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文/腾讯国际新闻海外观察员 钟思骋
美轮美换|“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离年轻人很近离白宫很远
伯尼-桑德斯
大约一年前,当这位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佛蒙特参议员宣布参与2016年美国大选时,大概没有一家主流媒体可以预料到,他们的摄像机,在一年之后,竟会齐刷刷地对向这个民主党政治体制的局外人。哪怕是最极端的自由派,也很难预料到,这位在美国政治光谱上在极左这一端的伯尼-桑德斯,在此刻居然站在了民主党初选的暴风眼。尤其是在高中和大学的校园中,支持他的潮流,竟造成了同辈压力。
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名近75岁的候选人,如何在年轻人中掀起一场风暴?
年轻人,我们为何爱“社会主义者”桑德斯?
美轮美换|“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离年轻人很近离白宫很远
一只小鸟停在桑德斯的讲台上
2015年的夏天,#FeelTheBern这个话题标签开始在推特和脸书上病毒式地传播开来。由一个粉丝团体“People for Bernie”所打造,这个简单好记又有幽默意味的话题标签,马上随着对桑德斯的支持而攻占了全国各地的大学与高中。从去年的七八月开始,带有“Bernie”标记的T-恤、标牌和讨论就已经占领年轻人社交媒体的时间线。对于25岁以下,还在校园里的年轻人而言,支持桑德斯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但如果表达对希拉里的欣赏,在同辈间则可能被“打倒成反革命”。
年轻人对于桑德斯的欣赏与支持用“一边倒”来形容都不能算夸张。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出,无论是与希拉里还是和其他共和党竞选人相比,桑德斯在18岁以上的年轻人群体中的吸引力都致命得高。对于千禧一代(Millenials)而言,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真正“为人民而服务”、还有经验的政治家,的确深得人心。
在生活方式上,年过70的桑德斯也极力与年轻粉丝互动和靠近:在爱荷华初选造势上和受年轻人追捧的独立摇滚乐队Vampire Weekend一起唱民谣;在体育馆里初选的时候,和粉丝一起交流甚至打篮球;成功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在线上培育了为数众多的粉丝群体;在威斯康星,一只小鸟停在桑德斯的讲台上,桑德斯也成功了利用社交媒体“卖萌”,又带火一个标签#BirdieSanders。这些有爱而温暖的细节,使得他看起来就像邻家心态年轻的老爷爷,而非那个愤怒的政治家。
在国会山上的二十五年里,桑德斯从未为他的政治理想弯头低腰:反战,平权,社会主义。他所塑造的诚实、接地气和值得信赖的形象,在几个月内迅速让他收获了极大的好评与认同。
年轻人喜欢的不仅仅是他的人格,也是他所代表的政见,也即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早在桑德斯宣布参选之前的2014年,在18-24岁这个年龄群中,对社会主义的好感也已高过对于所谓资本主义的好感。
今天的资本主义,是否将会面临大萧条式的挑战,对于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并没有答案。他们享受着全球化,却也遭受着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未来、美国梦,这些词语对于年轻人,早已支离破碎。对少数族裔来说,未来更加灰暗,等待着他们的,是因为抽大麻就会被捕入狱,是因为自己肤色就会有更高的几率被警察搜查,是职业生涯的玻璃天花板……自己遭遇不公,或者眼睁睁看见自己同辈遭遇不公,同时对两党政治和相互贴标签感到无比厌倦,迫使这些愤怒的年轻人开始在看起来不能给他们兴奋感的建制派外找答案。
的确,桑德斯的不少政策常常被人批评为不切实际,但不论如何,他给失望的选民,尤其是独立选民们提供了两个政党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但桑德斯真的是社会主义者吗?
美轮美换|“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离年轻人很近离白宫很远
1981年的伯尼-桑德斯
说了这么多,到头来我们还是要问:桑德斯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对于笔者而言,他是,也不是。当桑德斯选择以民主党人身份参加选举时,他已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有了距离。不同于欧洲的工党和其他一众社民党派,民主党从创始到现在,就不是也从来不是一个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群众团体(mass organization),作为一个归根到底还是资本主义政党的候选人,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和托派而言,桑德斯选择了民主党,就相当于背离了社会主义和工人们。
然而,桑德斯的政见与斯堪的纳维亚式民主国家十分相似——高福利,全民医保,免费高等教育。这些透露着浓浓改良色彩和与议会妥协的社会民主主义政策,却的确又反映着伯尼作为社会民主主义者一面。对于那些伯恩斯坦与改良而非革命的支持者而言,桑德斯何尝又不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一影响美国政治的典范。
但他竞选的真正意义,可能并非在于他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作为一个意识形态极端的候选人,他目前来看似乎很难赢得初选,他首要的任务当然不会是奢想白宫,而是想如何将民主党内最有希望当选总统的候选人,希拉里的政治立场将自己这里拉。从这个角度看,桑德斯所谓的喊空口号而无实际政策落实方案,只会召集群众而不知妥协艺术,也都可以理解了。毕竟,只有一个持续不断且足够大声的声音,才能让民主党建制派的脚步继续往左边靠。
从这个角度而言,桑德斯的竞选无疑是成功的:为了吸引为数众多的“桑粉”,希拉里已经从TTP的始作俑者,转变成部分反对TTP和注重工人权益的摇摆派;从支持反恐战争,到承认自己也许犯下一些错误。很显然,为了吸引桑德斯粉的支持,希拉里从大选的最开始,就已经向左跨了好几步。
愤怒的老炮儿,白宫不是安身之处
美轮美换|“社会主义者”桑德斯,离年轻人很近离白宫很远
1991年,桑德斯独自一人面对空无一人的国会
Coney Island上,蓝天白云沙滩旁,桑德斯头发花白,声音沧哑。他已经快75岁了,但他还是如此激情而真挚,热血与蓬勃。台下的音响,放着Bob Dylan与Simon & Garfunkel,人们雀跃欢呼,大声唱着关于改变与革命的未来。
也许对于这样一杆愤怒的老炮,白宫永远不会是他的安身之处,但即便如此,他也会像公路上永不停歇的哈雷摩托一样,继续发动着自己老迈却强健的引擎,燃烧起又一次属于进步和左翼的改变与革命。
<p style="TEXT-INDENT: 2em" abs_visibility="true">1991年,桑德斯独自一人面对空无一人的国会,在与伊拉克开展前夕激陈战争与帝国主义之恶。这似乎是他一生的缩影:理想主义,持之以恒,志向不变,只身一人也能对抗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他也许不会被大部分人看作是卓越的政治家,但他永远是那个热忱而有良心的好人。
(本文系腾讯国际新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