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8|回复: 0

河南官方回应“村民河中挖宝”:私挖乱采将追责

[复制链接]

617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5215
发表于 2016-4-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河南官方回应“村民河中挖宝”:私挖乱采将追责

河南官方回应“村民河中挖宝”:私挖乱采将追责

河南官方回应“村民河中挖宝”:私挖乱采将追责

河南官方回应“村民河中挖宝”:私挖乱采将追责

关于滑县大运河环境治理工程现场严禁私挖乱采等违法行为的

近日,关于“大运河(现称卫河)滑县段挖出古董”的消息引爆网络,该帖子称,该河断流清淤,有村民在河底挖出铜麒麟、金元宝、古代铜钱、簪子、古钗、陶器等文物。帖子上还附有很多村民正在河底进行“挖宝”的图片。消息传开后,引来更多附近的村民前来挖宝。

那么,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滑县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村民“挖宝”已是几天前的事了,村民有没有挖到“宝贝”,挖的是不是“宝贝”他也不清楚。
3月30日,滑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滑县运河遗产管理处、滑县文化执法大队、滑县公安局、滑县道口镇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公告,该公告表示大运河滑县段在清淤过程中,部分不法分子私自在大运河遗址私挖乱采,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更有甚者在河道清淤实施中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受人怂恿,在施工现场进行所谓的“寻宝”,一些不法分子在现场用事先准备好的器物,假借是从河道挖出的“宝贝”进行现场出售,欺诈群众,同时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并且,该公告中还发出郑重声明:为使运河清淤工程顺利实施,严禁任何与施工无关人员在施工区域内滞留,严禁在大遗址内私挖乱采,或在施工区内进行所谓的“寻宝”,或出售所谓出土器物不听劝阻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了解,中国大运河滑县段,现称卫河。战国时期称清水或清河,是黄河的故道,东汉末年曹操在此引淇水入白沟,开通区域性的白沟运河;隋炀帝时重开,在沁河左岸引沁水,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时期永济渠称御河,因流经春秋时期古卫国之地,明代以来改称卫河。
自开凿白沟起至20世纪70年代,持续通航1800余年。全长8240米,宽33米至50米,面积271920平方米,是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河段之一。其河道本体、9处码头、3000米城墙遗存、道口古镇、祭祀庙宇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完整遗存,成为大运河永济渠段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河段之一。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公告
为切实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滑县段的保护、利用、展示工作,使古老运河水更清、岸更绿,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运河河道进行环境整治工程。
此次清淤是自上世纪80年代大清淤后的又一次整治工程。清淤前县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中心与运河遗产管理处联合对运河沿线进行了相关调查,在初步确定无重要遗迹的前提下开始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在清淤过程中,部分不法分子私自在大运河遗址私挖乱采,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更有甚者在河道清淤实施中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受人怂恿,在施工现场进行所谓的“寻宝”,一些不法分子在现场用事先准备好的器物,假借是从河道挖出的“宝贝”进行现场出售,欺诈群众,以致运河寻宝传得沸沸扬扬,这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在此,我们郑重声明:为使运河清淤工程顺利实施,严禁任何与施工无关人员在施工区域内滞留,严禁在大遗址内私挖乱采,或在施工区内进行所谓的“寻宝”,或出售所谓出土器物不听劝阻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敬请广大群众积极监督举报,举报电话:0372-8118110 12318
滑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滑县运河遗产管理处
滑县文化执法大队
滑县公安局
道口镇人民政府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2-2 22:48 , Processed in 0.12312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