖老师:我们很多人,还是认识不到,什么叫反求诸己,像读经,我们很多人,是给孩子读,这就错了,不是给孩子,是给自己读,如果你是给孩子,那么,反过来,孩子就是给你读,你想他读好,难,你是给自己读,孩子以后也学你,也是给自己读,在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因为是给自己做,是给自己做,所以你会不断努力,如果你是给老板做,不免就要偷工减料,能懒就懒,请问这样又怎么能够得到老板的喜欢,只有抱着为自己的原则,不断地努力,老板就会看在眼里,哪怕自己吃点亏,也没有关系,最后得到的,一定是自己, 付出与得到,从来是成正比,真实不虚,不愿意付出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努力去推广经典教育,还是同样的道理,那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去推广,当我们努力越多,最后就会发现,自己得到越大,既然是一切为自己,所以不要有任何其他的理由,借口,好好读经吧,好好推广吧,好好工作吧,因为这都是你的事,都是自己的事。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382

主题

6847

帖子

1万

积分

银牌元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积分
15905

优秀斑竹勋章金点子勋章

发表于 2011-10-1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

一曲舒缓的音乐,一笺素静的文字,一杯淡雅的香茗。任岁月如梭,与文字相依,做个闲看花开花落,慢赏云卷云舒的淡静的女子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育心大易网络国学院-YY大讲堂群号:4584231育心经典YY语音广播台:70133713赖国全老师的语音频道:83179137大易社网址: http://www.dayishe.com/forum.php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告诉我们:成人的大脑约1500克,,0---3岁的孩子大脑的发育已经完成了60%,3---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又完成10%,6---8岁又完成10%,8岁后孩子的大脑发育逐步减慢,8--13岁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1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东莞育心同乐(1695821536)  5:32:07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学习的最佳期。这一时期是儿童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背诵记忆是这一时期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法。
大脑发育一旦完成,形象记忆的效率就逐渐低下,学习同样的内容就要多花6—7倍的时间。

东莞育心同乐(1695821536)  5:32:38
心理学还证明,六岁左右的儿童,其口头语言与成人已很接近。他们迫切需要比口语更加严谨,更加简洁,更富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的学习,从而进一步锤炼口头语言,并使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深化性得到加强。
所以, 对儿童进行阅读教育的最佳教育时机是5—13岁。13岁以前是儿童的最佳培养教育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14

主题

67

帖子

204

积分

黄铜会员

Rank: 2

积分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小,学易经难吗? ↑返回列表

答:1) 易经这么难,孩子怎么会最喜欢呢,这正是教育上的最高秘密,有幸进我们群的家长,能够掌握这条信息,因此得以有机会全新地规划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的人生结构,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2) 我们这里,这么多都读易经的孩子,哪个是疯了的?都是不懂,自以为是的家长,而且不愿意学习,了解,这样的家长,他们的状态,我们是清楚的,我们的状态,他们则完全不懂。

3) 佛不度无根之草,这样的人本身就是无缘。

22 宝宝不愿听怎么办?我读他也不要我读。 ↑返回列表

聪妈:你可以对孩子说:“这是妈妈最喜欢读的书,你不要打扰妈妈,妈妈把书读完就给你讲故事或带你出去玩。”
念妈:我儿子读得很认真的话我就会再奖励他一面小红旗,我说这是赖老师和佳佳姐姐看到你读得好,让妈妈再奖励你一面,他听了很高兴,每晚读的时候就要问我是不是佳佳姐姐看得到我们读书。我给他定的50面,如果有50面就可得到一个玩具。

赖老师:我们很多人,还是认识不到,什么叫反求诸己,像读经,我们很多人,是给孩子读,这就错了,不是给孩子,是给自己读,如果你是给孩子,那么,反过来,孩子就是给你读,你想他读好,难,你是给自己读,孩子以后也学你,也是给自己读,在工作中也一样,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因为是给自己做,是给自己做,所以你会不断努力,如果你是给老板做,不免就要偷工减料,能懒就懒,请问这样又怎么能够得到老板的喜欢,只有抱着为自己的原则,不断地努力,老板就会看在眼里,哪怕自己吃点亏,也没有关系,最后得到的,一定是自己, 付出与得到,从来是成正比,真实不虚,不愿意付出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努力去推广经典教育,还是同样的道理,那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去推广,当我们努力越多,最后就会发现,自己得到越大,既然是一切为自己,所以不要有任何其他的理由,借口,好好读经吧,好好推广吧,好好工作吧,因为这都是你的事,都是自己的事。

23 赖老师的教材应该怎么买? ↑返回列表

答:教材建议全套装,一则教育孩子需要这么多内容,二则与我们建立联系。如果只是购买一本三字经,这样的家长,我们不建议购买我们的教材,试一下不是我们倡导的,认准此理,就下定决心,何必试来试去,犹豫不决。  
24 赖老师论"诚"与"10年之约" ↑返回列表

答:毛主席说,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赖老师说,一个人一天读经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的读经,赖老师只有一个,而家长有千千万万,是赖老师到千千万万的家长那里去,还是千千万万的家长到赖老师这里来, 只有智慧的家长明白怎么做。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知天地之化育,能知天地化育,而不能知家庭教育者,无之,故唯诚为大,不诚无物,不诚而事无可成,十年之约,此其诚之者也,如有十年之约,而教育不成者,鲜矣,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合乎天地之间,凡有不为者,不诚而已矣,诚者,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者,己千之,果能此道者,焉有不成者也,故事有不得,则反思其诚, 诚意如此,虽千万里,岂足道远哉,何况一省之内,一城之中,而谓远者,其诚可知矣。

(群友说:一念不生叫做诚。)

那叫静,或叫定,不叫诚,君子之诚,无所不用其极矣,岂可无念哉。

关于诚,大家多读中庸,自可明了,不诚就是因为认知不足,有诚意,就会想尽办法,去努力,去坚持,不断地学习,则不知也知了,不明也明了,不断地努力,则不行也行了,不得也得了,成功的教育,无非一诚字而已,用西方的量化观点,十年之约,就是10000小时。

各位,请我们记住此十年之约,在读经的道路上,请我们至诚地坚持,10000小时,这个至诚,是道的至诚,是中庸的至诚,至诚是中庸,不是迷信,一天100小时,这个不是中庸,是迷信,一天半小时,一小时,长期坚持,庶可谓中庸矣。

中国德育------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劝人一时以口,救人一世以书。 交流群 142022995 yy群4584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1-7 04:51 , Processed in 0.1008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