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新浪财经讯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研讨会”4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在会上进行了名为“建立现代金融监管框架的路径选择”的主题演讲。曹凤岐表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结构正变得日益复杂,“一行三会”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必须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曹凤岐指出应合并“三会”,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现代金融框架,形成“一行一会”的监管格局。
“一行三会”监管体制不适应金融发展需要
曹凤岐表示,要建立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就必须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尤其是对“一行三会”的改革。在其看来,“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金融发展需要。其认为分业监管有八大弊端。
一是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二是易产生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三是易导致重复监管,增加监管成本,四是很难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五是难以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例如P2P和互联网金融等,六是中国加入WTO后,外贸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和中国金融机构不同,外贸金融机构很多是混业经营,综合优势明显,分业监管显然已经落后,七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分业监管存在不管与管得过多的问题,八是去年股灾及后来的救市,说明目前金融监管的脆弱性和各监管部门协调性很差。“业监管早已不适应现行的经济状况,需要作出改变”,曹凤岐表示。
如何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管理框架
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适应现行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框架,(已)在业界达成了共识。就如何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管理框架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主要借鉴了英美模式,既主张恢复由央行“大一统”监管的格局,即撤销“三会”合并到央行,由央行进行统一金融监管;第二种意见是借鉴澳大利亚模式,合并“三会”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央行共同监管,形成“双峰”监管模式。
曹凤岐表示,中国金融监管重新划归中央银行的“大一统”模式并不可行。当初“三会”从央行分离出来,就是因为金融市场日益复杂,金融机构逐渐庞大,央行监管乏力。现在经济情况比当时复杂得多,如果三会归并央行,央行很难有能力既进行宏观调控又进行微观监管。曹凤岐指出,现在世界各国授予中央银行非常大的监管权力,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相矛盾的,无法对多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具体监管。
基于此,曹凤岐建议合并“三会”,成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金融管理,负责统一制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中国金监会应是直属于国务院的中国金融监管的最高机构,其负责人应当由国务院委员或国务院副总理担任。现在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险协会变成金监会的下属单位,同时增加金融创新局,管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中国金监会主要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总公司进行直接监管,从而实现对金融业的强有力的监管。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金监会的作用,曹凤岐还建议在金监会下设立三个委员会,一是成立金融审慎监管委员会,将原来“一行三会”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职责转到该委员会。二是成立投资者保护委员会,负责业务运作与对投资者保护,该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审查,对投资者进行提示与告知,协助投资者的投诉的仲裁甚至诉讼。三是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定制金融监管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中央银行仍然担任部分金融监管职能,即中央银行除了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和金融调控外,还负责监管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形成金监会为主与中央银行分工协作,共同进行金融监管的格局。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